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本頁 | Close Window

優質馬拉松賽事

列印論壇: 跑者廣場
分類: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討論區名稱: 比賽感想
討論區簡介: 抒發與交流比賽的感想與心情
URL: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forum/forum_posts.asp?TID=12220
列印日期: 2025-05-18 at 8:17am
軟體版本: Web Wiz Forums 9.73 - http://www.webwizforums.com


主題: 優質馬拉松賽事
發表人: TaiwanAthleticKC
文章主題: 優質馬拉松賽事
發表日期: 2012-10-02 at 8:53pm
各位跑友大家好
第一次到此留言
這個主題放在這邊事實上有點不是那麼對
如果不合適請版主刪除
謝謝
 
在另一篇太魯閣馬的討論中
看到了獅子頭老大談到
跑者廣場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促成台灣更多的優質賽事
希望跑者有更多的優質賽事可以選擇
讓市場有一些淘汰機制
 
跑者廣場這幾年來的努力
匯聚了絕大多數的跑者
除了成績資料資料庫的建立
也提供了跑者交流互動的平台
說實話對於台灣路跑運動的發展功不可沒
現在更進一步想要各位跑者建立起優質賽事的觀念
這點實在是跑者之幸
 
 
不過何謂一場優質的馬拉松賽
這個可能是門大學問
小弟也是外行
平常從跑者廣場許多討論區中
也可發現不同的跑者需求也不同
路線風景,路線難度,報名費,報名方式,供水,補給,價格,跑者互動,報到,跑馬業績,....等等
由此可見
要辦好一場馬拉松真的是不容易
主辦單位絕對是第一個要素
要有經驗要有一定的專業還要夠細心
才能儘量符合絕大多數跑者的要求
當然
一場優質的馬拉松賽事裡面最重要的主角
就是也要有優質的跑者共同搭配
這樣子這場優質馬拉松才能完美
 
如何讓主辦單位更用心符合大家的需求
真的需要大家集思廣益
如何成為一個更優質的跑者
也是需要大家逐漸形成共識
 
 
在一場優質的馬拉松賽需要這麼多的要素當中
絕大多數我都是外行
但是還是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小弟個人只談我比較熟悉的部分
首先是路線丈量的部分
最近跑者廣場在全國賽會的網頁當中
有把被合法丈量的賽事做標記
我想這是相當好的創舉
這可以讓想跑合法丈量賽事的跑者一些選擇
當然有些跑者不在乎賽事有無丈量這我也尊重
只是說
站在嚴格的角度來說
沒有丈量過的馬拉松賽事該成績真的能是跑完42.195K的"正式成績"嗎
我想沒人說得準
當然
如果連成績也不在乎的朋友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
我想還是很多人在乎成績的
平常討論區中大家還是常常會見到
恭喜某人跑進四小時賀喜某人破最佳...之類的話
但是
在乎成績卻不在乎路線距離準確與否
這兩件事似乎有點違背
所以小弟在此大膽的發言
路線有沒有經過丈量還是相當重要的
 
 
在美國
各大小田徑、越野、路跑賽
注意到搜尋選項或比賽章程裡面都有一個很明顯的字樣:
「USATF Certified」
http://www.usatf.org/Products-/-Services/Course-Certifications/USATF-Certified-Courses.aspx" rel="nofollow -



回應數:
發表人: 頭大叫大頭
發表日期: 2012-10-02 at 9:28pm
想跑就跑!誰會在意當兵時破紀錄的3千5千公尺距離是否經過國防部丈量呢?
 
大頭會繼續跑下去!
 
參加賽會,只是相信賽會有補給,能讓大頭繼續跑下去!
 
跑不完!賽會能讓大頭安全的回到原點。
 
是不是跑完認證距離,獲得「正式成績」?
 
對於大頭這種"咖"!算了吧!
 
想獲得「正式成績」的,自然會選擇該參加的賽會。
 
想享受跑馬的,自然會享受跑馬。
 
優質的賽會自有公評!
 
在人心。
 
 
 
 
 


發表人: cslu
發表日期: 2012-10-02 at 10:02pm
再怎麼量也不可能每個跑完的人都剛好42.195km啦.....除非直線都沒彎道!!
所以ㄋ.......甚麼叫正式ㄋ??......所以不要看得太重!!真的一定要跑友認證的人就去選有認證的場次

不過相信台灣的各場馬拉松都會越來越進步啦,要短時間要求每場都認證太嚴苛了,報名費稍為貴一點就不少人有聲音了


發表人: sbj711
發表日期: 2012-10-02 at 10:16pm
錢是辦好一場馬拉松最基本的要素
很多比賽口碑好大家明年都想再跑
可惜沒有太多的贊助廠商獲補助經費隔年就斷炊了
民間社團很多都是靠熱情來辦比賽
一問起認證 申請路權 開協調會 籌備會 會場布置 便當樣樣都要錢
所以 有的跑就跑吧!!  讓市場機制來淘汰不好的比賽
對未發生的賽事做評斷  請問誰有資格啊??
選自己喜歡的比賽去跑就好了ㄚ~


發表人: 鐵馬小丁
發表日期: 2012-10-02 at 10:42pm
我只會打算什麼賽事一定要去還不會想什麼一定不要去.


發表人: 7E7
發表日期: 2012-10-02 at 10:44pm
這是之前小弟在PPT上面發過的回文修改,並無戰意,只是長年來的感想。

-----

小弟其實可能沒資格對這類主題發言,

因為從數年前開始我就沒種參加台灣辦的大部分比賽。

每年參加台北馬拉松半程也只是因為住得近,

今年搬離高貴的台北市後應該再也不會參加了。

因為我知道這些比賽都會辦得很爛,小時候我也期待【未來】會改善。

但隨著馬齒漸長,我們知道這個社會由於種種先天後天限制因素,已很難要求什麼進步空間。

自行車流行了,跑步流行了,隨之而來的配套措施常常令人失望。

個人不會浪費力氣為這些奇景生氣,因為台灣社會就是這樣,只白氣到自己。

想講的是:

1. 先前小弟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日本 Runnet.jp 的文章,

    這個網站裡有跑者對於各個比賽的詳細評分項目。

    但這絕對無法當一場比賽的完全價值,

    所謂網友,發言基本上都是無責任主義,

    主辦單位可以之為參考,若全部參考網友發言,修改比賽,

    就陷入台灣現在最典型的境界,【民粹】主導,非專業來領導專業。

    另外,跑者評比與跑者廣場(日本版)只是 Runnet.jp 的一部分功能。

    由於這網站是跑者雜誌所有,因此所有維護是有給職的。

    台灣的跑者廣場是一個好地方,

    但個人覺得長年來有變成幾位【老前輩】一言堂的傾向,未免可惜。

    它也許可以做更多事。


2. 一場比賽要辦得好,要講專業。

    辦比賽有所謂的 Race Director,

    台灣的有所謂的B級C級裁判講習,其內容在此不評論,

    但跟真正的 Race Director 一定無法相提並論。

    這可以當一個學位來念。

    若付費參加正式的課程,可能要花上一、兩個禮拜才能上完初階。

    民間的團體如果要認真辦比賽,也許可以培訓這樣的人才,送出國去上課。

    至於公家單位,嗯,讓我們期待未來會更好吧 !

    小弟就敬謝不敏了。

---------------------------------------

舉例來說,如果你要報名 Boston (或紐約),

你無法在波士頓官網預設的資格賽中,找到台灣的任何一場馬拉松,

大會無法從網路上查你的成績是否屬實。

所以你要另外填你合格成績的那一場,至於大會認不認,不知道。

通常不會。

台灣連可以當作【會前賽】報參考成績以參加這些世界級賽事的比賽都沒有,

更不用說哪一天想要與人家比肩。

以目前台灣的運動人口是絕對夠撐得起辦一場【優質】馬拉松,

但以運動人口素質來說,還有進步空間。

大概有一半跑者都不在意自己跑的距離,更何況一般民眾,哪會支持你封路舉辦呢 ?

---------------------------------------------------------------

另外有一點分享,關於報名費:

舉例來說,大家覺得東京馬拉松雖然辦得很讚,但報名費很貴,要12,000日幣。

但以理性分析,從日本的物價水準來說,這是很合理的價錢 !

日本的大學畢業生,第一年月薪大約20萬日幣左右。

如果你把他去一個零,相當於大學畢業兩萬塊(跟台灣一樣了吧)。

日本吉野家、松屋的早餐套餐390日幣,相當於他們主觀觀感的39元;

麥當勞最貴的套餐690日幣,相當於日本人主觀觀感的69元。

到東南亞的台灣來玩,貴一點的三天行程要八萬日幣,對他們來說就是八千塊。

東京郊區可以用 3,000萬日幣買到獨棟有庭院的房子,

對他們主觀來說相當於300萬,即使算成台幣也一千多萬。(當然稅是另外一個問題,在此離題不討論。)

(而台灣人長年溫水煮青蛙,被欺侮習慣了,覺得房子怎麼可能這麼便宜。)

綜合來說,對日本人來說,日本的物價是合理的。


台灣人去日本當然覺得貴,去澳洲,去歐洲都貴,這是當然的,

這完全是台灣社會造成的,20 年來台灣物價漲,但薪水不漲,造成與國際的落差,

受苦的是國民。


反過來說:

台灣有哪一場比賽,你用報名費1,200 台幣可以得到東京馬拉松的品質,

更何況日本其他優質馬拉松的報名費也大約7,000日幣,

相於他們的主觀感覺的700塊。

台灣有哪一場收七百塊的全馬可以辦出那種品質 ?

光是距離就不準了,更何況其他後勤補給,社會支援度。




發表人: linsm
發表日期: 2012-10-03 at 12:10am
台灣馬拉松活動的發展不過是這幾年的事,由永慢跑者廣場、馬拉松普查推波助瀾下逐漸有了今日的規模,
或許目前的賽事多不夠優質,不過現在有人重視了,慢慢就會有優質的賽事,過幾年(或十幾年,或幾十年)
就會大部份的賽事是優質的賽事;

這跟剛開始的時候台灣沒有多少馬拉松賽事,現在一年五六十場了;
剛開始的時候台灣沒有多少馬拉松人口,現在多到成為一種流行;道理是一樣的。

重要的是優質的條件是什麼,明確清楚(不祗是條文規定清礎,而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清楚)。

至於成績正式不正式,那要看誰認定,做什麼用。

參加馬拉松普查的,簡章載之跑者廣場馬拉松普查網頁,公平公正地認定每一場賽事成績正式不正式;
如果要報名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波士頓馬拉松有其要求的入門條件,曾參加過的賽事種類與成績門檻;
如果要的是後者,賽事成績正式不正式當然就迥異於前者。

對大多數國內跑者來說讓跑者跑得安全跑得爽就是優質,
對少數成績起碼優於330有意問鼎世界名賽的頂尖好手來說,
成績至少要能成為名賽的資格賽才起碼夠稱優質。

或許要求台灣短時間內能生出這些世界名賽承認成績的賽事真的有點苛,所以
何妨我們先要求讓跑者跑得安全跑得爽的優質(起碼這符合大數原則。我屬祗求完跑的那大多數)。




發表人: ANOYMOUS
發表日期: 2012-10-03 at 1:58pm
文章發表人 頭大叫大頭

想跑就跑!誰會在意當兵時破紀錄的3千5千公尺距離是否經過國防部丈量呢?
 
大頭會繼續跑下去!
 
參加賽會,只是相信賽會有補給,能讓大頭繼續跑下去!
 
跑不完!賽會能讓大頭安全的回到原點。
 
是不是跑完認證距離,獲得「正式成績」?
 
對於大頭這種"咖"!算了吧!
 
想獲得「正式成績」的,自然會選擇該參加的賽會。
 
想享受跑馬的,自然會享受跑馬。
 
優質的賽會自有公評!
 
在人心。 
 
 
頭大不一定叫大頭,而大頭一定是大頭。
只要有牛肉可吃就好,管它是不是有經過標準檢驗局檢驗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檢疫合格?
 


發表人: 頭大叫大頭
發表日期: 2012-10-03 at 2:49pm
文章發表人 ANOYMOUS

文章發表人 頭大叫大頭

想跑就跑!誰會在意當兵時破紀錄的3千5千公尺距離是否經過國防部丈量呢?
 
大頭會繼續跑下去!
 
參加賽會,只是相信賽會有補給,能讓大頭繼續跑下去!
 
跑不完!賽會能讓大頭安全的回到原點。
 
是不是跑完認證距離,獲得「正式成績」?
 
對於大頭這種"咖"!算了吧!
 
想獲得「正式成績」的,自然會選擇該參加的賽會。
 
想享受跑馬的,自然會享受跑馬。
 
優質的賽會自有公評!
 
在人心。 
 
 
頭大不一定叫大頭,而大頭一定是大頭。
只要有牛肉可吃就好,管它是不是有經過標準檢驗局檢驗及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檢疫合格?
 
大頭堅決不吃美牛!但大頭是草食性的,所以沒什麼影響Big smileBig smileBig smile


發表人: Rock
發表日期: 2012-10-03 at 5:25pm
支持各有心舉辦長期賽事的團體能夠找出特色!
跑馬人口越來越多, 就有機會更精緻化.
我對於每個賽事, 只期望對於安全性要有一定的堅持!!

當然也希望政府單位能夠推波助瀾, 讓這股成長的動能持續下去!


-------------
慢跑舒壓 慢跑健身 慢跑過癮


發表人: stevi0615
發表日期: 2012-10-03 at 9:44pm
我對兄臺發言內容給予敬意!
只是台灣的許多馬場事,還真是不容易釐清!
在我跑105場次的賽事裡,有些,還真是不知該說什麼!
我常在想,馬拉松的一致性,簡單的丈量,怎麼這麼難!
跑一場有尊嚴及眾人讚譽有加的賽事,如鏡中月!
或許,還需要時間吧!
有人願意談,總是好事!


發表人: linsm
發表日期: 2012-10-03 at 10:56pm
還是先由讓所有的賽事都安全,都能讓跑者安心地跑,爽快地跑開始吧。
讓台灣的馬拉松繼續平易近人地ㄆㄥˊ ㄅㄛˊ發展下去吧!
真的一定要跑有認證的人就去選有認證的場次吧!


發表人: 常士備役小胖豬
發表日期: 2012-10-04 at 3:17am
世界上最盛大的幾場馬拉松賽事都是城市馬,台灣很可惜就是辦不起來,民間支持的力量不足甚至還大力反對Confused

每次參加城市馬,都一定可以遇到路邊民眾和警察在嗆聲,或者辱罵跑者遊手好閒才參加跑步等等

台灣民粹導向真的太嚴重

小弟和朋友聊天,常舉的例子就是柏油路。柏油路和水泥一樣,不是乾了就可以用,還要放幾天讓強度達到最大

北市的路平專案,是郝龍斌到東京參觀後對它們道路平整性感到訝異後學回來的

可是東京這麼大的城市,一條路鋪好以後會封路好幾天讓柏油強度到最高才通車

北市路平專案封路幾天?答案是六小時,因為民眾會痛罵政府無能

只能說,台灣的民族性格,想要有什麼長遠的規劃都很難辦到,任何政策中間都會遇到民粹轉彎


發表人: sbj711
發表日期: 2012-10-04 at 8:34am
文章發表人 stevi0615

我對兄臺發言內容給予敬意!
只是台灣的許多馬場事,還真是不容易釐清!
在我跑105場次的賽事裡,有些,還真是不知該說什麼!
我常在想,馬拉松的一致性,簡單的丈量,怎麼這麼難!
跑一場有尊嚴及眾人讚譽有加的賽事,如鏡中月!
或許,還需要時間吧!
有人願意談,總是好事!
丈量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喔!!
尤其是認證的賽事 每公里只能有1公尺的誤差
42.195公里 誤差不能超過42公尺
這種程度就是專業了 專業的器材 專業的人 專業的手法 反覆測量的結果
所以所費不貲~


發表人: 落落
發表日期: 2012-10-04 at 11:13am
一場馬拉松賽事,有許多的因素:如距離是否準確.補給.賽道坡度.當時溫度等所集合而成.國際田徑委員會也有相關規定,符合規定的就算是國際標準賽事.
 
但依我個人淺見而言,還不是優質的賽事.因為 "優質" 這句話是形容詞,每個人的主觀認定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絕對不同.台北富邦馬及曾文水庫馬都是通過AIMS認證的賽事,那它是優質的賽事嗎? 我記得我常常在曾文馬跑到沒水喝.每位跑友一定各有不同的評價.
 
想要參加國際標準賽事的人就去參加.想要參與自己心中夢幻優質的賽事,也有他的選擇權力.運動嘛是個健康快樂的事,不用想太多啦.這跟水平可是扯不上一點關係.
 
最近的話題似乎圍繞著距離是否準確丈量認證過 "著墨甚多" ,可能見到商機吧!


發表人: 傑克小子
發表日期: 2012-10-05 at 8:54am

對阿!對阿!

輕鬆的給他跑下去就對ㄌ
我相信大部分跑者都知道為何而跑
健康的享受跑步
享受跑步的健康


發表人: 陳文進
發表日期: 2012-10-06 at 8:26am

以前不曾注意到.現在跑者廣場上有202人.只有5個會員.餘全是訪客.這證明很多跑友想從廣場上得到一些訊息.  他們上廣場看.離開時是否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個人推薦幾場適合新人參加.而且來得及報名的賽事供選擇.基本上參加了.你應該就會愛上他.
 
12.23  虎尾
01.05  泰雅
03.10  北櫻.這是山路.風景.口碑與難度都很高.
03.24  高美
03.31  北港
 
當然還有很好的.留給其他跑友推薦.  也有很爛的.不怕得罪人.萬金石我跑兩次.一次想看風景.第二次給初馬陪跑.強烈建議新人別參加.至於更爛的.枉顧人命的.我從沒參加過.在個人觀念裡我不想成為幫凶.是對是錯.是福是禍.自做自受.反正我是這麼想.也就這麼做.
 


發表人: linsm
發表日期: 2012-10-06 at 9:27am
文進兄所推薦這五場馬拉松好像都沒有經過認証,不會有正式成績,也不在波士頓官網預設的資格賽中。

不過我認為都很優質,優不優質真的是標準的問題。我要安全、安心、快樂、健康。

讓跑的人安全,讓沒跑的人安心;越跑越快樂,越跑越健康。能這樣就優質


發表人: corredor
發表日期: 2012-10-07 at 10:28am
波士頓馬拉松的門檻非平常人可以通過,所以看了之後,我根本完全放棄參加的希望,專心快樂跑我的馬。
我跑過馬德里跟東京馬,現在對到國外跑馬沒啥意願,畢竟成本太高了。
有熱心跑友推動國際認證馬,我非常感謝。
記得十幾年前看過某賽事(好像是波士頓),地上有不間斷的藍線,領先跑者就跟著藍線跑。想必這條就是42.195的丈量距離。不過兩年前我沒在東京馬看過地上有這樣的線。但是一般人會想這麼多嗎?
我覺得把一般人對封路跑馬的敵意先消除吧。台灣城市馬拉松真的很沒有意思,無聊又挨罵。
優質賽事口耳相傳,大家去開心。讓身邊的人感染跑馬的熱情,跑的人越來越多,風氣開了,觀念自然會開。


-------------
台南高雄隨便跑的杜建毅,學生稱馬定杜
無論如何都要笑著進終點


發表人: 凌波微步2
發表日期: 2012-10-10 at 8:23pm
文章發表人 7E7

這是之前小弟在PPT上面發過的回文修改,並無戰意,只是長年來的感想。

-----

小弟其實可能沒資格對這類主題發言,

因為從數年前開始我就沒種參加台灣辦的大部分比賽。

每年參加台北馬拉松半程也只是因為住得近,

今年搬離高貴的台北市後應該再也不會參加了。

因為我知道這些比賽都會辦得很爛,小時候我也期待【未來】會改善。

但隨著馬齒漸長,我們知道這個社會由於種種先天後天限制因素,已很難要求什麼進步空間。

自行車流行了,跑步流行了,隨之而來的配套措施常常令人失望。

個人不會浪費力氣為這些奇景生氣,因為台灣社會就是這樣,只白氣到自己。

想講的是:

1. 先前小弟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日本 Runnet.jp 的文章,

    這個網站裡有跑者對於各個比賽的詳細評分項目。

    但這絕對無法當一場比賽的完全價值,

    所謂網友,發言基本上都是無責任主義,

    主辦單位可以之為參考,若全部參考網友發言,修改比賽,

    就陷入台灣現在最典型的境界,【民粹】主導,非專業來領導專業。

    另外,跑者評比與跑者廣場(日本版)只是 Runnet.jp 的一部分功能。

    由於這網站是跑者雜誌所有,因此所有維護是有給職的。

    台灣的跑者廣場是一個好地方,

    但個人覺得長年來有變成幾位【老前輩】一言堂的傾向,未免可惜。

    它也許可以做更多事。


2. 一場比賽要辦得好,要講專業。

    辦比賽有所謂的 Race Director,

    台灣的有所謂的B級C級裁判講習,其內容在此不評論,

    但跟真正的 Race Director 一定無法相提並論。

    這可以當一個學位來念。

    若付費參加正式的課程,可能要花上一、兩個禮拜才能上完初階。

    民間的團體如果要認真辦比賽,也許可以培訓這樣的人才,送出國去上課。

    至於公家單位,嗯,讓我們期待未來會更好吧 !

    小弟就敬謝不敏了。

---------------------------------------

舉例來說,如果你要報名 Boston (或紐約),

你無法在波士頓官網預設的資格賽中,找到台灣的任何一場馬拉松,

大會無法從網路上查你的成績是否屬實。

所以你要另外填你合格成績的那一場,至於大會認不認,不知道。

通常不會。

台灣連可以當作【會前賽】報參考成績以參加這些世界級賽事的比賽都沒有,

更不用說哪一天想要與人家比肩。

以目前台灣的運動人口是絕對夠撐得起辦一場【優質】馬拉松,

但以運動人口素質來說,還有進步空間。

大概有一半跑者都不在意自己跑的距離,更何況一般民眾,哪會支持你封路舉辦呢 ?

---------------------------------------------------------------

另外有一點分享,關於報名費:

舉例來說,大家覺得東京馬拉松雖然辦得很讚,但報名費很貴,要12,000日幣。

但以理性分析,從日本的物價水準來說,這是很合理的價錢 !

日本的大學畢業生,第一年月薪大約20萬日幣左右。

如果你把他去一個零,相當於大學畢業兩萬塊(跟台灣一樣了吧)。

日本吉野家、松屋的早餐套餐390日幣,相當於他們主觀觀感的39元;

麥當勞最貴的套餐690日幣,相當於日本人主觀觀感的69元。

到東南亞的台灣來玩,貴一點的三天行程要八萬日幣,對他們來說就是八千塊。

東京郊區可以用 3,000萬日幣買到獨棟有庭院的房子,

對他們主觀來說相當於300萬,即使算成台幣也一千多萬。(當然稅是另外一個問題,在此離題不討論。)

(而台灣人長年溫水煮青蛙,被欺侮習慣了,覺得房子怎麼可能這麼便宜。)

綜合來說,對日本人來說,日本的物價是合理的。


台灣人去日本當然覺得貴,去澳洲,去歐洲都貴,這是當然的,

這完全是台灣社會造成的,20 年來台灣物價漲,但薪水不漲,造成與國際的落差,

受苦的是國民。


反過來說:

台灣有哪一場比賽,你用報名費1,200 台幣可以得到東京馬拉松的品質,

更何況日本其他優質馬拉松的報名費也大約7,000日幣,

相於他們的主觀感覺的700塊。

台灣有哪一場收七百塊的全馬可以辦出那種品質 ?

光是距離就不準了,更何況其他後勤補給,社會支援度。


其中有一場比賽要辦得好,要講專業。
辦比賽有所謂的 Race Director,
台灣的有所謂的B級C級裁判講習,其內容在此不評論,
但跟真正的 Race Director 一定無法相提並論。
這可以當一個學位來念。
若付費參加正式的課程,可能要花上一、兩個禮拜才能上完初階。
民間的團體如果要認真辦比賽,也許可以培訓這樣的人才,送出國去上課
 
我的回應並無戰意,但這位老哥的意見好像是說國外的講習才是合格的裁判講習,請恕我不大同意 要不是參加過裁判講習又經歷過比賽的歷練,怎麼會有足夠的專業志工來服務。不知道7E7老哥擔任過多少場裁判或參加過國外的課程??
今天的開廣非杯50K就是明顯的例子,專業與否立刻就知!!!
 
 


發表人: sbj711
發表日期: 2012-10-10 at 11:10pm

說到何為優質馬拉松??

應該要分好幾各項目來探討吧!!
以選手來說 3小時以內的菁英選手 到6小時關門的
若以會場動線 物資 補給 獎牌 浴巾 證書 名次公告來評定
每個人的感受需求都不一樣
怎麼去評斷??  難道拿越多 吃越好就是優質賽事嗎??
至於比賽認證 路線量測 動線規劃 交通管制  只能靠主辦單位的本事了
這也是沒有承辦比賽的人無法去了解的
拿來網路上討論 多此一舉~


發表人: 陳文進
發表日期: 2012-10-11 at 6:05pm
文章發表人 sbj711

說到何為優質馬拉松??

應該要分好幾各項目來探討吧!!
以選手來說 3小時以內的菁英選手 到6小時關門的
若以會場動線 物資 補給 獎牌 浴巾 證書 名次公告來評定
每個人的感受需求都不一樣
怎麼去評斷??  難道拿越多 吃越好就是優質賽事嗎??
至於比賽認證 路線量測 動線規劃 交通管制  只能靠主辦單位的本事了
這也是沒有承辦比賽的人無法去了解的
拿來網路上討論 多此一舉~
網路上討論什麼.應是個人自由.兄台若是認為沒必要.不予理會就是.何必說這麼重的話.


發表人: sbj711
發表日期: 2012-10-11 at 10:46pm
文章發表人 陳文進

文章發表人 sbj711

說到何為優質馬拉松??

應該要分好幾各項目來探討吧!!
以選手來說 3小時以內的菁英選手 到6小時關門的
若以會場動線 物資 補給 獎牌 浴巾 證書 名次公告來評定
每個人的感受需求都不一樣
怎麼去評斷??  難道拿越多 吃越好就是優質賽事嗎??
至於比賽認證 路線量測 動線規劃 交通管制  只能靠主辦單位的本事了
這也是沒有承辦比賽的人無法去了解的
拿來網路上討論 多此一舉~
網路上討論什麼.應是個人自由.兄台若是認為沒必要.不予理會就是.何必說這麼重的話.
說事實 不是重話
哪邊重了 請說明  大家不是想討論嗎??


發表人: 陳文進
發表日期: 2012-10-12 at 8:39am
文章發表人 sbj711

文章發表人 陳文進

文章發表人 sbj711

說到何為優質馬拉松??

應該要分好幾各項目來探討吧!!
以選手來說 3小時以內的菁英選手 到6小時關門的
若以會場動線 物資 補給 獎牌 浴巾 證書 名次公告來評定
每個人的感受需求都不一樣
怎麼去評斷??  難道拿越多 吃越好就是優質賽事嗎??
至於比賽認證 路線量測 動線規劃 交通管制  只能靠主辦單位的本事了
這也是沒有承辦比賽的人無法去了解的
拿來網路上討論 多此一舉~
網路上討論什麼.應是個人自由.兄台若是認為沒必要.不予理會就是.何必說這麼重的話.
說事實 不是重話
哪邊重了 請說明  大家不是想討論嗎??
你不是說討論多此一舉.
 
你若是懂得多.指導一下就是了.何必說人多此一舉.網路上討論什麼.都是個人自由.跑友發表的主題.你來下一個  多此一舉  的結論.叫人情何以堪.難道以後跑友發表主題.事先要由兄台過目.看看有沒有  多此一舉  才發表嗎.


發表人: 鐵馬小丁
發表日期: 2012-10-12 at 1:58pm
大部分賽事都會寫舉辦目的而辦幾屆之後也會有名聲傳出,至於跑馬的人也是為了不同理由而跑,何不大家選擇對味的賽事,或者回想自己跑步的初衷,評估參加某些賽事與否.
不過賽事會改進,人心也會變,所以我只有想哪些賽事一定要去跑過,暫不去講哪些一定不去.今天和午雨聊到鳳山馬,唉!當兵當的苦哀哀的時候怎麼想過會回來這裡跑馬拉松啦!


發表人: sbj711
發表日期: 2012-10-12 at 7:02pm
[/QUOTE] 你不是說討論多此一舉.
 
你若是懂得多.指導一下就是了.何必說人多此一舉.網路上討論什麼.都是個人自由.跑友發表的主題.你來下一個  多此一舉  的結論.叫人情何以堪.難道以後跑友發表主題.事先要由兄台過目.看看有沒有  多此一舉  才發表嗎.
[/QUOTE]
一開頭就是 馬拉松認證 在距離量測上轉圈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提不出個標準 何為優質和為劣質??
不是多此一舉嗎??
我是跑友 也協辦比賽  更可以發表意見
你這樣問我 不是多此一舉嗎??


發表人: 陳文進
發表日期: 2012-10-12 at 7:46pm
文章發表人 sbj711

你不是說討論多此一舉.
 
你若是懂得多.指導一下就是了.何必說人多此一舉.網路上討論什麼.都是個人自由.跑友發表的主題.你來下一個  多此一舉  的結論.叫人情何以堪.難道以後跑友發表主題.事先要由兄台過目.看看有沒有  多此一舉  才發表嗎.
[/QUOTE]
一開頭就是 馬拉松認證 在距離量測上轉圈
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提不出個標準 何為優質和為劣質??
不是多此一舉嗎??
我是跑友 也協辦比賽  更可以發表意見
你這樣問我 不是多此一舉嗎??
[/QUOTE] 兄台請自便.


發表人: linsm
發表日期: 2012-10-13 at 9:13pm
插個嘴 ... 大家討論事情 ...

路跑人口確實是多了,所以就有各種不同層面的看法與要求,優質不能再用單一標準去衡量了。
台灣現行許多活動都是熱鬧為主:讓新馬容易親近嘗試跑馬的滋味,讓老馬有機會見見面打打屁聊聊天,
但不可否認的,現在有很多高手(好腳)不再以此為滿足,所以建議以後辦活動就應該要考慮訴求的對象,
如果可以的話,高手們應該敦促像路協、田協等較具正式形象的單位出面來辦幾個比較正式的活動,
限制報名的資格也可以(當然這就不是我這種魯肉腳可以參加的囉),辦得好的話,自然就會有其他單位起而效尤。
時下各地方路跑社團辦的活動就讓它繼續自由發展下去吧,大家喜歡就好,
不要苛求每辦活動都要能成為世界三大賽的資格賽,
畢竟台灣能有今天那麼多的馬拉松人口還真的是因為有這麼多熱心的地方路跑社團
無怨無悔地投入辦了那麼多或許是不那麼符合標準(?)的活動才撐起來的。

不過,不論如何,我還是主張跑馬活動要
讓跑的人安全,讓沒跑的人安心;越跑越快樂,越跑越健康




發表人: linsm
發表日期: 2012-10-15 at 6:48pm
優質賽事到底標準在那裡?大家東拉西扯,高標的把賽事說得要辦成像神話那樣才算,
而扯爛的主辦單位連低標都達不到時就自編一些大家不懂的偉大賽事規則來擋人。

IAAF競賽規則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好的參考吧?!為使討論更聚焦,選譯部份IAAF競賽規則,
大家討論,希望未來不管是不是認証賽事,所有的賽事都能提供起碼的服務,
不要再有「按規定每5公里才提供水站」之類的無稽之談。

以下資料選譯自IAAF競賽規則2010-2011
第5章第8節 規則240 路跑賽

距離
1. 男女標準距離為10km, 15km,20km, Half-Marathon, 25km, 30km, Marathon (42.195km), 100km與接力。

賽道
3. .... 賽道長度不得少於賽事距離。(a)(b)(c)(f)各級賽事其量測誤差不得超過0.1%(即馬拉松42m)並需於事前經IAAF認可測量員驗証。
      評註:所以,撇開驗証不談,馬拉松所謂標準距離理論上須介於42195m 到 42237m 之間。
4. 應為運動員(於賽道)標示路程各公里數。

安全與醫護
7. (a)路跑籌辦單位應確保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安全。(a)(b)(c)(f)各級賽事籌辦單位應確保競賽路線無機動車輛進入。

水站與補給站
8. (a) 各賽事起終點應有水及其他合適之補給。
    (b) 10km(含)以下賽事天氣狀況許可時每適當距離2-3km提供水站
         評註:應譯做飲水/海棉嗎? 原文是water only drinking/sponging shall be provided
         -- 不知道意思是不是 祗提供水給飲用和擦拭[降溫]用, 如果是這樣的意思的話,
         那過去某些單位一直強調海棉....誤會可就大了。

    (c) 10km以上賽事每約5km應提供補給站。此外,水站應置於各補給站約中間天氣狀況需要時或更密。
         評註:所以除首站5km外平約每2.5km有補給站(食物、飲料、水)或水站(祗有水供飲用和擦拭)。


  


發表人: DuckEgg
發表日期: 2012-10-15 at 11:24pm
這兩年的跑馬賽事, 濫竽充數的愈來愈多.
原因之一應該是, 跑馬需求大於賽事供給.

建議跑者廣場的版主, 在每一場賽事前加上星級評鑑(從一星到五星).
雖然牽涉到主觀判斷與自由心證, 但我還蠻信任這個版的公正性.

如此一來, 功德無量, 也可以讓大家少花冤枉錢. Clap


發表人: linsm
發表日期: 2012-11-13 at 10:57pm
優質馬拉松討論五分鐘熱度以後逐漸冷卻下去了,在這個當兒(十月以後)
幾個一般跑友異口同聲讚不絕口的馬拉松連續上場圓滿落幕,
這些馬拉松都堪稱優質馬拉松,都可以作為大家評比馬拉松的標杆。

個人特別推里港馬田中馬,因為這兩個馬拉松都辦得相當傑出,
都是地方鄉鎮主辦,結合地方產業與人文,獲得整個地方充分參與配合團結,
展現濃濃地方特色。

其他幾個馬也辦得很好,但能充分結合地方展現地方特色的就屬這兩馬,
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讓台灣多幾個優質馬拉松,讓跑者有更多的優質賽事可以選擇,是跑馬人的幸福,
所以  舊案重炒  ............ 從箱底再把這個討論話題再翻上來 ...............




-------------
讓跑的人安全,讓沒跑的人安心;越跑越快樂,越跑越健康



列印本頁 | Close Window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 http://www.webwizforums.com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 http://www.webwiz.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