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溪水超馬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湯明輝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
![]() ![]() ![]() ![]() 發表於: 2018-07-30 at 4:12pm |
田溪水走一遭
7/29清晨4時30許,夜色昏暗,一輪明月高掛西天,大夥齊聚田中高中操場,準備參加46.1公里的田溪水超馬,我這喜歡走山走鄉野的斗笠翁也趕來參一腳。 5時整準時起跑,大夥依序踩出校門跑進文化街,接著左轉進入興工路。待我走至天中火車站時,身旁跑友已寥寥無幾,我這時才想到今天的賽道都在平地上,每位跑友都可以邁開大步往前跑,我必須忍受寂寞,可能還要自己找出路,還好主辦單位在每個路口安排服務朋友指揮交通,也在轉彎處設立紅色箭頭指標指引前進路線。 來到八堡圳,這是多年前來參加田中馬的賽道,我對這裡還算熟悉,往東面望去,陽光撕裂厚厚的雲層穿了出來,與田園民居檳榔樹一起映在一平如鏡的水田上,讓大地顯得格外安詳平靜,我趕緊停下腳步拿出手機拍下這幅寧靜的鄉間景象。突然覺得不知是圳水或旁邊之住家田園傳來陣陣發酵之味道,加上此時空氣幾乎凝住一般,讓我有點難受,不得不拿出一顆話梅含在口中,再慢慢往前走,直到進入空曠的高鐵站區,才感覺到空氣稍微流動,我也開始邁開腳步往前疾走。 走出空曠的高鐵區再依服務朋友的指示左轉走進鄉間小道,這裡是三民路,裡面有個沒有貓的貓村名叫三民社區。這裡原是著名的田中窯,一位陶藝創作家葉志誠先生將自己對故鄉的感情化作窯燒貓咪的陶塑藝術,而將平淡無奇的農存聚落變成讓可愛貓咪展現千姿百態的社區。我邊走邊拍照,幾乎忘了今晨更重要的任務。 繼續往前走,走過碧綠如茵的草地,走過單調劃一卻不失美感的樹木栽培區,更走過燕雀聚集的雜草叢生之地,來到一條筆直的大馬路,道路兩旁栽植著鳳凰樹,我們來晚了,此時只見寥寥幾束火紅花朵點綴在翠綠枝葉間,想像六月初驪歌初唱時的滿樹艷紅,那才真是叫「炎之美鳳凰花步道」。雖然見不到整條通紅的步道,這裡的高大喬木卻為我擋住了驕陽,只可惜路面積了一層乾燥的厚泥,大小車輛輾過瞬即掀起陣陣煙塵。 走過長達2公里的鳳凰步道,走進彰109的田中路,再經過一陣疾走,往左轉向東邊進入莿仔埤圳旁的榮光路,這裡停放了幾輛戰車與各式大砲,稱之為陸軍公園。我雖對這種所謂裝置藝術不太感興趣,但也不能免俗地拍了幾張照片證明來過此地。莿仔埤圳號稱是台灣第一條官設灌溉圳渠,事實上它在清乾隆時期即由鹿港士紳陳世芳籌資修築,後經彰化蔡壽星、埤頭許壽美與溪州葉惠清相繼修建,日本佔領台灣之後公布「公共埤圳規則」,將原由葉惠清管理的莿仔埤圳收歸官有,其情況與蔡政府在最近通過立法將農田水利會收歸官有如同一轍。許多媚日份子不思先賢與先民之篳路藍縷也罷,卻還敢大啦啦地宣稱莿仔埤圳於1901年開鑿,為台灣第一條官有灌溉圳渠,這種為殖民者抹脂擦紅之作法,我也只能哀嘆! 走上濁水溪堤防,先在補給站補滿水,也拿了幾塊西瓜邊走邊吃,突然發現堤防地下的道路上出現幾輛疾馳而來的自行車,這才想到今晨是「一騎跑」活動,還有一群晚一小時出發的自行車組,看來我得格外小心那些橫衝直撞的自行車族!堤岸內側綠油油地一片,就是不見溪水,我想可能還有另一條堤防隔開這片土地與河床,而讓辛勤的農夫得以在這片豐饒之土壤上栽種各式蔬果與水稻。堤防步道先是水泥路,續之為青草地,或許缺工修剪,雜草叢生,只留一道約50公分寬之人行道,部分路面還破損積水,感協主辦單位用心,連夜鋪上棧板以免跑友走水路。 走下堤防,果然遇到大隊自行車族,我真的特別小心,進入筆直的濁水溪北岸產業道路還挑左邊走以避開並排橫行的自行車客,直到二水引水公園自行車族完全通過之後,才放下緊張的心情,拿出手機拍下濁水溪畔的美麗田園風光。一位年逾七旬雙手持拐杖的老者辛苦地從鬆軟的水田裡抽出雙腳,緩緩地走在田埂上望著烈日嘆氣,我心不捨,停下腳步與他打招呼問好,我也嘆了一口氣,要不是為了一碗飯吃,誰願在這種三伏天冒著溽暑下田工作!看著這名滿身汙泥的老農,想到昨天南下在國道三號所見,大夥龜速擠在通往龍潭的路上,後方傳來急促之警笛聲,還以為救護車來到,大夥想讓挪出空間讓它通過,兩輛警車從路肩快速通過,隨後幾輛黑色轎車休旅車風馳電掣般穿過路肩飛馳而去,不是府院那四位想趕去中部輔選的大人物,還有誰能享受這種排場這種快感呢?大人物們啊!假日也該停下腳步思考如何為您的子民造福謀利吧! 繼續往前走,來到折返點,往左轉了大彎進入宛如世外桃源的田園裡,這裡行政區屬南投縣的名間鄉,農民在寬闊的沖積沃土上栽種桃李火龍果等農作物,稱之為「名間桃花源」。走進彎彎曲曲的鄉間小徑,偶有林木遮蔭,時而繁花綠葉,更有不知其名知鳴禽歡唱,只可惜此時已近中午,烈日當空,我既無尋花問柳之雅興,也無高歌與鳴禽應和之興致,只想趕緊回到終點享受剉冰! 走在台鐵集集線旁的自行車道上,我好懷念上周的夢幻湖之旅,它雖然必須攀高走低,卻也處處清涼的樹蔭,不像現在這裡毫無遮蔭之處。這裡是二水馬拉松的賽道,路面出現「二水馬」的里程數,我機械般地踩著這些里程數前進,來到二水自行車道,終於趕上幾位跑友,他們想必也跟我一樣無心觀賞沿途美景,只是我比他們更能耐熱而得以「超英趕美」。 走完自行車道,依照服務朋友指示往右轉,再繼續往前進入八卦山麓的山腳路,這裡是二水馬與田中馬的賽道,路面時而出現二水馬時而出現田中馬的字樣。山腳路是田中通往二水的要道,往來車輛較多,我們儘量靠右方山壁邊走,一方面為了安全,一方面也可以享受些微的樹蔭。來到一處民宅,階梯上坐著一位跑友低著頭一動也不動,往前看,原來是邵老師,以為他身體怎麼了,拍拍他,他說累了想睡一下,看他一臉疲累樣子,不忍打擾,兀自往前走,但交代前方約50公尺處的一位服務朋友,10分鐘後若他未起來,煩請這位朋友趨前探看,以免他出現狀況! 終於來到39.5公里處的檢查點,依據規則,未在11時45分前抵達此處者不讓他走入香山步道,我看看手錶,還有10分鐘,於是大搖大擺右轉進入綠蔭深處的香山步道。這是今晨唯一的山徑,也是唯一的濃蔭遮天的賽道,涼爽加上視野寬闊,前面將近40公里的痛楚頓消。來到山腰處的補給站,我與身旁的跑友說折返後再進站補給,這叫「先苦後甘」,於是大步往前走,不知哪位回程朋友突然說「趕快跑,前面折返點的電子感應器將在11時45分關閉」,這還得了,眾家跑友開始飛奔向前,留下我獨自緩步前行,還好還能趕在11時45分之前到達折返點。回到山腰的補給站,我問服務朋友「管制點到底設在哪兒?」,一位服務朋友回答「在步道入口」。哎!又是一次老鼠引起的騷動! 走回山腳路,並在一處岔路走回八堡圳。剩下不到4公里了,還有一小時,可以安心地往回走。八堡圳是彰化縣最大的灌溉渠道,它是清康熙年間的1709年由仕紳施士榜等籌資開鑿,引濁水溪之水灌溉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線東堡、馬芝堡等八堡之水田,因此稱為八堡圳。開鑿之時,引水經常失敗,相傳一位老翁拿了一份水利圖畫給施士榜,施乃依照這份圖樣重新開鑿並以土工法施工。圳成,老翁堅辭酬勞且不示姓名,只自稱「林先生」,地方人士感其恩,而在二水圳頭處興建一座「林先生廟」以紀念之。 走出八堡圳走進東閔路,來到最後一個補給站,加水也拿出隨身攜帶的餅乾邊走邊嚼。走進員集路,寬闊道路被曬得閃閃發亮,路上卻有我們這群像是不怕烈日不懼酷暑的跑友邊走邊笑。我給內人撥個電話說已進入最後一公里,可這一公里好像特別長。過了不久,內人來電問我到哪了,我說還在馬路上拼鬥。我看到田中體育館的白色圓頂了,可還要繞到學校大門,加快腳步往前疾走,而於12時40分許在大夥的掌聲中踩回終點線。感謝主辦單位與全體服務朋友的協助,我以7小時41分走完個人的第95次頑走馬,完馬次數也曾至198場。 編輯者 湯明輝 - 2018-07-30 at 4:56pm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