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競速比過量容易受傷..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a507732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10-01-25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86 |
![]() ![]() ![]() ![]() 發表於: 2010-05-03 at 12:11am |
以您的跑馬成績來看,我覺得您的配速 O.K.,因為以您的實力,訓練和年紀,今年應可跑進 3:30. 我認為可能是熱身不夠,才造成容易受傷. 對速度練習來說, 跑 800 m 來熱身是不夠的. 至少跑 1.6 k, 而且在 1k 後還要做短距離(20~30m)的快跑幾次. Runner's World 建議速度練習前,要做 20~40 分鐘的 warm up, 包含下列 1. 先步行 2 分鐘 2. 慢跑 15~20 分鐘 3. 10 分鐘的伸展與姿勢的練習 4. 中等速度跑 800m, 再跑 2 ~ 4 趟 100m. http://www.runnersworld.com/article/0,7120,s6-238-267--13326-1-1-2,00.html 您採取謹慎的態度,來看待速度練習是很正確的. 因為只要不受傷,練習就可以正常,則成績的進步是可以預期的. 反之, 受傷會影響訓練,甚至完全停擺,自然無法達到要求的成績. |
|
![]() |
|
愛上馬拉松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10-04-2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84 |
![]() ![]() ![]() ![]() |
我都是練800(亞索)*4趟或5趟, 熱身大約800M, 伸展與緩和都有.. 可能是我的配速過快, 800M大約3:30~3:40秒.. 而Tempo run還好,
我都配速(5:00~5:10間),所以不容易受傷..
三峽超馬後, 我會再練間歇跑, 目前以上下坡訓練為主,
感謝你的關心..
![]() |
|
![]() |
|
a507732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10-01-25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86 |
![]() ![]() ![]() ![]() |
不知高兄的間歇跑(800 或 400 ...)是哪些項目? 速度如何? 速度練習前後,必須做好熱身,舒緩和伸展. 我通常先慢慢跑操場兩圈後,開始伸展十分鐘,再慢跑 1.6 k熱身,才接著作 Yasso 800 (3:30) 或 Tempo run (4:40/km) 的練習. 結束後,再慢慢跑 1.6 k 舒緩,最後再伸展 20 分鐘收操. |
|
![]() |
|
愛上馬拉松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10-04-2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84 |
![]() ![]() ![]() ![]() |
謝謝大大的建言,
![]() 這是網路上看到的心得,提供大家參考, 並且請資深的前輩指正:
1. 賽前減量對於一般人3周是ok的, 應該是大家的共識.
2. 但是, 對於月跑量大於300以上的人來說, 應該是1周前減量即可.
(前一周的LSD減半), 然後賽前幾天都是輕鬆跑等等.
對我個人而言, 我之前1個月才做一次 "間歇跑/計時跑", 這兩項訓練是我個人
最容易受傷的指標.. (我現在改成6周或2個月一次, 很明顯速度就很難成長)
但LSD(用比賽配速*0.9)則我經常超量練習, 反而讓我越來越有耐力與容易配速,
所以我分享上面的文章, 希望能幫助大家, 如此而已.
|
|
![]() |
|
a507732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10-01-25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86 |
![]() ![]() ![]() ![]() |
您的速度練習(間歇跑,配速跑, Yasoo 800或,斜坡折返跑)的頻率是否太多了. 雖然年輕,但是對練跑僅一兩年者,還是要非常謹慎,一週只作一次就好. Runner's World 上建議一週僅一次速度練習(除非是老手,比如說要跑進 3hr),且速度練習後,至少要有兩天的輕鬆跑,才作 LSD 訓練. 讀了您的網頁上的文章,除了經驗分享外,也學到得不少的知識. 謝謝! 祝您三峽超馬順利跑進 5 小時. 記得賽前三週要適當減量調整,不要訓練太累而來不及恢復. |
|
![]() |
|
半熟跑者 ![]() Groupie ![]() ![]() 註冊日期: 2010-03-19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7 |
![]() ![]() ![]() ![]() |
感謝原PO這幾天來的心得分享,非常受用。
雖然我還沒跑過全馬,不過也有些心得跟原PO蠻像: 1.先求耐力再求速度。 當然這不表示把馬拉松當LSD跑。 但是,如果當你連 30K LSD 都跑不完,那表示你的腿可能耐力還不夠跑馬。 要硬撐當然可以,但是相對來說,受傷機率也很高。 2.練速度要循序漸進 我自己跟原PO一樣。(不過原PO的速度比我快多了。) 一定先練到那個距離可以輕鬆跑完,才去練速度。 比如:6:30/km 輕鬆跑完 10K,才開始練 6:00~6:10/km 的 10K。 以此類推。 3.間歇跑恐懼症 這點我也跟原PO很像。之前跑了幾次結果小腿肌肉都有點輕微拉傷。 搞到現在不大敢跑間歇。 |
|
![]() |
|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2-11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946 |
![]() ![]() ![]() ![]() |
同意健康第一。個人但以時限完跑為已足,跑430很滿意,跑555也很滿意,往往站在隊伍最後方緩緩跟上去,每場馬拉松都感覺很輕鬆,也不會受傷。
不過受傷與否,和成績好壞並無必然關係,世界上頂尖的選手,藉由專業的輔助,應該不容易受傷吧?
就算專業的協助,也不見得完全避免受傷,眾所週知者為王建民目前還在復健,似乎要六月才能上場投球。 編輯者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 2010-04-30 at 9:34am |
|
![]() |
|
愛上馬拉松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10-04-2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84 |
![]() ![]() ![]() ![]() |
跑過馬拉松或正在訓練自己的跑友們,你們應該很難沒有受傷的經驗,
影響我們可否持續訓練或跑下去的, 八成是腳傷, 從髖關節開始到大腿肌, 然後是膝蓋到小腿肌肉,阿基里斯腱到腳踝與腳底等等,先不說最近最夯的話題 赤腳跑步與用腳掌著地, 就從你平常練習說起. 雖然個人受傷只有三次, 一次是比目魚肌, 另一次是膝蓋外側, 最後一次是腓腸肌 1.三次受傷都是在間歇跑後的下一次配速跑中發生,所以個人就怕練習間歇跑,
當然速度是我們自我追求的目標與成就感的來源,但如果過於追求這個目標換來傷痛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