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馬拉松三年生 — 2010 東京馬拉松賽後檢討與感想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7E7 ![]() 新手上路 ![]() ![]() 註冊日期: 2007-12-17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8 |
![]() ![]() ![]() ![]() 發表於: 2010-03-19 at 12:09pm |
馬拉松三年生 — 2010 東京馬拉松賽後檢討與感想 起初對我來說,【跑步】這件事完全只因為它是三項之一,而不得不開始練習的,尤其對大隻佬來說,跑步更是種計算過的折磨,我恨死跑步。 第一次跑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是辦得很爛的台北馬拉松。當初繳700台幣的報名費,報的是半程,沒想到比賽前一天至中華路跑協會拿號碼布,竟因作業疏失給了我一張報名費要900元的全程號碼布,算是免費加送你兩百塊。 次日清晨我在市政府前做了很笨的決定: 直接衝全程馬拉松,而結果當然是慘不忍睹,又跑又走,成績3:40整。 過了一陣子,我決定參賽 Ironman後,又報(爆)了一次台北馬拉松練功,後來比較懂訓練之後,才知道準備Ironman根本不需在賽季裡規劃全馬,那會是負面的訓練。第二次馬拉松沒有特別準備,當然也跑得很爛,但進步了十分鐘,成績為3:30。 到現在一直很後悔初馬在台北跑,這輩子的第一次就被這麼毀了,這兩場對我來說,很不願意將之記入馬拉松生涯記錄。 我自己認定的【初馬】,要到2008年的東京馬拉松才算。雖然每週的訓練時數與里程都不多(大約70公里),訓練重點也不太會抓,但這一年才算開始練習全程馬拉松,08年的成績為3H19,等於再進步十分鐘。 之後雖準備一年跑一次馬拉松,但期間跑步訓練常常斷掉,沒有連貫性,所以成績也不會進步太大。 09年東京馬拉松帶著傷訓練十四週,成績為3H09,一樣以十分鐘的進度進步中。 今年是第三年,馬拉松三年生。 三年級了,看了幾本書,幾經摸索之後,漸漸了解如何去準備馬拉松距離的跑步。在工作、生活的時間限制之下規劃重點訓練,我最後歸納: 一週不用到10小時,里程不用達到90公里,即可規劃一個恰當的訓練課程。 如果再以10分鐘的進步幅度,那麼這一次的比賽,我將突破一個里程碑—全程馬拉松三個小時完成。 雖然這兩個月的訓練自我意識良好,但我並不特意想給自己關於時間方面的壓力;但說完全不理會成績也是自欺欺人,自己有進步是事實,也當然有所期待。 比賽前每週的訓練規劃,第一個重點是30-35公里的長跑,這一個長跑是需要規定時間,最初由每公里5分鐘開始,到比賽前一個月,要跑到預計比賽的速度+(15-20)秒內。如果一個三小時的馬拉松每公里配速為4:15的話,那這個每週一次的長跑課程練到比賽前一個月的Target Speed就是4:30-4:35。 比賽前一個月,我可以達到35公里平均4:40以內。 第二個重點是每週一次2-3小時的LSD。光是以上兩個訓練,里程就會超過60公里。 週間訓練第三個重點,就是在比賽前一個月加入速度訓練,所謂速度訓練有兩種,一種是馬拉松配速跑,以4:10-4:15跑10-15公里;一種是所謂的間歇跑,我使用很簡單的Yasso 800,如果每個800都跑到3:00內,大約就是每公里3:45的配速。 以汽車的檔次來比喻,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一檔怠速LSD: 每公里6-7分 二檔慢跑: 每公里5-6分 三檔長跑: 每公里 4:40-5:00 四檔馬拉松配速跑: 每公里4:10-4:15 五檔間歇跑: 每公里 < 4:00 明眼的路跑前輩會發現,整個課程裡其實沒有很快的配速,就算在廢材國軍裡,3,000跑進12分的也比比皆是;而我的馬拉松訓練課程裡,根本沒多少比這個配速還快的訓練。這樣的課表不是針對跑五千,也不是21公里,完全是針對42公里的馬拉松來設計的。 即使是賽前的半程練習比賽,我也刻意訓練自己控制在4:15的配速,當然台灣比賽不會每公里標示,最多也就五公里一標,而且標得還不準。 還有一種賽前一個月整可做的練習,用目標比賽42公里的馬拉松配速,去跑一個30公里的路跑賽,用以評斷目前的身體能力。但30公里的比賽很罕見,即使是日本也只有【青梅】比較有名,號稱馬拉松之登龍門。 通常的做法是參加一個馬拉松賽,但只跑到30公里就棄賽,以免跑完全程的傷害太大,需太多時間恢復而影響全盤計劃。每週的長跑訓練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最多就跑到35公里左右,再多就是負面訓練。這次東京比賽前一個月,台北沒什麼比賽可以讓我報,所以這樣的餵招動作也沒實施。 總和前兩個月的訓練,賽前自我評估大致如此: 每週 30公里長跑能力維持到4:40,但不及4:30的Target Training Speed。速度訓練: 馬拉松配速通常跑到12公里左右;Yasso 800,十個都可以進三分。 體重方面大致已經減到與去年差不多,介於75-76KG之間,雖非最理想體重,但整體水準比去年稍好一些些。 我認為突破三小時有點勉強,但三小時五分應不成問題。 比賽當天早上,大雨,4-6度攝氏。日本的氣象預報準確到每三小時一報,比賽前一天出太陽,比賽九點開始,預報中午之後就出太陽,這樣的天氣,簡直就是專門為難在四小時之內完賽的跑者。 起床之後看到窗外大雨,其實心裡沒有什麼特別不悅,我早就預期東京有可能是這樣的天氣,訓練時也經常在雨天。只是因為下雨,我懶得走到較遠的松屋吃我計劃的一整頓飽飽的早餐,只趕緊到便利商店買了兩個飯糰,兩個麵包吞了了帳,種下不利的因子。這次住的飯店雖然很好,但26樓太高了,要轉兩次不算快的電梯,且距離真正賣早餐的店有一段距離,我又不願意前一晚買在房間裡放,結果一下冰雨就草率了事,實在不該。 三人熟門熟路地搭上大江戶線,David跟我都是第三次參賽了,東京馬拉松辦了四年我們跑了三次,想不油條都難。到出發點都廳前一站,我們三人就跳車去廁所damping,再搭下一班電車至都廳,果然出站就見到都廳前廁所排隊人潮如龍。 也抓著最後一刻才去寄物,在隧道裡緩緩熱身,因為一上出發點,就要在四度低溫下等40分鐘才鳴槍。在出發區塊裡,我穿著台灣帶來的7-11雨衣保溫,準備一開賽就丟棄,會有工作人員撿走。 但即使是如此【老鳥】,還是抵不過天氣,還沒鳴槍雙腳早已被雨水打濕,早餐沒塞滿的影響,肚子竟開始餓起來,大會補給雖然充足,每2.5公里就一個水站,但食物要21公里之後才有,只好吞下手上唯二的Power Gel其中一個,忐忑不安。 全程馬拉松可能有很多狀況,我不知道會不會敗給低溫,但我事前有針對訓練過;不知道會不會起水泡,我也試了很多鞋子與襪子。我帶了三套衣物來,分別針對三種氣候與溫度。即使考慮眾多,臨場表現,當日狀況,各種東西因素你無法全部掌控,我只能盡力去模擬,而我安慰自己,馬拉松比鐵人賽簡單多了,226公里內還要考慮潮流水溫,機械狀況,會發生的荒謬事情更多。 槍響開賽,如果要咬時間的話,那麼一出發,就等於失去了兩分鐘: 第一分鐘是擠到真正出發點,晶片開始計時的時間;第二分鐘是浪費在出發點混雜的人潮內。前者在算net time的時候還可以扣掉,後者可真的要自己去抓回來。 第一公里果然被人牆阻擋超過五分,失去了快一分鐘。 雖只是馬松三年生,辦四年的東京馬拉松跑了三年,單以路線來講,我真是上兵了。第二公里人群稍散後,我大開大闔地依自己的配速啟動。 第一段要擺出進攻陣勢,把失去的一分鐘要回來以及先儲存一些時間給後段。如果每公里追五秒鐘,十二公里就可追回進度,在體力滿點時這是容易做到的事情,但超過30公里之後就會知道有多痛。 在這裡我維持4:10-4:15的速度,不敢太快,跑到4:10的時候,下一公里就稍微喘一下氣,慢到4:15,前十公里很輕鬆,根本就是笑著跑,Play with the speed,訓練的效果一一展現。 過了日比公園十公里標識後,我開始擔心肚子餓的問題,我到底要現在用掉手上僅剩的Gel,還是等到品川15公里折返? 其實肚子餓再吃已經來不及,但是大會的補給要22.5的那個站以後才有吃的,所以我決定在品川15公里一折返,再吃手上的gel。 對於路上加油的民眾,變裝的跑者,我早已不感新奇,只專心在每公里的split time。品川15公里折返,依然可以快樂地玩弄4:10-4:15之間,但一折返,右手邊沿著JR鐵道的側風吹來,速度有點微微下降到4:17,吞掉gel,這一段有點吃力,回到增上寺日比谷這一段,速度才又回來一點。 這裡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里程,去年跑到這裡我的腳開始起水泡,痛苦到進終點,而這次完全沒事,表示賽前在種種裝備的選擇上花的心力得到回報。 這次使用的裝備如下(針對7、8以下低溫與雨天): 帽子: 2010東京馬拉松紀念防雨帽,亞瑟士,共製 手套: 亞瑟士Wind stopper,共製 上衣: Under Armour ,墨西哥製 長袖緊身衣: CW-X柔流,日製 緊身內褲: CW-X,日製 緊身長褲: CW-X Revolution,日製 襪子: Nike Elite Running,以色列製 鞋子: Nike Lunaracer II,越南製 帽子與手套算是比較 Minor 的物品,也很難找到非共製,暫時妥協。 跑到至半程21.1K中段時間為1:29”33,表示已經追回了一分鐘,半馬實際的成績大約在1:28”40左右。 若計劃以3:05完賽,前半1:30,後半1:34,以四分鐘的衰退率,目前完全符合進度,也不覺太累。 甚至告訴自己,如果再跑一個1:30的半馬,完賽成績即可挑戰三小時,而平時練跑,往往很輕鬆即可以1:38完成一個半馬(4:40配速)。 305的目標並不困難,但此時我的肚子卻餓翻了! 進入銀座,跑著跑著,覺得雨怎麼越下越大,打在身上還白白的,原來下起霜來了。雙手用力一捏,早已浸溼的手套上,水珠點點,像子彈般沿著手擺動的切線往前射去。 感覺越來越冷,過了28公里的淺草雷門折返,不久即將進入30公里之後的後半戰,由於實在是太餓,只好停下在補給站大吃【人形燒】,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雞蛋糕了,簡直像出娘胎沒吃過糖似的。 過30公里時間2:09”14,如果是後半型的跑者,目標三小時完賽還在射程內;但我知道我的衰退率,以這個籌碼來玩305還綽綽有餘。 銀座回程,路邊漸漸看到被【30公里之牆】擊沉的跑友,前年到此,我也是雙腳抽筋到無法跑起來,今年低溫加上雨水,還見到一些因失溫而上了救護車的跑友。 到了30公里,我開始出現一些低血糖的前兆,就像是被拔了電池的勁量兔子,開始太空漫步起來。到了35公里整剛好被我的training partner Baker追過,他事後回述:【我到30幾都沒看到你,想你今天狀況一定不錯;但一追到,看你的速度,一定是爆掉了。】 我對於東京的路線很熟悉,最後幾公里哪裡上下坡,哪裡轉彎都很清楚,但在賽前的映像訓練裡,我並不期待這樣每公里超過五分鐘的無力【爬行】。 最後很吃力地飄進終點,快到終點時,其實成績很接近310,但我覺得要是加速最後兩公里,可能會昏倒;而要是310完賽,又會因為Quality Boston而開始猶豫,乾脆一整個放掉來得爽快,最後自計成績3:11”36,後段跑到1:42,真是慢跑…。 這是我跑幾次馬拉松以來,賽後腳最不酸痛的一次,大約兩天即恢復,可見比賽時沒把肌肉使用到頂,因為沒有汽油可以燃燒了。賽後大吃大喝,總是吃完不到一小時就又飢腸轆轆。 有五、六場半鐵人賽,三場200公里以上全鐵人賽經驗的我還會犯這種補給不當的初學者錯誤,某個角度來看實在不可原諒。 賽後的檢討最重要有兩項,第一是訓練時少了一個link,姑且稱之為三檔半,少了介於4:15-4:40的目標速度練習。第二是賽前的進食,如果照教科書,會叫你賽前四小時就吃,而對我這種消化很快的人來說,賽前兩個小時飽餐一頓才是正確。三小時出頭完賽,賽前兩小時吃,也等於五個小時沒吃正餐,平常我早就餓死了,這是需要修正的一點。 每趟馬拉松都可以學一些東西,這一次我將之定位在求成績,對於這個比賽與城市都很熟稔,加上天氣很糟,途中一點都沒有要欣賞風景,或是享受的意圖。 但其實我是很享受的,快到30公里前,幾乎是用笑著跑完的,不但邊笑,還可以控制速度在4:10-4:20之間,這感覺很暢快。 而如果三小時對一個普通跑者來說是一個容易突破的目標的話,那也不值得我去挑戰了。 42.195公里的馬拉松比賽,是一口氣的比賽,不像226的Ironman,一旦中斷了就很難回過神來。要跑好一個馬拉松,要有耐力,又要有速度,還得磨練心理素質,心、技、體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每週不到10小時的訓練是很恰當的,不會影響工作與生活太大,慢跑12公里以下時可帶狗,順便等於遛狗。 而十小時訓練還包括了兩小時的游泳,一小時我大概可以游3,100-3,300之間,所以週間游泳可以有六千多。 如果轉換成三項訓練季,每週多一次游泳,跑步30公里長跑減為20公里出頭,LSD改成80公里的騎車,這樣對我來說時間應用就很恰當,Any given day 都可完成一個113。如果有看漫畫的人都知道,當悟空與悟飯在時光精神屋修練要突破超級賽亞人時,所採取的作法是把平時就維持在超級賽亞人的狀態。 參加三次東京馬拉松,這次是感覺民眾【最不熱情】的一次,可能天氣冷,加上冬季奧運戰得白熱化,大家都在等著看淺田真央與金妍兒的對決。 也許事前看賽道,會覺得這裡平坦很好跑,但跑了三次,感想是東京不是一個突破成績的好地方。第一次跑氣溫只有兩度,第二次跑改到三月稍好一點,但這次以後,又會維持在二月舉辦,二月均溫通常不到五、六度,加上下雨,如果你中頭彩再遇上下雪,那就有得瞧了。這次菁英選手沒有一人突破兩小時十二,但他們正常的成績完賽成績都在兩小時八分之內,平均慢了五分鐘,菁英如此,更不用說我們普通人了。完賽之後我的雙手僵硬,根本無法解鞋帶與開飲料罐,都是工作人員代勞。 雖然成績沒跑出來,實力有一點點正面的進步還是有感覺到,也許我會打破一年一馬的想法,在秋天再跑一場馬拉松也說不定(福知山、青海太平洋、築波都很想去)。 在我二十歲時,對於三十歲的幻想,是騎著哈雷,巡航在跨州旅行間。絕對不是在冰雨之間去跑馬拉松,在豔陽之下趴aerobar 180公里。 你想要的生活,總是在貪念、執著與簡單之間。 最後還是回歸到原點,就是你對於生命的熱愛,你才會想要更多,想要體會更多。 也許我這次跑步在追成績,而且還沒達到既定目標,但跑步的本質單單就只是很爽而已,不管你用什麼速度。 馬拉松三年級生,人生還很長,要學的還多著哪 ! |
|
![]() |
|
半熟跑者 ![]() Groupie ![]() ![]() 註冊日期: 2010-03-19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7 |
![]() ![]() ![]() ![]() |
好文∼寫的太好。
可以請求讓我把文章轉貼到PTT BBS的路跑版給版友們分享嗎?? |
|
![]() |
|
TimChen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1-30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13 |
![]() ![]() ![]() ![]() |
精采! 尤其是如何以最精要的訓練達到最大效果的分享!!! 感謝!! |
|
![]() |
|
mn3100016 ![]() 新手上路 ![]() ![]() 註冊日期: 2010-03-27 位置: 高雄市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 |
![]() ![]() ![]() ![]() |
真的寫的太好了~
又讓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 |
|
![]() |
|
菜菜子 ![]() 新手上路 ![]() 註冊日期: 2009-09-30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5 |
![]() ![]() ![]() ![]() |
夠專業的文章
![]() |
|
誤闖馬場的小白兔
|
|
![]() |
|
Rebaca ![]() 新手上路 ![]() 註冊日期: 2010-04-11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 |
![]() ![]() ![]() ![]() |
|
|
![]() |
|
Rebaca ![]() 新手上路 ![]() 註冊日期: 2010-04-11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 |
![]() ![]() ![]() ![]() |
|
|
![]() |
|
Rebaca ![]() 新手上路 ![]() 註冊日期: 2010-04-11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 |
![]() ![]() ![]() ![]() |
為什麼要這樣詆毀國軍,這樣有顯得自己比較高級嗎,告訴你這樣的用語只會突顯出你的無禮與幼稚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