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比賽感想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再闖塞萬提斯的風車大陣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再闖塞萬提斯的風車大陣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作者
訊息
湯明輝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湯明輝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再闖塞萬提斯的風車大陣
    發表於: 2014-03-25 at 4:16pm

再闖塞萬提斯的風車大陣

 

    3/23凌晨450分許,在昏暗的夜色中與內人走出老家大門,驅車由三義交流道上國道一號高速公路,再轉經國道四號赴清水。不到半小時便抵達清水運動公園,下了車,找個由鐵絲網圍住的網球場邊,藉著探照燈的強光,著手做好今晨參賽的準備,包括換上短褲、在容易磨擦之部位塗抹凡士林等等,接著步入賽道,於等候起跑槍聲之同時,也與跑場老友閒話家常。

 

    6時整,槍聲響起,大夥踩著重金屬音樂的節拍踏出起跑線,許多年輕力壯者奮力往前衝刺,希望把自己帥帥的跑姿衝上鏡頭,原本寧靜的五權路頓時萬頭騷動。跑過了五權路,大夥又像蝗蟲般地跟著領頭羊向右轉進高架路下方的港埠路,並且安分地在這條人與車爭道的寬闊道路上跑上一陣子,接著便跨過濱海橋,通過了約4公里處的補給站,跑進賽萬提斯風車大陣的環港北路,我也得以稍微緩衝原本激動的情緒,改以輕鬆愉悅的心情觀賞台灣海峽東岸的海岸風光。這裡的風車大陣遠離人群,雖然苦守海岸略顯孤寂,但也不用擔心唐吉軻德騎著瘦馬飛舞著長矛直對它衝撞,相反地,它適時地為這片土地的居民提供熱力與光明,更成為中部地區民眾撫慰心靈之處,每當夕陽西下時分,成雙成對的情侶、攜老扶幼的合家歡組合都喜歡到這裡,留下幾度夕陽紅的身影。即便是現在,濃厚的雲層遮住了晨光,些許的微風雖然吹不動風車的巨葉,但也足以輕彈我經過一陣奔馳所釋放出來的熱氣,因為風車不動,也就沒有令人困擾的低頻蜂鳴聲,就是這一段塞萬提斯的風車大陣,讓我再次到此參加高美濕地馬拉松。

 

    跑過了風車大陣的環港北路,跨過馬路跑向通往魚市場北堤路,我知道我已跑進台中港地界,這段長約2公里的道路寬闊,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分隔,我跑在最內側磁磚鋪設的人行道上,雖然稍硬且時有破損,但為安全計,還是勉為其難。進入中一路,道路更為寬闊但自行車道卻變為更狹窄,許多跑友跑在慢車道上,還好此時約為7時許,只有零星的車輛通過,就這樣一步一步往前跑,通過了13公里的路標,來到設置於大樹公榕樹公園前的折返點,接過信物並在補給站稍事補給,也給小水瓶裝滿水,繼續往回跑。回程的中一路上,我邊跑邊看路邊一排光禿禿的路樹,觀其模樣似乎應屬木棉樹,可是在這個季節裡不管是北部或南部的木棉樹上都開滿艷紅的花朵,有些早熟者還落紅滿地,為何在台中港這裡竟是花訊全無呢?真令人納悶。

 

    跑完了北堤路也通過了17公里的路標,時間為85分,陽光已穿透雲層照射下來,雖然還不至炎熱,但也令我擔心後半段行程恐要烤肉,再加上忘了戴太陽眼鏡,失去心理層面的偽裝,未來的道路可能會更辛苦。還好正好進入我喜歡的環港北路,我邊跑邊從左手方欄杆的間隔處向西面望去,遼闊的大海想要輕輕地親吻這座美麗之島,但她就是緊閉朱唇,推擠之間掀起陣陣白紗般的波濤,也激出輕輕的嗦嗦之聲,這是初春的海邊,一切顯得那樣浪漫那麼典雅,像是梁祝協奏曲由長笛與雙簧管揭開風和日麗、草橋畔桃紅柳綠百花盛開的江南初春,再由小提琴溫柔婉約地唱優雅纏綿的愛情主題。又像韋伯的邀舞那樣顯現出單簧管對大提琴邀舞的欲拒還迎,最後則是跳出輕盈靈動的舞步,在金碧輝煌的大廳中飛揚。我突然想起蘇格蘭作家Norman Douglas的一句話,「海洋真正的偉大只存在於其明亮動人的平靜之中」,我很喜歡海,喜歡它的平靜亮麗,喜歡它的寬大胸懷,更喜歡它無窮的生命力。大家習慣稱台灣為海島國家,我服務於政府機關時,曾在為長官捉刀的文稿中把「海島國家」寫成「海洋國家」,當時的想法,認為海島表示四處受限,國民容易養成偏狹的地域觀念,而海洋表示無限開闊,可以培養國人勇於冒險犯難的精神,雖是一字之差,但意義深遠,甚至整個國家的立國精神與國家的發展方向都要改變,而朝向開放競爭方向走,藉激烈的競爭來提升自己的國際競爭力,可惜長官不瞭解我的用意,以錯別字為由而改回「海島國家」,想到這裡,再看看曾被我輕視的韓國在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真令人不勝唏噓!

 

    在感慨中跑過了環港北路,跨過濱海橋後進入高美濕地,此地標示著23公里的路標,我跑在鐵絲網與三夾板的圍牆外,藉著幾與探出圍牆的木麻黃防風林擋住陽光,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前跑。不久之後,居然跑進了堤防內的高美步道,原以為大會的巧安排,今年讓我們更接近溼地,以更短的距離觀賞台灣原生種的雲林莞草,豈知數百公尺後,前方幾名跑友紛紛爬上堤防,原來是一場美麗的誤會,我們只是跟著前人的腳步前進,忘了正式的路標。「高美」原稱「高密」,「高」者「篙」也,即撐竹筏前進的長竹竿;「密」者

淹沒也。也就是說這裡原是水深足以淹沒竹篙之海域,先民撐著竹筏至此捕魚,並相互提醒注意水深。後因大甲溪之淤塞而使海域變成沙灘,再加上台中港之興建,在港口北邊築起攔沙堤阻攔沙土湧入台中港,沙灘也就逐漸變成今日之濕地,成為生態棲息地。因為有了水生動物,也就吸引各種候鳥與留鳥棲息於此。跑出了堤防,跑回堤邊道路,跑過了只有塔沒有燈的高美燈塔,也來到25公里的路標,時間為3小時5分,還算可以接受的速度。

 

    接下來一段約10公里長的路程跑在大甲溪堤防外,這是既無鳥語花香之美、也無怪石亂岩之奇、更古木蒼松之典雅或是足以遮蔽天空之林蔭,除了前面一小段路旁的水田裡新種的嫩禾,像水草般浮在一平如鏡的水面上,其它則是鐵絲網與三夾板林立,隔開原野與道路,讓我的視野局限於前方平直但略顯破損的路面,再就是提防往來的自用車與摩托車,偶而還有幾輛砂石車轟隆而至瞬間捲起千堆灰沙揚長而去。就在這種戒慎恐懼之中,我陸續通過幾個水站,來到32公里附近的4號國道高架橋下,稍事補給後繼續往大甲溪上游跑,這段來回約2公里的道路倒有些意義,因為時間已過上午10時,太陽高掛,還好路邊灌溉渠道的嘩啦啦流水聲,給跑友帶來了些許的涼意,藉著這種望梅止渴的心理因素我順利地跑完這段路程,進入最後7公里,也就是今年最難跑的台1線道路,此時已是1035分。

 

    最近一期的時代雜誌訪問了37位聰明人,詢問如何讓這個世界變為更美好的新主意(Idea),其中一個就是多樣化(Diversify),他們認為集體思考(Groupthink)導致經濟與社會的衰退,而多樣化多的管理團隊則甚過多樣化少的團隊,更多的多樣化即有更大的創新力,最後的結論則是「運用多樣觀點在思考上的碰撞現象,就是通往更現代、更永續未來的聰明捷徑。」所謂的多樣化,當然是希望能有一個更開放的社會,容納更多不同的思考,容許更多的競爭,不是嗎?想著這些,我也一公里一公里地往前跑,跑過了通往五福圳的拱門,跑過了大小路口,在人車爭道的路口、在廟會的爆竹聲與煙硝味中,我懷念去年最後5公里的五福圳自行車道,那碧綠色大肚山麓、那由稻禾與水芋編織而成的棋盤、那遍是桃花流水的初春景像、那灌溉溝渠的汩汩流水、那橙色莒光號列車從萬綠叢裡緩緩通過的畫面,可惜今晨路線改變,想再度觀賞這些美景之夢想竟成泡影!

 

    生物總會找出生命的出口,不錯,今天後半段的路程雖然較為辛苦,加上艷陽高照,可是在義工朋友的協助以及眾家跑友的相互打氣之下,我也一步一步往目標邁進,從台1線轉入中華路,再來就是五權路,終於在1140分許回到終點,順利地再攻下一城!感謝主辦與協辦單位以及全體義工朋友的協助,也謝謝沿途與我相互打氣的後段班同學,下周八卦山見!ClapClapClap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12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