![]() |
世界馬拉松王差一點換人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tgche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2-08-06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940 |
![]() ![]() ![]() ![]() 發表於: 2009-05-21 at 1:37pm |
差一點就打破世界馬拉松紀錄;馬拉松王02:04:26舉牌仍舊老神在在 編輯者 tgchen - 2009-05-22 at 2:38pm |
|
![]() |
|
王坤樹 ![]() manager ![]() 註冊日期: 2003-07-0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0094 |
![]() ![]() ![]() ![]() |
連結文中的內容有點不解,請開釋:
鄧肯.基貝特及詹姆斯•克萬貝雙雙以2小時4公27秒的成績奪冠
冠軍向來不都是只有一人嗎?為何這次會「雙雙」以2:04:27奪冠(沒分出勝負嗎)?
另文中列出2008之紀錄是2:03:59,那為何2:04:26仍會是世界紀錄?
|
|
![]() |
|
tgche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2-08-06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940 |
![]() ![]() ![]() ![]() |
感謝樹大明察秋毫,再次核對並訂正如下: 一、確認「2009鹿特丹馬拉松賽」冠軍應為鄧肯-基貝特而非「雙冠軍」。「基貝特和他的同胞詹姆斯-克萬貝成績同為2小時4分27秒」,但是「鄧肯-基貝特以微弱優勢奪取冠軍」。正式比賽即使是長達 二、「2:03:59」是2008格布雷西拉西耶所創的新紀錄,原來的世界紀錄是他在原場地「2007年柏林馬拉松」所創「02:04:26」的舉牌成績,當時會同台北跑者在現場因此印象特別深刻。以現在2009年來說,世界紀錄應為前者。 以上補充及訂正,再次謝謝大樹兄的指正。 編輯者 tgchen - 2009-05-22 at 3:20pm |
|
![]() |
|
王坤樹 ![]() manager ![]() 註冊日期: 2003-07-0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0094 |
![]() ![]() ![]() ![]() |
瞭解!感謝陳兄耐心解釋。
至於兩人成績同為2:04:27,而沒列出秒後成績,我想到上回賁小妹的解釋,馬拉松成績只紀錄到秒,秒後成績除非是0否則要進一位,所以上面兩位跑者可能是第一名2:04:26.4 第二名 2:04:26.6 (秒後成績是假設),登錄成績時因進一位數,所以都是2:04:27
|
|
![]() |
|
安樂使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8-04-13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96 |
![]() ![]() ![]() ![]() |
根據《國際田徑規則2004~2005》(中華民國田徑協會2004年11月二版)第110頁至114頁的規則第165條「計時及終點攝影」中提到兩種皆可被承認為正式成績的計時方法,一為手按計時,二為由終點攝影系統所得的全自動電子計時。兩種計時中皆提到部分或全部在場外舉行的徑賽(當然就包括馬拉松項目)計時的成績應進位換算成整秒。另外,凡在跑道上舉行的各項計時成績,人工計時的部分都要進位換算成0.1秒。終點攝影系統計時的則要進位到0.01秒,都是「無條件進入」的,不看不知道,其他也有很多相關的規則其實是滿有意思的,除了這個部分外,計時還有許多其他不少的規定,田徑裁判可不是像我們看起來那麼容易當的。 編輯者 安樂使 - 2009-05-22 at 11:16pm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