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竹山馬拉松參賽記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湯明輝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
![]() ![]() ![]() ![]() 發表於: 2014-09-30 at 3:02pm |
2014年竹山馬參賽記
9/28清晨5時20分許,我隨大夥的腳步摸黑走進已是人聲鼎沸的竹山國中,為了參加由極地教師團主辦的第一屆竹山馬拉松。5時20分許步出學校後門往起跑點前進,這是我自5月以來的第一場日間馬拉松,遇到多位跑場老馬總難免噓寒問暖一番,隨後跟著大會擴音器傳來的快節奏音樂擺動身軀,讓略顯僵硬的身子活動活動,接著晉入空靈境界,屏氣凝神等待起跑槍聲。 6時整槍聲響起,大夥有秩序地踩上起跑點的感應墊,隨後轉進大智路,腳步聲與吆喝聲給寧靜的山城帶來一陣騷動,引起家犬與野狗齊吠,連棲息於樹上的各色鳥類也都四下飛竄。我踩著穩健的腳步,一步一步往前跑,既不追趕也不落後太多,就這樣跑進了鯉南路也就是今天的主要賽道149號道路,來到過溪國小的補給站,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水瓶,喝了兩大口並給水瓶加滿水繼續往前跑。進入鯉行路,道路較為窄小,路樹與山丘上的雜木共同構築了一片陰涼的林蔭,跑在其間舒服極了,心想要是今晨跑的道路都是如此那該有多好!可惜這段林蔭道路很短,我們很快的跑出這段天堂路,來到跨越在清水溪上的鯉魚大橋,我邊跑邊往橋兩旁望去,那裸露的河床上的滿佈大小石頭,石塊與灰土之間生長著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菅芒草叢,灰白的菅芒花隨風搖蕩,平添幾許秋季的蕭瑟,河床連水都很少見更遑論清水,可這裡是清水溪啊,沒有清水哪來鯉魚!我心中一陣不安,只好繼續往前跑。 跑過了鯉魚大橋,來到鯉魚社區,我們從「鯉魚尾」進入社區,最後將於「鯉魚頭」躍上龍門大橋。進入鯉魚尾之後,空氣中飄著陣陣有機物發酵的味道,這裡是香菇的產區,那一排排黑色塑膠布覆蓋的蓬子,就是所稱的菇寮。香菇具有低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等性之食物,其中的部分分子還具抗氧化作用,因此被視為保健食品之一,台灣早在1909年即由日人指導在埔里地區栽植,1970年代採用太空包方式栽植,也開啟了大規模生產的契機。我對香菇的保健功能並不在意,只覺得內人煮湯時,常放入兩三顆乾香菇讓湯更清鮮香甜。跑過了香菇生產區與住家,跑進了叢林區,道路雖有起伏,但坡度並不大且多屬短距離,再加上樹林裡裡的芬多精與輕微的涼風,儘管全身早已濕透,卻因微風輕拂而顯得異常涼快,我因此不知不覺加快腳步,想多趕一些路程,就這樣來到「鯉魚頭」,躍上龍門大橋,並在對岸的橋頭出補給站喝水補給,也與半程者分道揚鑣,我們還得往桶頭方向前進。 跨過龍門大橋之後,回到149號道路,只是我們要跑向南邊。這段路其實是架設在清水溪上,也就是說清水溪流經此地河床因沖刷兩岸而顯得別遼闊,道路也就成為瑞興一橋與瑞興二橋。跑在橋上望前方望去,下橋處塵土飛揚,機器聲、哨聲與啦叭聲大作,橋的另一端正在施工,工程車與往來大小車輛在哨聲指揮下依序通過管制路段,而管制路段裡正好設了一個補給站,可憐服務的義工朋友既要忍受艷陽照射又要吸進滾滾黃沙,耳朵更要遭受噪音襲擊,看到這種情況我只能對這群辛苦的義工朋友再三道謝!跑過這段黃沙路段,跑進瑞竹社區,再跑上斜坡終於來到桶頭,跨上一座橋由河西跑到河東,接著又從河東岸跨上橋跑回河西,結束這趟桶頭之旅後往回跑。回到瑞興一橋,我望向右前方斷崖處,因崩塌而裸漏出灰黑色沙壁,崖壁下方混濁的滾滾水流不斷沖刷壁腳,等到一定程度,那陡峭的月世界將再次崩踏,如此周而復始,這就是河床逐漸擴大的原因。我家鄉三義南端的火炎山即是如此,記的小的時候,火炎山的崩塌面只不過是低矮山丘南面的一小部分,多年來河床沖刷與堤防外環道路的興建,原來崩塌的小山丘已經消失,但是崩塌範圍大幅往上往後侵蝕,時至今日幾乎危及火炎山的主峰,大安溪的河床已更早已越過堤防而到達山腳下! 跑過了瑞興橋,在義工朋友的指引下,我右轉往山路跑,這是通往瑞龍瀑布的道路,也是今天重點賽道,因為這裡有三公里上坡與下坡路段。我跑跑走走,來到一大轉彎處,前方漆成墨綠色的水泥牆高掛山壁,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大型碉堡,初以為是軍事基地,等到跑上了坪頂,才知它是一座大茶園的擋土牆。茶園邊靠近馬路處住家林立,濃郁的茶香陣陣傳來,讓我心頭一陣興奮,好想停下腳步走進屋內享受一杯香甜醇美的金萱茶。再繼續往前跑,來到一處小廟前,一位外籍新住民媽媽帶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娃,小女娃抱著金髮洋娃娃,新住民媽媽則手拿水龍頭給四個大水桶裝滿涼水供應我們沖涼,我連聲道謝後拿起水勺舀起滿勺水即往頭頂沖,這對母女真是我們的救命天使,有了這次沖涼,我也就有了力量再往前跑。過了彎道,景觀更為開闊,綠油油的茶樹隨著地勢之起伏向前方、向上方無限蜿蜒,像一張巨型的地毯舖在台地上,在單調的丘陵上顯現出層次分明的規則性線條,微風吹動葉片,滿山耀眼的金光此起彼落,許多跑友紛紛停下腳步,想把這幅梵谷的秋山綠金圖帶回去做為永恆的記憶。這裡是山坪頂金萱茶專業區,也是全國最大的單一品種金萱茶專業區。根據記載,金萱茶即台茶12號,它的樹形橫張、葉厚而呈橢圓狀,茶葉濃綠富光澤,幼芽綠中帶紫、密生茸毛,適合製作包種茶與烏龍茶,茶湯中帶有濃郁的天然奶香。 跑上坪頂,往前望去那是一段髮夾彎的下坡路面,我在補給站喝水加水之後邁開腳步往下跑,這段道路兩旁未經開墾,因此還保有許多高大的樹木,足以遮住部分的艷陽,跑起來頗為舒服,我也趁機多趕一些路,終於來到道路盡頭處,也是大會設在22.1公里處的折返點,我看看手表,時間為8時50分許,半程多一點花了2小時50分,還可以接受。喝過水後隨即往回跑,這是一段難熬的路,因為上坡之後必須在豔陽下跑一段下坡路,我走走跑跑,回到小村落,像一隻流浪狗吐,著舌頭到處尋找水龍頭,還好這裡的住家十分友善,歡迎我使用設在騎樓邊的水龍頭,也就利用這些清涼的水沖頭、澆身體以降溫,讓我免去中暑甚或熱衰竭之苦,我也回到149道路,接受另一段更酷熱的考驗。 今天是教師節,這個幾乎快被遺忘的節日,我先祝教師們佳節快樂,也謝謝極地教師團主辦這次有意義的活動。我曾當了幾年的老師,對於教師總有一份發自內心的尊敬,因為從小到大我受到多位老師的諄諄教誨,不時以老師作為典範。去年自行政機關退下來之後,曾有某一所大學系主任以我的財經工作經驗與資歷豐富邀請擔任講座,我衡量自己「好為人師」的個性之後,以「收入夠生活了」為由而婉拒學校的邀請,因為我知道我除了「授業」與「解惑」之外,可能還會跟學生「傳道」,也就是講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我會要求學生上課不准划手機、少用社群網路聊天哈拉、多花一點時間看些人文社會的書籍培養寬大的胸懷、多花一些時間看華爾街日報與時代週刊充實自己的英文能力與遼闊的視野、多花一點時間與父母兄弟姊妹聊天增進親情、多關心一下身邊的同學朋友學習共同成長、多往戶外跑強健身心等等可能被學生認為跟不上潮流的道理,甚至擔心因為要求太多而被同學丟茶杯、書本或拖鞋之類的東西。其實我的這些要求就是教養的問題,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為人父母師長者怎能卸責呢!前些時日到住家附近一家皮膚科診所治香港腳,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兩位約五、六歲的小兄妹,小男孩天性好動,在狹窄的診所裡叫叫跳跳,忽而捉弄小女孩,小女孩不堪其擾隨之尖叫哭鬧,這位年輕媽媽則是自顧忙著划手機,偶而抬起頭狠狠地瞪了小男孩一眼,厲聲說到「再鬧我就揍你」看了這一幕,想到作家保羅索魯在「赫丘力士之柱」對直布羅陀猿猴的評語,他戲謔的指稱猿猴的教養比遊客好,他說「遊客會對子女又兇又吼,猿猴對子女卻溫柔無比,猿猴不會對子女說我告訴你不要再鬧了,否則我就賞你一巴掌;遊客會喋喋不休吃吃傻笑,猿猴則安安靜靜若有所思。…」 從教師節想到教養問題或許有點八股,但我也不忘雙腳或走或跑,只是火熱的太陽高掛,熱得頭昏眼障,好不容易轉進田東路,義工朋友說剩下6公里,只是還要爬一座小山丘,此時身邊有位跑友嘴裡念念有詞,認為已經那麼熱那麼累,為什麼還要安排爬這座山,我回答說可能為了里程數,因為149道路只剩下3公里,而我們目前只跑36公里,還差3公里可能要到市區與人車爭道,跑這裡至少沒有車子、少吸入廢氣,可是他又說補給不好、路線不好等等、報名費貴等等,我聽了頭額出現三條線,心想這是你自己花錢報名參加的活動,並沒有人強迫你參加啊!還好他自己加快腳步跑離了我,唉,人就是這樣,多少還是要批評一下!好不容一跑上了坡頂,交管人員說還有兩公里多一點,我與他們說聲謝謝之後,邁開腳步往下跑,回到市區,果然車輛增多,小汽車與遊覽車之外還有自行車飛速追來,我儘量靠邊跑以備安全,就這樣戒慎恐懼之中,我跑出了49號道路,轉個彎即進入終點。感謝主辦單位與全體義工朋友的協助,我在中台灣的艷陽下以6小時23分完成第98個馬拉松! |
|
![]() |
|
電光遠眺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10-04-27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25 |
![]() ![]() ![]() ![]() |
每次拜讀湯大哥的文章,文章流露出的人文風采,真的讓人收穫匪淺
文章提及《赫丘力士之柱》,是本非常精采的旅遊文學 主要是環地中海旅程,然書中引述了許多文豪的名言,更襯托此書的優點 推薦給同樣喜歡閱讀的跑友 也預祝湯大哥順利完成百馬的挑戰 |
|
![]() |
|
湯明輝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
![]() ![]() ![]() ![]() |
索魯曾在這本書上寫到一本好書值得一再重讀,這是我隔了5年之久重讀「赫丘力士之柱」,原來在3個月前讀了一本安德魯惠克羅斯特寫的「1683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與土耳其人的對決」,發現奧圖曼帝國曾多次沿著多瑙河北上攻打維也納,而多瑙河流域一直就是歐洲文明與亞洲文明的衝突與融合之處,於是又在一個月前重讀克勞迪歐瑪格利斯的「多瑙河注」,這本德國文學家的作品文字深澀、史料豐富,實在不易吸收與消化。好不容易讀完之後,發現有必要再瞭解近東一帶的人文歷史,這才重讀「赫丘力士之柱」。地中海沿岸有17個國家、50種語言,基督教、猶太教與回教的發源地,歷史上重要戰爭包括亞歷山大、凱薩大帝的東征西討乃至於近世的兩次世界大戰等等都發生在這裡,除此之外,就如索魯索說,地中海也是文人齊聚之處。我喜歡讀這類型的旅遊書,也希望自己也像那些偉大的旅遊作家把跑馬當作旅遊,就雙腳與雙眼所及,記下各地風土人情,作為參賽者的共同回憶,希望大家喜歡它!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