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比賽感想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2016西湖馬拉松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2016西湖馬拉松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作者
訊息
湯明輝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湯明輝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2016西湖馬拉松
    發表於: 2016-01-04 at 2:59pm
2016西湖馬拉松頑走記

    這雖是主辦單位大腳ㄚ慢跑團體的第11屆森林馬拉松,卻是在家鄉三義鄉西湖村所舉辦的第一次正規馬拉松賽事,為了希望能有更多跑友來分享似乎專屬於我個人的慢跑秘境,主辦單位開始公布賽事消息時,我即在個人臉書上介紹這項賽事之賽道風光。比賽前兩天除將賽道上之各觀景重點披露於臉書上,比賽前一天更至渡假村內拜會忙於布置會場之楊總幹事,盼能將6時30分之時限延長半小時,一方面考量山路蜿蜒與崎嶇的難度,另一方面亦盼能有多一點時間讓屬於尋幽訪勝型的跑友盡情地倘佯於山水之間,楊總幹事立即欣然接受我的建議,也讓我放心不少。

    1/3清晨5時50分起床,一夜綿綿不斷的冬雨,雖不致酷寒,但也因地板濕淋淋容易弄濕鞋子與穿雨衣之不方便,讓我一直拖到6時30分才走出家門。在昏暗的天色中走進渡假村大門,隨即忙著與來自全台各地的跑友打招呼,這是自從國內馬拉松場次驟增以來少有的現象,也顯示主辦單位之超高人氣與跑友對這條新賽道的好奇。7時整,鳴笛起跑,大夥在陰雨中踩出起跑線跑出渡假村大門,跑進苗51鄉道,經過3公里的村莊之旅後進入聖方坪山區,緊接著是長約2公里由竹林構成的綠色隧道,陰雨加上綠蔭遮天,綠色隧道異常昏暗,或許是這個原因,跑友跑得幾乎忘了它的存在,很快地到達5公里的補給站,而這個補給站正好設在綠色隧道之盡頭。

    我走過補給站,正趕上大隊人馬,隨即告訴大夥從樹縫枝葉間向斷崖下方望去,一座橫越溪谷上方之鐵橋筆直地往南方延伸過去,那是台鐵新山線穿過長達7.8公里筆直隧道之後首次現身,過了這座鐵橋後隨即再進入隧道,跑友聽了紛紛拿出手機拍下這座壯觀的鐵橋,而一班自強號也不負重望地穿過鐵橋快速地往南奔去。再繼續往前走,這是Z字形下坡路段,視野寬闊,跑友當然不會放棄攫取美景之機會,紛紛將山腳下的田野風光、山路邊的墨綠色的柚子園以及跨過溪谷的鐵橋收進相簿內。過了鯉魚國小,轉個彎進入通往鯉魚潭水庫的苗52鄉道,從這裡往西邊望去,遠方水霧中出現土紅色之山壁,像尖銳的刀鋒般切入溪谷,那是著名的火炎山;把目光移往近處,白牆灰瓦的農家點綴在平疇的田地間,幾株略顯孤獨的檳榔樹像高掛酒旗之旗桿那樣豎立在農舍間,此情此景讓我想起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我雖未到過江南,但從古人之詩句中一直把這裡想像成江南,因為這裡是三義的穀倉,這裡是三義最富庶的地方,記得初中時代,同學中我一直認為來自鯉魚村的是最有氣質最有教養的一群。

    再繼續往前走,進入鯉魚潭水庫的後池堰,這裡原有一座磚窯廠,因鯉魚潭水庫之興建而廢棄,但水庫管理單位也將原來的煙囪保留下來,讓遊客多了一個景點,也多了一份思古幽情。到了龍門橋,在交管人員之指示下,我左轉進入苗52-3鄉道,這是通往關刀山之道路,當然從這裡也可以通往台3線,那正是我們今晨所跑之主要賽道。起初之一段長約1公里有餘的陡坡,跑友紛紛放慢腳步,一步一步往上爬,終於爬上頂點。我告訴身旁跑友往右方望去,那萬千巨石堆疊而成的坡壁就是鯉魚潭水庫的大壩,前方水霧壟罩之處宛如蒙著白色面紗的靜謐姑娘,就是供應大台中地區飲用水與農工用水的鯉魚潭水庫,希望大台中地區朋友飲水思源多多愛護這座位於苗栗山區的水庫。想到這裡,我突然想到北部一位新科市長在去年枯水期的一段可笑話語,他說要考慮石門水庫是否再供應板新地區之用水,因為他認為石門水庫的大壩設在桃園,這座水庫就是屬於桃園所有,台灣之政治人物為了選票竟然可以講出這種話而不受批評,這就是台灣!不談政治人物了,講些地方典故吧!方才提到的龍門橋,以前叫做三櫃橋,有次地方耆老從現在的水庫上方往下看,發現霧氣中似乎有條大鯉魚往上跳躍,突然想起所以稱為鯉魚潭者,就是指深潭中有條大鯉魚,因此將原來的三櫃橋改名為龍門橋,以應「鯉魚躍龍門」之意!

    這條道路之路況並不是很好,加上天雨路滑,跑者必須注意安全,尤其有一兩處泥寧不堪,老天爺保佑,跑者都還能平安度過。終於來到分岔點,我在補給站稍加補給後,在義工朋友指示下右轉爬上一小段坡之後,隨即轉下坡,而山腳下靜臥在群山間的綠水就是水庫,這是我第一次在此地近距離看她,我為她的嫻靜優雅與婉約心醉,難怪那麼多跑停下腳步,將她寧靜與怯生生的姿容收入鏡頭,個個都為她的美而讚嘆。走下了山坡,走在湖畔道路上,此時雨已停了,我脫下雨衣摺好再放入腰包,同時亦不忘與回程的跑友加油打氣,就這樣在加速腳步中,我也來到折返點,接過信物我要往回走了。回程的道路真辛苦,尤其是最後約有2公里的大爬坡,令我氣喘吁吁,同時今晨穿了新鞋且又被雨水打濕,左腳前腳掌居然磨出了大水泡,我只能靠著皮厚的腳跟走路。好不容易爬上頂點,就下來就是約5公里的平緩道路與最後一段急下坡,我小心翼翼地完成這段山路回到龍門橋,再經一段村莊的平路,進入最後10公里的山路,而這也是三義地區的觀光道路龍騰斷橋與台鐵舊山線。

    三義鄉有7個村,其中6個村幾乎都面向市中心,也就是廣盛村的市集所在,包括市場、鄉公所、農會、郵局與分駐所等等政經中心,這6村的居民大都是講客家話。唯獨鯉魚潭村因地勢關係導向台中的后里豐原,居民以閩南話為主,然而鯉魚潭村又是三義的穀倉,在農業社會時期,她是三義最富庶的地區,也因為如此而有了許多風水上之傳說。有人說鯉魚潭村之所以富庶,是因為潭中有鯉魚(有人說地形像鯉魚),因此引起有人要去破壞她的風水之種種傳說,例如早上跑過的路線在進入綠色隧道的一帶,古地名叫網型,網型者志在沛公,當然就是要網住潭中之鯉魚。又如龍騰斷橋那一帶古地名叫魚藤坪,魚藤含有毒的魚藤酮,早期人們把魚藤的藤搗碎成汁液用來毒殺昆蟲,也有人把汁液倒入小溪毒昏溪哥、鯽魚與泥鰍,再把這些小魚去除內臟沖洗乾淨後,作為桌上之佳餚,因此所稱魚藤坪者,自然是在上游砍斷魚藤毒殺鯉魚之意,何況魚藤坪之上方還高掛著一把大關刀(關刀山)!當然這些都是無稽之談,因為鯉魚潭村依然富庶如昔,鯉魚潭村的村民依然是最有氣質最有教養!

    想著這些鄉野趣譚,我終於回到我家的後院草山,再有3公里的緩坡道路,即可抵達渡假村,我忍住左腳掌的疼痛,在綿綿細雨中一步一步地經過小時候常拿著釣竿與綠色纖維網捕捉小蝦與鉤呆的大池塘(現為被渡假村收歸私用的西湖)。進入渡假村的後門,我望著那停車場、那綠地嘆息,因為那是我小時候與媽媽、姑姑常去摸蚌殼與泥鰍的水窿(供灌溉水通過的山洞)以及常與兒時玩伴去捕捉鬥魚的蝦坑(大池潭的出水口下方)。這是渡假村成立以來我第一次到這裡,想著滄海桑田,想著物非人非,我只能強忍心中之哀嘆,再一步一步往前走,終於在13時33分許回到終點。感謝主辦單位大腳ㄚ以及眾多義工朋友們的協助,讓我在闊別50年之後的今天再度走過兒時常履之地,我也以6小時33分走完第14次馬拉松,加上以前的跑馬數,完馬次數已累積至117次。
回到最上面
tgchen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02-08-06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940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tgchen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6-01-07 at 9:16am

感謝湯哥介紹西湖馬沿途景觀,以及鯉魚潭鄉野傳奇。娓娓道來生色不少 !



編輯者 tgchen - 2016-01-07 at 9:17am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096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