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集集音樂馬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湯明輝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
![]() ![]() ![]() ![]() 發表於: 2016-12-26 at 6:08pm |
音樂饗宴─再走一趟集集馬
12/25聖誕節的清晨,大夥齊聚南投小鎮集集的和平國小,只為參加一年一度的音樂饗宴集集馬拉松。我曾於2013年來此參與盛會,2014年再度參加,但因身體出了小狀況而中途棄賽,希望今晨能順利完賽。 6時40分許全馬與半馬跑者在服務人員引導下,走出校園走至成功路上的起跑拱門前,等待倒數計時鳴笛起跑。7時整,在地方仕紳的祝福下,大夥踏出起跑線往前跑,很快地左轉進入中集路、中集二街轉往山腳巷,開始爬坡了,這時身邊躥出一位年輕跑友,他是上次跑濁水溪馬拉松認識的新朋友,看他掛著藍色號碼布,我說怎麼不跑全馬,他的回答是太苦了,我說集集馬除了現在這一小段上坡路之外還不致太難。說完之後,早已不見他的人影,年輕真好,一下子就衝上這段坡頂。 進入集集隧道,重金屬樂音大作,七彩霓虹燈把昏暗的坑道點綴得像是Pub似的,我像喝醉那樣搖頭晃尾加快腳步走出隧道,身旁一位年輕女跑友說隧道裡空氣不流通而感覺很悶,這群陽光女孩大概從未踏入夜店,因此不喜歡方才的隧道光景,我這樣想!繼續往前走,來到老樟樹組成的綠色隧道,悠揚的樂音從林間飄來,仙樂飄飄處處聞,或許就是此時的寫照,我喜歡那群花壇國小管弦樂團演奏的卡門與滿山春色,也喜歡那群資深國民以撒克斯風吹奏快樂的出航與四季紅。踏著輕快的節奏,我的腳步不知不覺加快了許多,7公里只花57分鐘,這是很好的速度。來到的一個折返點,與服務朋友說聲謝謝之後往回走。 走在綠色隧道裡,我邊走邊想,那群腰身超過兩人合抱的大樟樹,歷經上百年甚至兩三百年的風吹雨淋,雖然枝幹扭曲變形但主幹仍屹立不搖地站在那裡為往來人車遮風避雨,甚至為今人造出觀光的經濟價值,這使我想起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橋立。這個位於宮津灣裡長約3.5公里的狹長沙洲,裡面有4522株古松,松樹軀幹被強勁的海風吹成彎腰痛苦扭曲之身型,就好像一個人一生都在抵禦疾風之圍剿,然而也因為每棵松樹之奇形怪狀造就了它的觀光價值,而成為受到保護的日本三景之一。我至盼每個人都能像日本那樣好好維護集集路上的老彰樹群,開車經過時請務必放緩車速,因為超速肇禍往往就是老路樹的最大殺手。 回到攔河路,在交通指揮人員的指示下跨過林尾橋,走進林尾路,這時才想到這次賽道與2013年有很大的改變,當年是跨過攔河堰走上集集大橋,在充滿田野氣息的鄉間小路走過稻田與檳榔園,再從玉峰大橋進入水里,最後再爬一段山路回到集集。或許今晨不須爬台16道路從水里到集集那段約3公里的緩坡,這將是更輕鬆的賽道,我這樣想。回到成功路上的起跑拱門,穿著熱情勁舞裝的女舞者賣力地扭腰擺臀又唱又跳,我也在她們的熱情感染下加快腳步繼續往前走。往回走的跑友逐漸增多,而身旁又多是配著藍色號碼布的跑友,全馬跑者哪裡去了?我會不會走錯路?不管了,還是繼續往前走。 與幾年前相較,這次的音樂馬拉松除了賽道做了很大的改變之外,參加演出的樂團也有一些變化。記得當年演出的樂團都集中在綠色隧道上,走過攔河路之後即便成為一般的馬拉松,萬萬沒想到今天的樂團分布在整個賽道上,連這段通往北勢坑的北勢巷道路上以及蜿蜒崎嶇的廣集路上,都紛傳悅耳動人與振奮人心的樂音,尤其爬在「之」字型的山路上,聽著前方傳來薩克斯風吹奏的無敵鐵金剛,彷彿自己都變成了「國隆」。主辦單位為鼓舞跑者,在每一公里的里程牌上都會附上一則鼓舞人心的話語,上次所看到的都是與馬拉松運動有關者,這次則改變為名人對音樂的雋語,這些名人不一定與音樂有關但都是愛樂者包括科學家愛因斯坦與唐吉訶德傳作者賽萬提斯,讓跑者在這場音樂饗宴中多了一段知性之旅。 好不容易走上集集與中寮的交界點,來到三叉路口,往上路段停了一輛白色休旅車,路口站了一位交通指揮朋友,跑者很自然往右轉,指揮朋友立即阻止說往前走下坡,我這才鬆了一口氣,因為從15K起幾乎都在爬坡,算來已經爬了5公里的長坡,總算可以改變肌肉群的運動方式。走在這段下坡路也不輕鬆,因為先是一段陡降坡,加上部分柏油被沖刷過而裸露堅硬的水泥地且高地不平,我不敢放開腳步,致使方才上坡路段領先的優勢一下子又消失殆盡。還好這段道路並不是完全下坡,而是忽上忽下,不易會兒我又看到前面的領先群,再加緊發條一定可以趕上他們。走在這段上下起伏的山路上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可以享受撲鼻的花香,首先是開著小白花的七里香,接著則是開著細碎花朵的桂花樹,很可惜中部地區總是灰濛濛的,無法看到碧藍天空下天下的碧綠山巒。 走過起伏的山路,前面是一條直下且寬闊的道路,這裡是中寮的廣興村,這條道路就是投27鄉道,道路兩旁全是果園,先是墨綠枝葉下滿掛著金黃色果實的柳丁,接著為肥碩莖葉纏繞在鐵絲網架上的火龍果樹,再來則是柿子園。很可惜柿仔園噴灑一種不知其名的藥物,讓整株柿子樹從樹幹到枝葉甚至累累果實都滿布著像稻草燃燒後的灰白色灰燼,我不忍拍照也不敢拍照,因為我不知道後 果會是甚麼!帶著滿山果園的記憶走下山來,走進中寮村也是中寮鄉的市中心,我們從天堂回到人間,開始接受塵世的喧囂與炙熱的陽光。在這段139道路上,隔著車流對面往回跑的跑友越來越多,大家只是低著頭往自己的方向奔馳,希望早點離開喧譁的鬧市。直到走入較為狹窄的投17鄉道的鄉林路後,跑友之間才變為較熱絡,招呼聲四起,加油打氣聲與悅耳的薩克斯風聲也在寧靜的鄉野道路上響起,我終於來到30.2公里處的第二折返點,還有12公里,加油!我給自己打氣! 台灣中部的后里出了一位傳奇人物張連昌先生,他不但把后里打造成薩克斯風之鄉,把這項精美的樂器行銷到全世界,更在他的推廣與子孫的傳承下,薩克斯風幾乎成為台灣最多人學的樂器,從在公園到市集地、從街頭表演到國家音樂殿堂上,隨時都可以聽到這種樂器的表演。她時而纏綿悱惻、時而哀怨深宮,有時高亢有時低靡,不管古典樂、流行音樂或藍調,似乎都缺不了她,所謂「濃妝淡抹兩相宜」,也就是因為這種特性,今天的表演更以薩克斯風演奏團居多,不是嗎? 走出中寮市區,走進崁頂村,接著又是一段約3公里的爬坡道路,陽光越來越強烈,路上的行者也越來越多,他們看到我還能邁開大步向前走,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也有人羨慕我戴著這頂遮雨遮陽又通風的斗笠。就在約莫35公里處遇見一位嬌小的女跑友,清秀的臉龐頂著龐克式的短髮,我以為她是外國人,因而稱讚她的頭髮「炫極了」,還想問她從哪來,她反而大方地回答說她是客家人,啊!遇見了鄉親!就這樣邊走邊聊像前推進了3公里。來到一處補給站,加滿水,也吞下兩小片麵包,忽然見到補給桌的盤子裡裝著油花生,太好了,有人說6顆花生抵一個雞蛋,我抓了一把邊走邊嚼,精神來了,口齒清香多了! 走下坡,還剩下約2公里,我加快腳步陸續趕上幾位跑友,就在最後一公里處拿出手機撥電話給內人告知我將回來。回到起跑點的拱門,那群資深美女團還在邊表演邊拉票,看她們的熱情與辛苦,非投她們一票不可!轉進初中一街,終點拱門就在不遠處,內人也守候在那兒,我再加快腳步,在觀眾的掌聲中踩過終點線,感謝主辦單位的妥善安排與充分補給,我以6小時21分走完這場算有難度的馬拉松,完成第43場頑走馬,完馬數也增至146場。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