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比賽感想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跑在陽金公路上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跑在陽金公路上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作者
訊息
湯明輝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湯明輝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跑在陽金公路上
    發表於: 2010-08-11 at 5:23pm

             跑在陽金公路上--2010年陽明山夏季馬拉松參賽記

    8/7清晨520分許,踏出擁擠的專車,迎面而來的徐徐山風,沖淡了直撲眼鼻的硫磺味,也給炎炎夏日的溽暑帶來些許涼意。中山樓後方拔起的墨綠山峰,覆蓋著幾片鑲著金邊的淡灰色雲朵,我真擔心不知什麼時候太陽將會發威。走到跑友聚集之處,脫下T恤,幾位跑友看到我別著淺綠色號碼布,直呼「湯哥真猛,竟敢挑戰這場超高難度的馬拉松!」我自己也覺得意外,因為從小油坑之後的陽金公路正是我沒跑過的路段,而兩週前的練習賽也未參加。既來之,則安之,就跑跑看吧!

  6時整,鳴槍起跑,大夥在主辦單位頻頻祝福與叮嚀聲中,跑出了介壽堂前面之廣場。經過一個彎道之後,人龍速度慢了下來,粗重的呼吸聲逐漸壓過腳步聲,因為大夥開始爬山了。我也在調整步伐中,頻頻與舊雨新知打打招呼敘敘舊,然後就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路跑就是這樣,跑友之間可以相互打氣、相互照顧,可是誰也無法幫誰去完成這項比賽!這條通往小油坑的道路,依稀名為湖山路,是一條陡而狹窄的道路,茂密的樹林構成長廊般的綠色隧道,跑在這裡,即使炎炎夏日亦不必擔心陽光曝曬,只是坡度略嫌陡峭,跑起來較為吃力,所謂「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敢來這裡挑戰者,大多經過苦練多日,因此路上還未見到步行者。我在參賽之前,連續一個月時間跑過三趟貓空與一趟烏來桶後溪,每趟都超過25公里,就是為了挑戰這條道路。經過約40分鐘的奔馳,終於通過5公里的補給站,我停下腳步,給隨身攜帶的小水瓶裝滿水,並喝了一大口之後,繼續往前跑。

    跑上了山頭,山風強了許多,吹襲在已經濕淋淋的身上,感覺涼快極了,心想要是今天都是這樣清涼,我一定可以時限內完成比賽。這裡的景觀極為熟悉,路邊幾棵彷彿是榕樹,墨綠色老葉托著幾許鵝黃嫩葉,稀稀疏疏地夾雜在隨風搖曳的芒草裡,幾聲急促而尖銳的過山鷂鳴叫聲,驚醒幾隻不知名的小鳥忽而自草叢躥飛而出,夏蟬興奮得高聲詠嘆陽明山之夏日清晨,這是前幾年從大屯山沿著巴拉卡公路而來的記憶,舊地重遊,我有著莫名的興奮,因為我曾在這裡滴下不再是青春的汗水,這裡是著名的小油坑,而山坡上冒著陣陣白煙之處正是溫泉源頭。跑過了充滿硫磺氣息的小油坑,我感覺越跑越輕鬆,不知不覺也加快了腳步,尤其是跑過了跨越在山谷上的小油坑橋之後,腳步更覺得有如行雲流水,因為這段道路緩緩下降且路面平整,再加上微風中帶點雨絲飄飄,在清涼中觀賞道路兩旁有如閘門般開闔的翠綠山嶺,人生快事莫過如此!很快地來到饒富風味的馬槽橋,我知道我們已經逐漸遠離了陽明山,因為空氣好像突然熱了幾度,我也稍微放慢腳步,藉以調整體力,而在此時往回跑的跑友也逐漸增多,再過不遠就是半馬的折返點。

    記得去年10月的日月潭馬拉松,跑在通往水里的那段道路,一路下坡探底但不知底部何在,越往下跑心就越慌,因為為擔心回來的上坡路途遙遠艱辛。今天的陽明山馬拉松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跑過了半程折返點,還有10.5公里的下坡道路,回程的上坡路程超過15公里,幾乎是貓空繞一圈,這是跑友把它的困難度列為9級的原因,也是跑友驚訝我竟敢參加的原因。跑著想著,一輛棗紅色遊覽車迎面而來,車身彩繪著天籟溫泉會館的字樣與圖騰,這才想到名聞遐邇的天籟溫泉就在這裡,枉費我自誇跑遍台北縣市大小山頭,還自詡為運動文學作家,連個天籟這樣有名的地方都還是第一次路過,真是慚愧至極!跑過了天籟會館大門,我一直咀嚼的「天籟」二字,它似乎是形容聲音之美妙彷彿來自天際,記得學生時代曾受邀在山區小學教導兒童合唱,那種純真的美聲深深映入我的腦海,而讓我愛上兒童合唱;稍後在雲海國小任教期間,住在山上的宿舍裡,冬天的夜裡,學校週遭的松林在北風中發出有如浪濤般的聲浪,我告訴自己這就是所謂的松濤,原來二胡名家阿炳的「聽松」就是聽松濤之聲,那也是另一個來自天際的聲音。我比別人幸運,年輕時就已體驗到天籟之聲,只是年事稍長之後以迄現在,俗務纏身,雖不致面目可憎,但已無往昔之輕狂飆風。

    當我從只能回味的往事中回到現實時,回頭的跑友逐漸增多,而這些跑友至少有一半已成步兵,我也在服務人員的祝福中通過折返點,看看手錶,時間為825分,也就是說我花了2小時25分跑了一半的路程,一切都在計畫內,只要再花3小時半走完剩下的21公里,即可完成比賽。想到這裡,自然而然放慢腳步,加入步兵行列,也拿出隨身攜帶的餅乾,嚼成泥狀再配著水吞入腹中以解肌腸。此時天空烏雲密佈,接著飄下絲絲細雨,再過不久居然急風驟雨,打在身上略感寒意,只好提起腳步改走為跑,變成跑在流水橫過的路面,原擔心鞋子打濕而左閃右躲避開積水,此時卻泡在水裡,反正從頭涼到腳就是了!就這樣配合著停停下下的雨,我走走跑跑,一個小時過去了,我也通過27.5公里的補給點,剩下不到15公里了,此時天空放晴了,陽光穿透厚重的雲層,迤灑在雨後的枝葉上,為靜謐的山谷點岀閃閃珠光,不一會兒,籠罩在山頭的白霧,卻悄悄地飄了過來,迅及滴落點點雨珠,這種情景讓我想起美國作家Rick Bass在「荒野之冬(WinterNotes from Montana)」的一段文字:「陽光亮晃晃,雨絲細密密,彷彿兩齣不一樣的戲同台演出。…湛藍藍的天空,卻抵擋不住一朵飄浮過山谷的白雲帶來的豐沛雨點。」

    前些時日讀了一本由出生於突尼西亞的美國女作家Batia Plotch所寫的「紐約散步」,她將紐約形容為「一座充滿大夢和激狂生活的都市,也是一塊充滿機會和財富的土地。」當然在這本書裡,她所記載並不是機會和財富,而是踩著築夢者的足跡,深切地去體驗這些尋夢者漂洋過海來到新大陸並落腳紐約的點點滴滴。經過築夢者的努力,這裡曾經確立過宗教自由的判例,也曾奠定了美國的出版自由,當然也帶來過911的恐怖攻擊以及華爾街的金融風暴。當我讀完者本書時,我曾想過我們也是為了築夢而來到台北,然而我們為這個城市奉獻過些什麼呢?後人將如何看待我們這一代給台北留下的點點滴滴呢?想到這裡,不絕冷汗直流,耳邊傳來幾聲咆哮聲,原來是裁判將一名跑者攔下,強要沒收他的參賽資格(取下號碼布),因為裁判發現這名跑者搭了好一段的便車而在最後不到10公里處下車繼續參賽,這名跑者不服氣而發出哮叫聲,甚至抨擊大會没派車接送他,因為他的腳抽筋了,旁邊也有幾位跑友為這名跑者幫腔,直指裁判不是,看到這一幕,我想到為何我會冷汗直流,因為擔心我們給後代留下「是非不分」、「情勝於理而大於法」的價值觀!

    經歷過這麼一場鬧劇,繼續往前跑,跑過了濃霧中了小油坑橋,跑上了能見度不到30公尺的小油坑,終於到了峰頂,再有5公里的路程即可會到終點,該收拾起不愉快的情緒,放鬆心情快快樂樂地跑完這段下坡道路。托天之幸,這段道路陽光普照卻又照不到我,因為全程幾乎綠蔭遮天,我一公里一公里地趕路,時間也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跑完這段下坡路,我知道轉個彎再爬一小段路即達終點。最後,我也在跑友的掌聲中回到終點,以5小時5424秒跑完第49次馬拉松!

回到最上面
風行草偃 由上至下檢視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註冊日期: 2009-09-0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9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風行草偃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8-11 at 6:08pm

執法者應堅持按規章執行,不宜退縮而面對有群眾圍事,則要以智慧處理.

台灣由人治走向法治不到百年,七十六年至今才二十六年,只要資訊公開,人民能依法維護自我權利,自然社會走向法理情之守法社會,不讓是非顛倒,前陣子才有老嫗不走斑馬線撞斷腿,反要賠機車駕者五萬元,因為她違法致人受傷,而其自認有權向機車駕者求償而提出醫藥費賠償告訴,經法院判定過失傷害罪並要賠機車駕者五萬元,如此判決已告訴我們法治時代來臨,只是我們社會仍在學習守法的階段,
跑者可貴是一步步踏回終點,任何取巧,即使領那跑完獎牌也不能掩飾此過錯
若是我在場,可能會指責這跑友,一碼事歸一碼,違規就應棄權,下次再努力就好了
多點好事者,也許社會會更祥和,是非更明白,而和諧並不一定要對公義退讓容忍才能,沈默大眾是惡者為惡的縱容者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09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