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近期熱門活動告示板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雙溪憶往—寫給櫻花馬參賽選手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雙溪憶往—寫給櫻花馬參賽選手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3>
作者
訊息
黃榮俊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黃榮俊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雙溪憶往—寫給櫻花馬參賽選手
    發表於: 2015-01-20 at 1:04pm

日本治臺伊始,讓台灣人自由選擇要當日本人或是中國人,如果要當中國人,就必須離開台灣,財產可以自由處置,不離開台灣而留下來的,「國籍」就自動變成「日本」而成為日本人了。根據史書記載,選擇要當中國人的共有4,456人,佔台灣當時人口的0.2%

在國籍轉換的2年期間,總督府規定,只有日本人才可以經營礦業,台灣人不可以。就這樣,日本人把林李成的礦權硬生生的收回去,讓林李成一下子從天堂掉到地上,損失不眥,再加上有人誣告陷害,讓林李成對日本人更加怨恨,在鄉人慫恿下,乃揭竿起義,革命造反了。

 

起初,他響應其他地方抗日志士,號召300名義軍準備在1896元旦除夕發動「圍攻台北城」。這時候,日本已經佔領台南了,日本調派許多軍隊到南部去,台北鬧空城,兵力不多,正好可以趁虛而入,給日軍來個措手不及,不讓日本人好過年。(日本明治維新廢除舊曆春節、過年改在新曆元旦)

 

不幸的是,圍城計畫的消息走漏,總督府早有防備,一方面先下手為強,派兵到各地去攔截義軍,一方面從新竹調集兵馬回防台北,同時又向日本本土要求派兵支援。

18951228日,日軍與林李成的義軍相遇於雙溪三叉坑,冤家路窄,敵人相見,格外眼紅,雙方二話不說,立即開打,激戰終日,各有傷亡。最後日軍靠著精良武器的優勢擊退義軍,林李成不得已只好率眾退回山中,繞道趕在除夕抵達台北參加圍城之戰。

 

雙方激戰的地點雙溪三叉坑,就在辭職嶺登山口旁邊,距離雙溪高中起跑點約7K,有路標,各位跑友經過的時候會看到。

 

(待續)

回到最上面
獅子頭 由上至下檢視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圖像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66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獅子頭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0 at 2:26pm
煙斗桑,你的歷史最好講快點,要鳴槍起跑了!EmbarrassedEmbarrassedEmbarrassed


回到最上面
王坤樹 由上至下檢視
manager
manager


註冊日期: 2003-07-0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009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王坤樹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0 at 2:41pm
我們有一年的雙溪馬,先跑台2丙,再接三叉坑,上到辭職嶺。就有跑過煙斗桑口述下的歷史軌跡。
回到最上面
獅子頭 由上至下檢視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
圖像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66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獅子頭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0 at 4:40pm
文章發表人 王坤樹

我們有一年的雙溪馬,先跑台2丙,再接三叉坑,上到辭職嶺。就有跑過煙斗桑口述下的歷史軌跡。
老王,你老了,那只有試跑,正式比賽還是由泰平產業道路上去!

回到最上面
TangST 由上至下檢視
manager
manag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05-12-30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621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TangST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0 at 6:00pm
獅子頭你健忘了,2013年就是大樹說的路線,超多人跑,也是超熱的天,還記得救護車很忙,大家都一點上火.
雲遊四海奔行八方
回到最上面
黃榮俊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黃榮俊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0 at 6:07pm

我計劃好了,以後退休要寫台灣歷史連載小說,所以現在就要練習,我不會一次講完滴,哉嘸。

 

那一次團練我對於路線還有記憶,本來是要做為路跑的路線,後來可能是路太窄的關係,還是恢復原來的路線,對不對。

 

那次試跑後來在茶花山莊用餐,我還記得。我家裡有一本台北登山的書,作者有提到茶花山莊,說山莊主人對於當地文史頗有研究,再次有機會將專程登門請教。

禮失求諸野。台灣歷史史料不多,必須要田野調查以及訪問當地人補充,像有一次我問雙溪高中的教務主任,他說雙溪高中以前學生有1500人之多,現在一半都不到,教室剩下很多,只好把國中部納進來。這就證明雙溪以前地理位置優越,人口較多,不像現在這麼少。那個泰平村的派出所,四周圍一戶人家都沒有,那是現在,相信在以前,那裡應該有聚落村莊,結果現在沒落了,人都遷走了,派出所卻還在那裡,不知道要服務誰?
回到最上面
黃榮俊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黃榮俊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1 at 12:03pm

三叉坑戰役及圍攻台北城之後,林李成抗日行動從未停歇,數度率眾襲擊雙溪、貢寮、瑞芳一帶的日本駐屯所、派出所等,打游擊戰,你來我走,你走我打,讓日本疲於應付,並於1898年再度會合各地義軍圍攻台北城,但是又告失敗,但他並不因此而失志,偷渡到中國與淡水抗日領袖簡大獅會合,共謀抗日大計。

他們在廈門期間最大的工作就是張羅軍火,供應各地抗日志士所須的武器,北部地區包括宜蘭的林火旺,深坑石碇的陳秋菊,龍潭楊梅的胡嘉猷,還有盧錦春、張清秀、劉簡全等,咨爾多士,為民先鋒。

 

1899年初林李成返回台灣之後,繼續武裝抗日,相當頑固,毫不妥協。林火旺、簡大獅曾於189879月相繼投降,但不久反悔,又起而反抗,陳秋菊則是徹底投降,終生不悔。對照之下,寧死不屈的林李成,骨氣與忠貞更令人尊敬與景仰,他是真正的英雄好漢,寧願站死也不跪活。有朝一日台灣建立自己的忠烈祠的時候,莫忘貢寮林笑溪啊!(笑溪,是林李成的字號)

 

1899117日凌晨3點,天地暗沉,雙溪大街「頂雙溪專員公署」的廿名日本軍警,在前抗日份子曹田、林李成親信董謙英的引導下,悄悄整隊出發,前往坪林一帶的大湖桶庄山區搜捕林李成。林李成一手持手槍,一手拉著兒子逃亡,在知道已無援軍又無退路之下,先射殺兒子林松,再舉槍自盡,結束壯烈悲慘的一生。那一年林李成不過45歲而已,英年早逝,可嘆啊!可悲啊!

 

(待續)
回到最上面
王坤樹 由上至下檢視
manager
manager


註冊日期: 2003-07-0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009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王坤樹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2 at 12:08am
我真的老了,不經獅大頭糾正,還以為2013年櫻花馬有上三叉坑產業道路。
那回都已丈量好了(徒步走了一個馬拉松),結果以安全因素被迫放棄,害老王又再走了一個馬拉松來丈量。😭
下回沒定案打死不會去丈量(應沒有機會了,現都委有認證單位做了)。
回到最上面
黃榮俊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黃榮俊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2 at 1:12pm

林李成的故居就在草嶺古道的遠望坑親水公園梯田上的土埆厝,至今還在,但已易主,聽說林家後代都已遷居基隆。

 

林李成是有讀過書的人,他很尊敬他的恩師連日春,也非常尊崇恩師的老師陳維英(台北大龍峒人)。林李成寫得一手好書法,據瞭解,生前屋內掛滿他自己揮毫的書帖,其中他最喜愛、也最常吟唱的詩句是陳維英的那兩行聯句:

 

三頓飯,數杯茗,一爐香,萬卷書,何必向塵寰外求真仙佛

曉露花,千風竹,晚山霞,夜江月,都於無字句處寓大文章

 

他吟哦朗誦的歌聲隨著飲彈自盡已成為絕響,消逝在廣漠無際的山林中。先人已往矣,徒留遺恨在人間!

 

(待續)

回到最上面
黃榮俊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黃榮俊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5-01-23 at 1:15pm

在台灣歷史上,舉凡重大民變事件,頭兄(帶頭的人)之所以被捕,通常是被自己人害的,林李成也不例外。當年為日本人帶路搜捕林李成的人叫曹田,原是抗日分子,後來歸順日本。

 

與雙溪高中隔著溪水對望的雙溪公園,進入牌樓之後數十公尺,左邊岩壁上刻有「保我黎民」四字,意思是保護老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但是,是誰來保護呢?頗費思量。

碑文的日期已經模糊看不清楚了,據悉,是在日本統治台灣後不久刻的,立碑的人約有十人,都是當時的地方仕紳耆老,其中赫然有曹田的名字。問題來了,如果立碑時曹田還沒有投靠日本,那麼他希望保護老百姓的人是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抗日份子;反之,如果立碑時他已投靠日本,那麼很顯然的,他是指望日本人來保護老百姓了。到底真相如何,有待進一步考證。

 

苦難的年代早已過去了,但是歷史的真相應該獲得釐清與還原,這樣才能還給歷史人物一個公道與清白,也才談得上原諒與寬恕。

 

(待續)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3>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37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