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跑步教室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跑步對膝蓋不利, 沒有科學證據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跑步對膝蓋不利, 沒有科學證據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
作者
訊息
愛上馬拉松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10-04-2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8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愛上馬拉松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跑步對膝蓋不利, 沒有科學證據
    發表於: 2010-07-21 at 3:57pm
跑馬以來,最令我擔心的就是這個話題,不管是同事,朋友,家人,甚至醫師,
"你要不要去照一下"(骨質密度),"膝蓋因跑步而磨損,將永遠無法恢復",
"你要開始存錢更換人工關節了"...等等, 都是抱著擔心與負面的態度來看待跑馬.

雖然我沒有因此而退卻,但一直在想,膝蓋摩擦久了,應該會老損,理論上正確,
但如何讓摩擦與受力減小(姿勢正確),還有如何保養自己的關節,避免受傷,
並強化肌群,讓老損可以減緩或不會發生, 這應該每位跑者必須更嚴謹與慎重
的態度來面對.

面臨一堆跑馬對膝蓋的負面消息,難得看到一篇正面報導, 希望對跑友們有
正面激勵的作用, 如下:

 

文章 : 跑步對膝蓋不利, 直覺還是錯覺?
日期:2010-01-28  作者:唐聞佳  來源:中國/文匯報
-------------------------------------------------------------------   
和慣於久坐的同類人群相比,大體量運動者擁有更健壯的膝蓋軟骨,而關節炎正是由於軟骨的缺失和衰退所致,換句話說,運動者身患關節炎的比例會由此降低。”目前,世界各國蟄伏十多年長期研究終於得出關於跑步磨損膝蓋關節的最新研究成果:膝蓋關節疾病與跑步多少無關!
   
研究發現,跑步中產生的“膝蓋磨損”通常只是非常細微的裂縫,並且在人不知不覺間就可以迅速的“自我癒合”。而跑步往往能加強腿部肌肉的鍛煉,這不僅讓跑步者擁有更強健的骨骼,還能讓跑步者的“運動缺陷”逐漸減少,他們的死亡率將比非跑步者降低39%。
   
因此,對跑步愛好者的最佳建議是:繼續跑步!與之相對的最壞習慣則是,長期不運動後的“突然運動”,建議非跑步者循序漸進地邁開腿。
   
或許是因為直覺,一個觀點被長期堅守著——跑步,尤其是長期、長距離的跑步,不利於人的關節。誠然,我們很難想像,跑步時當雙腳輪流“撞擊”地面,全身的力量靠單膝來支撐?不知從何時開始流行起的一個說法,還列出了這個力的“具體數值”——跑步時,人的單膝要承受相當於跑步者體重8倍的一個力,對一名60公斤的跑步者,每一步就意味著他的單膝要承受480公斤的力……
   
駭人的換算,有關“跑步不利於膝蓋”的說法,嚇退了不少跑步愛好者。不過美國《時代》週刊近期的一篇文章卻引證諸位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試圖推翻這一風傳多年的說法。
   
跑步讓關節長期“磨損”?
   
我們通常認為年輕時定期跑步或劇烈運動,會使關節長期處於“磨損”狀態,當積攢到一定的量,它就會提高這位年輕運動者步入老年期後罹患骨關節炎的可能。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這種說法可能部分是正確的——在一項發表於1999年的研究中,研究者搜集了大約5000名女性的資料,他們發現,在少年時代經常參加大體量運動、或者在中年時期參與負重運動的女性,到50歲時,身患臀部骨關節炎的風險高於平均水準。
   
新研究為跑步“正名”
   
不過,經過近幾年的研究,一批新研究成果已經開始證實與上面這項研究截然相反的結果,尤其在涉及跑步這個方面——跑步與關節炎不僅沒有關聯,新研究指出,跑步,尤其是定期的、大體量運動,通常還會幫助人們在步入中年甚至老年期時,遠離與關節相關的疾病。
   
在斯坦福大學一項知名的長期研究中,研究團隊跟蹤了大約1000名跑步者和非跑步者,前者均為一家跑步俱樂部的會員,後者是健康的成年人,但是他們並沒有一個密集的運動計畫。在研究開始時,沒有一個研究物件有關節炎疾病。不過,在長達21年的跟蹤研究後,他們中不少人出現了關節炎相關疾病。在斯坦福團隊比對和分析具體資料後,他們發現跑步者和非跑步者的膝蓋健康水準不相上下,跑了多少步與關節疾病並沒有關聯。“研究物件中,有人每年平均跑200英里,有人平均每年跑2000英里,但是他們的關節情況是一樣的。”斯坦福醫藥名譽教授、該專案團隊帶頭人詹姆斯•弗萊斯說道。與此同時,這項研究還進一步總結道,跑步者經歷了較少的運動缺陷,他們的死亡率將比非跑步者降低39%。這一系列成果發表在2008年的《國際醫藥檔案》(Archivesof Internal Medicine)上。
   
2007年,在美國麻塞諸塞州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花了9年時間,跟蹤研究1279名老年居民,他們得出了與斯坦福類似的研究結果:在運動上最活躍的人和最不活躍的人,身患關節炎疾病的風險是相同的。在這項跟蹤研究中,根據參與物件的X光檢查以及向他們的醫生闡述自己的病症,比如疼痛、行走困難等,大約有9%的研究物件在九年中患上不同程度的關節炎。
   
跑步減少關節炎
   
同年,澳大利亞研究員在《關節炎與風濕病》季刊(Arthritisand Rheumatism)上撰文寫道,根據他們的研究成果,和慣於久坐的同類人群相比,大體量運動者擁有更健壯、健康的膝蓋軟骨,而關節炎正是由於軟骨的缺失和衰退所致,換句話說,運動者身患關節炎的比例會由此降低
   
事實上,一個正常運作的關節可以承受大量的‘磨損’,並且在‘磨損’中變得更強。”弗萊斯指出,由於軟骨是一種在骨關節處包裹在骨頭外的軟性連接組織,它沒有動脈來為它輸送血液,而是完全依賴於運動釋放能量,得到它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當你承受重量時,(關節)就會被‘壓扁’,並且‘擠出’流體,當你脫離重物,那麼關節就會‘吸進’流體。”弗萊斯由此解釋了為什麼日常跑步,或者其他運動對於保持健康軟骨的有益作用。
   
跑步的“風險”
   
當然,這並不是說跑步不會帶來任何風險。有時,它會導致軟組織受傷或者受壓性骨裂,也被稱作極細骨裂,這是由於骨頭上長期積累的細微裂縫所致。實際上,一些長期承受重物的骨頭,比如位於小腿內側的脛骨,它們上面出現微小裂縫並不罕見。不過,通常這種裂縫可以非常迅速地自我癒合,人往往不知不覺。也有一些重壓性骨裂是因為骨頭突然遭遇重擊,它沒有足夠的時間馬上癒合。舉例來說,在整個暑假停止訓練的高中生運動員,隨著新學期的到來,突然開始每天去參加訓練,那麼他們得骨裂的可能,要高於在假期裡保持日常鍛煉的同學。
   
現在的好消息是,有多種方法可以減少重壓性骨折。一種比較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強與骨頭相連的肌肉。在去年12月的《運動中的醫藥與科學》期刊上(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 &Exercise),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員發現,在女運動員中,小腿肌肉強健者與小腿肌肉較小者相比,脛骨患重壓性骨折的風險要小。為什麼?因為肌肉越強健,它對骨頭施加的力就越大,久而久之,這種互動會讓骨頭變得更強壯。
   
所以,簡單的小腿肌肉訓練,比如每天用你的腳尖站立一段時間,就足以增加脛骨的強度。”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團隊帶頭人、剛拿到該學校運動生理學博士學位的克裡斯特•波普指出,在日常運動計畫中增加小腿運動是必要的,但是必須注意這種肌肉和骨頭的增量訓練必須是循序漸進的,當然,強壯的小腿肌肉並非就能“百病不侵”。
   
持續運動減少受傷頻率
   
在同期《運動中的醫藥與科學》上,愛荷華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通過電腦建模找出跑步者的步幅大小如何改變由此作用在骨頭上的力,進而影響重壓性骨裂的風險。研究人員招募了10名男性研究物件,他們每人每天都大約跑步3英里,由此計算出他們患重壓性骨裂的風險,大約為每100天,9%的人。
   
觀察研究物件不同步幅下的跑步情況,記錄下他們的腳步施加在地板上的力,研究人員得以計算出跑步者跑步時施加在他們自己脛骨上的力。根據電腦模型,如果跑步者將跑步時的自然步幅減少10%,那麼他們遭遇骨裂的可能也將減少三分之一。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結果是由於“較少的騰空時間”——因為跑步者的雙腳“空轉”的時間越少,那麼他們施加在地面上的力也越小。當然,數學模型繪製出的結果很難在現實生活中再現,尤其是因為它是通過一定量的訓練才得以調整出的“一個縮短的步幅”。
   
一般情況下,跑步者縮短步幅的“補償方法”就是不自覺地提高步伐的頻率。這樣做會抵消所有因步幅縮短帶來的保護作用——當你加快了速度,施加於骨頭上的力也會相應地增加。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員布蘭特•愛德華表示,他將“永遠不會向競賽型跑步者推薦步幅減少法”,不過他建議有重壓性骨裂史的人,比如退役運動員採用這種方法。他指出,對於希望減少受傷頻率的跑步者來說,最佳建議就是“繼續跑步”,也就是說,持續性跑步,並且避免長期不運動。
   
對於下雪或寒冷季節,要實施這項建議可能非常之困難,不過跑步者必須嘗試著做一些日常運動——騎單車,在樓梯間上上下下地跑,或者也可以去大街上清理積雪,就是不要在冬天整天坐著,然後一到春天,就開始日跑3英里。那樣突然的劇烈運動才會提高受傷的風險。

 

文章來源: http://www.news365.com.cn/jk/201001/t20100128_2605630.htm

回到最上面
KHOO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6-30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7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KHOO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1 at 7:50pm
Clap
回到最上面
小岡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02-06-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7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小岡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2 at 11:52am
Thumbs%20Up.....這種類似的研究發表,應該早就要被重視了,
運動之母的跑步,被冠上的污名也略久了~
(借轉一下,提供給他項運動者不同的觀點Wink)

編輯者 小岡 - 2010-07-22 at 11:55am
回到最上面
半熟跑者 由上至下檢視
Groupie
Groupie
圖像

註冊日期: 2010-03-19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半熟跑者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2 at 12:49pm
很高興看到這份報告∼∼拍拍手。
這個報告其實也呼應「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的論點。
人類其實是演化來跑步的。

不過文章也提到,停了一段時間之後再突然激烈運動,是會受傷的。
這點大家也要注意。
回到最上面
Dennis Tsai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1-27
位置: 彰化市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0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Dennis Tsai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2 at 4:43pm
Dear 愛上馬拉松 ,
Thumbs%20Up謝謝你提供有科學研究依據的理論 , 相信每一個跑馬者包括我在內都曾經被週遭的人關心過跑步會對膝蓋所造成的傷害,我目前已累積5馬(其中有1次超馬)雙腳不曾受傷過,但關心我的媽媽在我每天晨跑前總會再一次提醒說[有造就好 , 賣造箱多,對咖無好啦!] , 甚至聽鄰居說某某人就是年輕時候跑步跑太多,導致現在膝蓋不好需要拿柺杖了!(註解:所謂某某人是指已經80歲的長者),聽多了這種沒有科學根據的理論 , 是有它的道理沒錯 , 只是邏輯很奇怪, 80歲曾經是跑馬的愛好者 , 現在需要柺杖 , 由此推論跑馬的愛好者= 需要柺杖 ? 其實每一次的跑馬過程都是跟自己的身體對話 , 如何避免不受傷自己最清楚 , 喜歡某種事物只會看到它的優點並克服其它缺點 , 反之不喜歡某種事物會放大它的缺點 , 反而看不見優點,總而言之我喜歡跑步運動,更懂得如何保護雙腳 , 馬拉松(42.195k)光聽起來就很遙不可及 , 但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它就不再是42.195k了!對於週遭人的關心也是為我們好,在此說聲謝謝啦!Smile
當你踏出第一步,距離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回到最上面
marathon_tung 由上至下檢視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註冊日期: 2010-04-0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0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marathon_tung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2 at 5:21pm
多謝高兄情報提供
話說昨日練習完12km左腳阿基里斯腱痠痛
被未來的岳父看到我在冰敷
他老人家勸我別再跑步改游泳
說跑步傷膝蓋...
當時只能說:喔.嗯...
因為他老人家膝蓋積水...
移情作用就請我別再跑步...
問題是我和跑步有個約定不能說放就放~呵呵
在此請教各位前輩哪裡有所謂的"名醫"可以幫忙治療膝蓋積水??
因為他老人家去X壢高中對面的骨科診所抽水治療越弄越慘...
至於骨科診所名稱我就不多說了...
小輩大拇指打籃球吃豆乾去那邊醫生給我打了一針...美國仙丹= =|||
回到最上面
愛上馬拉松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10-04-2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8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愛上馬拉松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2 at 11:44pm
文章發表人 Dennis Tsai

其實每一次的跑馬過程都是跟自己的身體對話 , 如何避免不受傷自己最清楚 , 喜歡某種事物只會看到它的優點並克服其它缺點 , 反之不喜歡某種事物會放大它的缺點 , 反而看不見優點,總而言之我喜歡跑步運動,更懂得如何保護雙腳 , 馬拉松(42.195k)光聽起來就很遙不可及 , 但只要肯踏出第一步它就不再是42.195k了!
我喜歡你這段話, 幾乎與我的跑馬理念不謀而合, 我們算同梯啦, 希望能10年能跑
百馬, 加油囉~~ Clap
回到最上面
Dennis Tsai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10-01-27
位置: 彰化市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0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Dennis Tsai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3 at 10:52am
Dear Andy ,
10年內跑百馬也是我的首要目標,接下來還有2百 , 3百都是指日可待的,在累積跑馬次數的同時,我也會衡量自己的能力再決定參賽頻率 , 基本就是1馬/月順便旅遊 , 如果時間&身體狀況允許會再報名隔週的活動 , 以我個人來講頂多就是2馬/月 , Anyway ~~ 我跟你是同梯的 !!! 想必我們都是一年級生吧!菜比八~哈~哈~ ,  同梯的加油囉!目標就在不遠處,只差95馬而已! LOL
Regard / Dennis
當你踏出第一步,距離就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回到最上面
王坤樹 由上至下檢視
manager
manager


註冊日期: 2003-07-0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009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王坤樹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3 at 11:05am

跑步對膝蓋不好?我也經常被問到。

其實我也沒有答案,常回說因人而異吧,可能因本人體重不重到現在未曾有膝蓋問題出現。也許上面的報告可增強一點信心。
回到最上面
黃榮俊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黃榮俊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0-07-23 at 1:16pm

我於2001年為了戒煙開始跑步  從200米操場兩圈開始跑起   2002年檢查骨質密度   指標為負   2004年開始跑馬拉松   2007年再次檢查  指標轉為正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09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