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會務訊息之豐原馬寄物篇>奉勇總指示之寄物組籌備漫談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malonlo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05-28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66 |
![]() ![]() ![]() ![]() 發表於: 2013-01-16 at 10:58pm |
基本上,還是按菜市場分類法~人,事,時,地,物,來漸次進入寄物組的組織準備.這5項之間,彼此或多或少存在著關連性.以下為大致的舉例說明. 人:大會準備編配給本組的人數.以及訓練. 人多自然好辦事.寄物組編配工作人員多,自然能依事先規劃的選手號碼來分流,快速消化寄存速度及檢分寄放物品.但是太過快速處理好包包的檢分工作,在選手回來領包包之前,也伴隨著大量人力閒置在本組的缺點.但如編制人數過少,將被迫只能採取讓選手不分流,每個窗口照單全收之下,等選手起跑再進行檢分的作業,可能無法以本組的所有人力在選手回終點,時限內完成的壓力,或需要請求別組支援,負担過重等等的風險.所以組員人數(會牽動作業方法),是這方面的難題. 事: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作業方法,以及勤前作業教育. 如果寄物組的人力編配是有限的,只能選擇”全面信任選手”制.也就是不在選手號碼布作寄物註寄符號或者發給寄物信物(例如泡溫泉時,保險櫃的號碼龥).優點是流程快速簡便,簡單人力即可應付.缺點是,無法防範外人來冒領或選手代寄包包所造成的混亂情況. 當然,在人力充足下,就有美國時間造事先編訂的寄物流程來走.當然也有折衷制.儘可能朝註記制走,在人龍消化不及時採信任制. 勤前作業教育L待續.) 地:寄物處的規劃場所.以及場所的容量大小. 原則上,就是以雨天備案為優先考量,室內場地為優先首選,其次為鋼架棚,穿堂之類.(因為必需搭配外圍的阻絶措施),室內搭帳棚為最差的打算.因為這連帶牽動到搭帳棚所產生的經費. 萬一場所的容量過小,為有效使用空間.在作業方法上,就不能採取按選手的號碼來編排包包位置的作法.因為會有沒來寄包包的個人或社團.這樣那個區塊就形成空間浪費.如果要節省這個空間,又會有包包號碼連貫性欠缺的困擾.所以只能採取以選手前來寄物的時間順序,來編配包包位置,(例如澄清湖馬模式)並發放給選手這個位置的號碼牌作為領包包的憑証.如此一來,又增加了作業的麻煩. 時:為配合大會的籌備時間,所受限的作業選擇方法.這連帶牽動到地點問題. 假設說,萬一室內地點(如教室)沒有或借不到,必需採用在外頭搭帳棚的方式.又必需假設採雨天備案.在給選手的報到物品裡,就不是單純給寄物卡這麼簡單.而是要發給一個已經貼好寄物卡的套袋.也就是台南星光馬的模式.這個套袋的尺寸數量的尋找或訂置,如果大會籌備時間太短(例如寄發,隨簡章公告寄物方式等時間點)而來不及,也是一大難題.只能另尋別套作業方法. 物:例如搭帳棚的經費,鋪設的地布或棧板等租借,寄物卡的印製或套袋準備,均屬於這個範疇.(待續) 編輯者 malonlon - 2013-01-21 at 9:52pm |
|
寧可一思進,莫要一思停.
|
|
![]() |
|
malonlo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05-28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66 |
![]() ![]() ![]() ![]() |
舉幾個近期的(去年的場次)在上述5項不夠周延,以致寄物組工作結局不算很理想的案例作為研究參考! 關於”人”,以八里左岸馬為例. 全馬寄物組開兩個窗口來處理近千位選手.起跑前半小時起該處排隊的人龍完全無法消化,還些微影響到起跑.該區(組)人力配置不足是顯見的.可能大部份的人都聚焦在水站的飲料量是不足的,而忽略了其實某幾個水站的人力狀況也是堪慮.從寄物組來看即可看出端倪.更不用提更早的新竹馬拉松,從寄物組的失誤開始,連帶影響起跑,接下來流程整個失序,連鎖反應…..功虧X簣….. 關於”事”,以萬金石馬為例. 萬金石的寄物方式是仿泡溫泉給寄物箱鑰匙式.優點如前述可完善利用寄物區空間.缺點是~弊多於利. 1. 增加作業時程的困擾.要找兩個相對應的號碼牌,一個想辦法套在包包上,一個發給選手. 2. 這種帶在手腕上像是信物的牌子,萬一遇到要脫小飛俠雨衣時,很容易不小心一併脫掉,丟掉.進而衍生出許多困擾. 3. 遇到包包是別人代寄的情形.本人要回來領包包時,信物不在自己身上.等等. 關於”物”,以光橋夜跑馬為例. 在戶外進行寄物,以條行(狀)的帳棚,要來應付展開是塊狀的寄物區面積,很顯然是準備和天氣賭一把.可惜賭輸了!突然來的一場陣雨.包包外層又沒有套防水袋,急忙把帳棚區外被雨淋到的包包往棚內堆疊,導致原有的排序錯亂.雪上加霜的是,又被現場的照明設備擺了一道,又來不及準備大型手電筒應變.導致全馬組選手回來領包包,只能自力救濟在包海中尋它千百度.雖然沒有上演路跑包的奇幻飄流,但絶對是寄物組的災難. 關於”地”,以台中石岡馬為例. 寄物區的設置和兩排的流動厠所其中一排有點小對沖.這導致要寄物組的選手在進去寄物時,和排厠所的選手有點小卡.寄完出來又再小卡一遍.動線不是很流暢.反倒是一些公部門的帳棚,佔了比較好的區位但效用不大.戶外型的寄物區設置在一些樹下,確實可減少下雨帶來的直接衝擊.但是寄物帳棚的數量不足,也顯示了和天氣一搏的勇氣. (待續) |
|
寧可一思進,莫要一思停.
|
|
![]() |
|
malonlo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05-28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66 |
![]() ![]() ![]() ![]() |
在馬拉松史上第一次"三馬合一",也就是大甲媽拉松誕生的那一年,三馬合一的第一馬~金石馬拉松的寄物,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年.那一次當我完跑回到會場要領寄放的包包時,正準備要在寄物處報號碼等包包,但包包早已經準備好在桌上等我領取了.
這和以往我領取寄放包包的經驗完全不同,所以很吃驚!吃驚,並不僅僅是寄物處的年輕美眉工作人員,還有這種服務效率.該年,金石馬因為有捍創行銷公司的投入支援,其他不好的地方就不用多談了.但寄物處的作為,確實反應了一家運動行銷公司該展現出來的服務品質和態度.
所以,當下我就暗暗期許自己.將來如果有一天我也負責同樣的部門,只要是我作主,也要做到超越或是起碼要有這樣的服務水準~主動式服務水準!
那麼,什麼是賽場寄物處的主動式服務水準?
接下來,就是準備要談到的寄物處的ISO品質認証.也就是先要確立你的寄物處,品質政策,品質目標為何?
如同之前所說的,在那場金石之前,我的寄物領取經驗,大會是被動式的,等選手到達後再請他等一下,才能完成領取的動作.但是主動式的,在選手即將到達寄物的前一段距離,即能根據選手胸前的號碼布先行展開叫號準備的作業.讓選手不用有所停留等待地時間,這是品質目標之一.
所以我要請準備担任寄物組組長的工作人員,可以先思考這個大方向,以及我要解釋一下前年我的寄物處工作,為什麼無法達到我理想的目標,而且還有著很大的一段差距.(待續)
|
|
寧可一思進,莫要一思停.
|
|
![]() |
|
malonlo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05-28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66 |
![]() ![]() ![]() ![]() |
大部份的人都會這個覺得~寄物處的工作,不就是人家拿東西來,你把它收進來,再等他來領時還給他,不就這麼簡單?有什麼學問或者是演練或講解可言? 沒有錯,寄物處的工作的確就是這麼簡單.不過這有個前題~事前的規劃妥當或者像路協對跑者寄物要求的一貫化之下,差不多就是這麼簡單. 可是畢竟我們不是路協,所以在作法上,我們會保留彈性給跑者.這就增加了一些難度,特別是在賽前的黃金寄物時間,起跑前25分前後加減十分這個時段,大量的需求者蜂踴而至,如何快速消化又流暢的作業,就有規劃討論的空間. 現在大部份賽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法,就是先按號碼布分流.原則上大約是2人一組負責2百號.如果是熟手或經相當演練,應該可以到250號. 那麼,可能有哪些狀況會需要事先的演練,以便臨場時,因為有演練過,就可以加速處理的流程,而不是在當場思考如何解決,耽誤寶貴的時間? 通常如果跑者是來寄路協款式的包包,只是注意寄物卡的號碼和跑者本人是否一致或者有無放罝顛倒,例如006放成900等等.熟手的話用眼瞔餘光瞄一眼就可以交給後台擺放者,趕緊給寄物者作個已寄的註記即可. 那麼,萬一號碼不符呢? |
|
寧可一思進,莫要一思停.
|
|
![]() |
|
malonlo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05-28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66 |
![]() ![]() ![]() ![]() |
懶得打字了!
實例題的部份,直接找我面談吧.
|
|
寧可一思進,莫要一思停.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