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埔獅山南庄自助馬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湯明輝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
![]() ![]() ![]() ![]() 發表於: 2017-04-24 at 3:38pm |
北獅南行
4/23清晨5時30分許,內人驅車帶我至台3線旁峨眉鄉峨眉路口的中油加油站,為了參加這場由戀上超馬主辦的北埔獅山南庄自助馬。今天參加的人數只有12人,主辦人馥綱兄約略介紹路線與注意事項後,大夥相約6時5分起跑。 踏進台3 線先往北埔方向跑,大小汽車與重機呼嘯而過的場景尚未出現,進入眼簾的全是經過昨夜大雨清洗過的蓊鬱遠山與翠綠水田,加上微風輕拂臉頰,不但是視覺的享受,更是心靈的洗滌,今晨來對了!約莫4公里後來到北埔,快腳們早已消失在老街的那一頭,還好起跑前徵求白雪公主、建宏兄與朝升兄的同意,刻意放慢腳步作為我的報馬仔與引路人! 走過已有百多年歷史的北埔國小,我照著雲雀之指示往右轉進入竹37鄉道的長興街。這是一段微微下坡的路段,天空陰陰的,我雖然越走越快,想要縮短我與前人的差距,以免耽誤他們的完賽成績。來到一處三叉路口,感覺上應該往右走才會往南,但雲雀卻說往左走,正在狐疑之際,建宏兄與朝升兄匆匆從前方跑來,他們跑錯路了,應該往左下坡路段才對。這是一段峽谷路段,是往五峰鄉的必經路段,繼續往前走,我突然想起來了,這裡就是北埔冷泉,多年前曾來此團練,目的地就是獅頭山! 北埔原是賽夏族與平埔族混居之地,至清道光年間的1835年始有漢人移入,當時即有粵籍人士姜氏夥同閩籍人士林氏、周氏共組金廣福墾殖組織到此開墾,原住民逐漸退往五峰、尖石與南庄山區。北埔曾發生兩次抗日行動的北埔事件,第二次發生在1907年11月,由客籍人士結合賽夏族人共150多人攻打北埔支廳各派駐所,日軍派出兩千餘人圍住北埔捕捉肇事者。事件平定後,該殺的殺、該坐牢的坐牢,日本政府檢討漢民族原來作為防堵原住民入侵而出資的民間隘勇組織,就是這次事件的禍端,但亦見識到此一組織防禦原住民的重要性,因而接收並改組由政府出資,直到1920年始撤銷。 走過北埔冷泉區,左轉進入竹37-3鄉道,開始爬坡了。繼續往前走,道路越來越小,柏油路面消失了,這是今晨起跑前馥綱兄所稱的泥土路面吧!?前方出現幾條黑狗,狗群旁邊有一位上山打獵似的妙齡女郎,她很懷疑這條道路是否可以通行,我卻很篤定地說可以通往南庄,她立即糾正我的說詞是通往獅山,「對!是到獅山!」這條爬坡道路,其實是兩道車轍道,中間沒有被車輪壓過的則是雜草,車轍兩旁更是雜草叢生。獨自一人走在這裡,我擔心長蟲出現,因為沒帶登山杖而我又穿著短褲,真是擔心死了!原以為到了山頂即有柏油路面,萬萬沒想到接下來的路況更糟,平坦處被車輛壓成爛泥的凹地,昨天的大雨讓凹地積滿了泥水,我只能忍痛讓新鞋踩在凹地旁的軟泥上,結果還是陷下去弄濕了雙腳。下坡路段也不好受,光禿禿的黃泥硬塊變成濕滑的路面,而殘破的水泥板更因長年陰濕長滿濕滑的青苔,我只能更小心地慢慢走下坡,既無心欣賞路邊野溪叮叮咚咚的流水聲,也不敢多看路旁掉落滿地的桐花,這段約2公里的泥土路足足走了半小時! 走下坡了,來到昨天經過的土地廟,雲雀也繼續忠實地執行她的任務要我往右轉,我知道我已進入獅頭山,接下來就要到獅頭山最北的寺廟也就是水濂洞的梵音寺!獅頭山在台灣宗教發展上頗具意義,這裡的寺廟大多建築在天然的岩洞裡,也就是修行人把天然岩洞稍作整理成修行之遮風避雨處,此即象徵修行人脫離塵世的浮華與追求心靈世界的苦行。另一個現象,這裡佛道不分,像著名的顯化堂供奉瑤池金母,在歸類尚屬道教,而附近的開善寺則是屬佛教的曹洞宗,開善寺更歸顯化堂宗教法人管理。獅頭山被列為參山國家風景區之一,此參山與客家人崇拜的三山有別,客家人崇拜的三山國王廟為廣東揭揚縣附近的巾山、明山與獨山等三位山神,而此參山則是完全沒有關聯的獅頭山、八卦山與梨山! 走過獅山遊客中心,再依據雲雀指示往走轉進入竹81鄉道,經過一段上坡道路,右轉進入苗栗縣界的苗19鄉道,下坡了,方才在遊客中心休息的朋友也趕上來了,我知道自己的速度不如人,只能以勤補拙不敢休息!走下苗19鄉道進入苗124縣道,這下放心了,因為接下來的路程我很熟,它就是去年從三灣到八卦力自助馬的賽道,路線單純不靠雲雀我也能找到回程的路。 穿過龍門隧道之後,陸續看到回程的跑友,我也努力地走在左手邊的人行道上。10時30分許來到南庄老街,走過康濟吊橋,依據雲雀往前走,或許人多吵雜,居然沒聽到折返的信息,只好繼續往前走轉向苗124縣道的南庄大橋,心想反正這條道路還是會穿過南庄老街回到正途。走出市區來到樟樹隔開的人行道,再繼續往前走,通過桂竹林橋之後,內人來電詢問我的位置,我告知約略地點,就在隧道口前方空曠處,她從後趕來,這時我的水袋空了,卸下背包接過一瓶水,也接過一條溫熱的烤甘藷,就靠著甘藷的熱量,我又撐過5公里,陸續通過獅頭山的華麗新山門與典雅的舊山門,來到苗19道路。 記得國小畢業旅行到獅頭山,先從三義搭火車到竹南,再轉搭當時稱日新客運的苗栗客運班車,經三灣而在苗124縣道24公里處的登山口下車,然後沿著山路一座一座廟走過去,至水濂洞折返。據說這座山門是日據時代的1940年為慶祝日本皇族2600年所建,自獅山道路通車之後,大夥上獅頭山都是竹41獅山道的新山門驅車進去,很少有阿信願從舊山門一步一步往上拜廟,因此舊山門前面的商店街人去屋空成為廢屋,看到這種滄海桑田之景象,還真令人感慨萬千! 舊山門兩旁有副對聯「曹洞宗獅頭山,勸化堂開善寺」,雖然有點誇大佛教曹洞宗的勢力,但也多少點出曹洞宗在獅頭山的影響力。獅頭山的開善寺即屬曹洞宗,日據時代獲得總督府核准砍伐了千年老樟樹雕刻成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供奉於此,由此亦可得知它在日據世代是多麼有影響力! 走下竹81道路回到獅山道路,再有5公里即抵達目的地,我繼續加快腳步往前走。這段短短的路程卻也不好走,因為上下起伏頗大,而且沿途車輛較多,還好天氣涼爽,到現在已是中午12時40分還沒曬到太陽。走至位於台三線與竹41路口的牌樓處,內人在那等待,她遞給我一杯溫溫的椪風茶,邊走邊喝這杯北埔的名產,我已走進台3線。趁著沒有車輛,我越過馬路靠左邊走,但為自身安全,還是儘量走在白線外高低不平的草地上。13時許終於回到峨眉路口的中油加油站,感謝主辦單位的安排,謝謝內人一路提供貼切的補給,我以7時2分27秒走完這趟45公里的自助馬,這是第54場頑走馬,也是個人之第157場馬拉松。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