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回補(Supercompensation)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浩浩 ![]() Groupie ![]() ![]() 註冊日期: 2003-06-02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6 |
![]() ![]() ![]() ![]() 發表於: 2004-08-27 at 1:12pm |
最近小弟看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說當我們按表操課時,體能的狀況會比練習前逐漸下降,經過一段恢復期後(每個人的時間都不同,以天 為單位),體能狀況又逐漸上升甚而略為超過開始的體適能,這種現象稱為 ”超回補” (Supercompensation), 因此在下次操課表的時間必須落在這段超回補區段時間內,過早或過晚都會失去訓練的效率,過早的話體適能尚未恢復至初始階段,操課 表只能增進疲勞程度並使體能表現水準更差且所需要的恢復期更長及增加受傷的風險,過晚的話超回補效應會消失,因而錯過體適能在稍 微增加的最佳狀態去挑戰課表, 這也說明了筆者在某間小學的牆壁上的宣傳海報上所寫的333定理,所謂的333指的是一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 至少130bpm以上,因此對於佔國人絕大部分的那些”週末運動者”上班族而言,他們運動的效果非常地有限與欠缺效率,所以只有 週末去打打棒壘球、爬爬郊山是無法有效增進體適能的,唯有規律的333運動與健康的飲食才是避免過高自由基的養身之道, 筆者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寫道在美國北方的某一處集體農場,他們雖然是高肉類的飲食但卻非常地長壽,可能跟他們極規律的生活作息與極 高的勞動量有關,科學家發現他們一週的勞動量竟與肯亞的長跑選手的訓練量不相上下,由此可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量是有多麼 的驚人了。 有興趣的跑友請Download http://support.polar.fi/PKBSupport.nsf/42256c2b001e0f6ac2256 7dc00542fc4/42256c2b001e0f6a42256af500478d2a?OpenDocument 的help.file 下的\Why\Exertion count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