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跑者類別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獅子頭 ![]() 系統管理 ![]()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93 |
![]() ![]() ![]() ![]() 發表於: 2003-03-25 at 10:43pm |
跑馬何必太在乎成績,跑馬拉松就是在亨受過程,如果要比成績,那我們國內就連一個人都沒有了,應為奧運馬拉松賽的門票要在2小時20分以內,但是那些馬拉松選手也不是現役的人,應為他們就是一年只跑一,二個馬拉松,不能隨時進入戰鬥位置,什能算是現役的馬拉松選手呢?
在本網站中,有馬拉松普查,只調查有無完成馬拉松的距離及次數,從沒有問用了多少小時,就是應為能完成一個馬拉松都是還偉太的事,都是挑戰自我,時間反而不重要了. |
|
![]() |
|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2-11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946 |
![]() ![]() ![]() ![]() |
不知施總的『現役』有沒有成績門檻?若一個人一年完成五馬,成績在五小時三十分至六小時五十分之間,算不算?〈記得台北限時六小時,太魯閣限時七小時〉
主辦單位限時是必要的,否則工作人員豈非不知何時收工。時間限制越寬,參與者眾,才會熱鬧。像國道一百公里限十小時,就沒幾個人敢報名,參加者可能為個位數。元月一百公里限時由十二小時再放寬為十四小時,也不過四十六人挑戰成功。十四小時對工作人員已經是超時工作了,東吳的二十四小時更非易事。至於國外有四十八小時、六天、一千公里、一千英哩者,則更屬超人賽了。 |
|
![]() |
|
RunningYam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2-08-20 位置: 美國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797 |
![]() ![]() ![]() ![]() |
我個人應算是施總一開始所提的 "一年跑一兩個馬拉松,每次比賽前總要練個一兩個月". 可能是因為報名費太貴, 所以能參加的比賽不多, 總是想把每一個比賽跑好. 事實上, 也因為工作忙, 需要較長時間的訓練, 才滿意去出賽.
我想施總應是那三百現役馬拉松選手其中之一吧. |
|
我只是出去散步,最後得出結論,以避開到日落,為走出去,我發現,是怎麼回事英寸
-約翰繆爾(1838年至1914年) 只是出去走走,結果待到天黑,我發現,出走竟真是返我。 |
|
![]() |
|
獅子頭 ![]() 系統管理 ![]()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93 |
![]() ![]() ![]() ![]() |
有人一年跑一兩個馬拉松,每次比賽前總要練個一兩個月,我剛入會時,前輩也是這樣告訴我的,但是從大前年完成六個馬拉松後,每年多有六個以上的馬拉松,所以訓練兩個月後再參加比賽的原則已經不再適用了,像去年完成了11個馬拉松,幾乎是全年無休.
所以我想到一個跑者分類,有一類就是現役馬拉松選手,所謂現役,就是還在服役,隨時在戰備中,隨時可以投入戰鬥,也就是隨時都可以參加馬拉松比賽,不必為比賽再做任何練,這就是現役的馬拉松選手.台灣的現役馬拉松選手以前可能不多,但是近兩年在密集的比賽中,人數已經增加了很多,可能在三百人以上. |
|
![]() |
|
Dale Huang ![]() 版主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67 |
![]() ![]() ![]() ![]() |
引用陳兄的話:"一直相信,若慢跑人口加倍,健保給付減半." 我表贊同.
在澳洲參加保險的話, 保險公司"每年"會因要求被保險人走出戶外運動去,而鼓勵每位被保險人買一雙運動鞋後,再拿購買鞋子的發票單據, 向保險公司請領退回款. 價額可以高達保費的三分之一呢!(可以高達澳幣AUD$150到200, 約台幣$3,000~$4,000) 保險公司的想法是: 多運動的人比較不會生病. 可以節省醫療開銷, 給保險公司省下可觀的保險支出. 很天才吧! |
|
Dale Huang
|
|
![]() |
|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2-11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946 |
![]() ![]() ![]() ![]() |
馬市長常說:跑出健康跑出活力
這樣就夠了,百分之九十的跑者都無能力拿任何獎金獎狀獎品獎牌,若由跑步獲得活力健康快樂,和一些好朋友,就會樂此不疲。甚至若能突破自己的最佳成績,更是無上的成就。 一直相信,若慢跑人口加倍,健保給付減半。讓我們努力鼓勵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 |
|
![]() |
|
Dale Huang ![]() 版主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67 |
![]() ![]() ![]() ![]() |
跑者的分類, 陳兄敘述得很中肯, 欽佩你的細膩觀察和歸納能力. 蕭會長的見地也貼切, 很有值得自我定位的參考.
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PLODDER, 和一般的RUNNER還是有一段差距. 不管是實力上, 觀念上也有不同. 每一次參加路跑或者是馬拉松賽, 我站在起跑線後面, 總是忙著和久不見面的跑友打招呼. 也不敢站得太前面, 怕影響很多速度比我快的跑友. 開跑槍響後, 我還會給跑友加油, 也為今天的賽事給大會也給自己拍手鼓掌, 表示感謝和鼓勵. 在賽途中, 我會和服務的義工們說感恩的話, 也會向維持交通的人員說聲: 辛苦了! 看到跑友也不免要互相激勵一番. 當然也常常碰到釘子, 沒有回應. 我是個慢跑者. (加業餘和快樂) Run happy. |
|
Dale Huang
|
|
![]() |
|
蕭萬呈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2-05-16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282 |
![]() ![]() ![]() ![]() |
業餘跑者好處多多:1.隨興而跑,不跟別人比來比去也不跟自己比,跑出健康跑出快樂歡喜就好。2.以跑會友,邂逅於練習途中或活動場合,跑者一家親不分你我他招呼打不完。3.增進生活情趣,有活動就參加。4.挑戰生命,反正是業餘的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5公里→100公里都不怕,人叫我就去鬼招我嘛行。6.簡單就好,隨遇而安,管它活動辦得好不好?業餘的嘛!
|
|
![]() |
|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2-11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946 |
![]() ![]() ![]() ![]() |
以下純為個人想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跑者大可分為三類: 一、職業。二、專業。三、業餘。 足以賴獎金維生者,為職業跑者,台灣大概還沒人到達這境界,畢竟跑步在台灣不如棒球、籃球、高爾夫球、撞球是可以當飯吃的顯學。 專業跑者有詳盡的訓練計劃,並有效提昇自己成績與能力,能夠跑出好成績,不斷將自己的紀錄提昇,有一部分還可以靠跑步賺一些外快。 業餘跑者沒有詳細的訓練計劃,往往隨興而跑,不太在乎成績,跑馬拉松可能要四個小時以上,跑十公里就要超過一小時,總是拿到五百、六百或更高的名次卡。 更超然於物外者,經常跑步但從不或極少參加路跑競賽與活動,如台大楊維哲教授、邱聯恭教授,這樣的人最多了,分布於全國各地,跑出健康跑出快樂,哪管十公里幾分鐘、馬拉松幾分鐘,我就是第一名〈因為從不和他人競賽〉。 小弟為業餘且經常參加路跑活動者,自不免名心,總希望拿到數字小的名次卡,同一路程也希望成績能進步。說不定哪一天看破了,繼續跑,但不再參加任何團體活動了。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