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本頁 | Close Window

永和慢跑俱樂部的圖書館

列印論壇: 跑者廣場
分類: 慢跑俱樂部
討論區名稱: 北馬會務留言版
討論區簡介: 新北市馬拉松協會會務留言板
URL: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forum/forum_posts.asp?TID=1267
列印日期: 2025-05-14 at 6:36am
軟體版本: Web Wiz Forums 9.73 - http://www.webwizforums.com


主題: 永和慢跑俱樂部的圖書館
發表人: RunningYam
文章主題: 永和慢跑俱樂部的圖書館
發表日期: 2004-03-05 at 12:18pm
可以存放有關路跑的文件, 如書籍, 剪報, 雜誌, 錄影帶, 光碟片, 照片與圖片等. 做文獻保存或供會員借閱. 不知有無此需要? 實用價值如何? 利用率高嗎?

-------------
我只是出去散步,最後得出結論,以避開到日落,為走出去,我發現,是怎麼回事英寸

-約翰繆爾(1838年至1914年)

只是出去走走,結果待到天黑,我發現,出走竟真是返我。



回應數:
發表人: 蕭萬呈
發表日期: 2004-03-05 at 3:20pm
感謝 傅博士高見,本來就應該有這些文物.資料傳承下來,這也是願望之一。土城慢跑前幾年曾做過十週年回顧展,保存了好多寶貴東西,很具意義。
六.七年前永和慢跑的會所借用在地下室,颱風淹水把創會以來歷年留存物品全遭殃一物未留。
不只放眼在圖書館設備,應該有博物館的前瞻性•對不。


-------------


發表人: 獅子頭
發表日期: 2004-03-10 at 2:39pm
這幾日思考圖書館的問題,如果只收集有關跑步的圖書,可能沒有幾本書好收集的,當然把範圍擴展到世界就有許多書了,但是這方面我們可能力有未逮,如果我們把範圍擴展到圖書以外的文物,寫真,T恤,旗旘,證書等,就有許多可以收集的.
我在想的是"馬拉松名人堂",這個名人堂配合上我們馬拉松普查,應該是相得意彰,目前就有一個候選人(黃政德問)可以進入名人堂了,這個名人堂除了收集入名人堂人士的文物外,也可以收集所有跟馬拉松有關的物件.跟會長的想法應該是相近的吧!


-------------


發表人: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發表日期: 2004-03-10 at 5:16pm
1.文物館或博物館的設置及維護都要有相當之勞力時間費用,財力物力人力的長遠規劃,不是易事。應可聯合國內所有慢跑、長跑社團一起朝這個目標努力。
2.淺見以為郭宗智老師、林義傑先生、陳俊彥先生及最愛跑最能跑的政客馬市長應該都有資格進入名人堂〈若不限於完成全馬,因為印象中馬市長雖曾完成鐵人三項,曾跑半馬,迄未有全馬〉。
3.永和馬拉松當天路上有許多歷年活動的旗幟,但不知跑者有無心細看,可能會引起許多酸甜苦辣的回憶,在許多次馬拉松及路跑活動中,大家曾經流汗,回憶應是甜蜜的。

-------------


發表人: 獅子頭
發表日期: 2004-03-10 at 5:37pm
馬市長到目前為止應該離進入名人堂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雖然他曾完成過一次馬拉松,但是還有許多政治人物也完成多次馬拉松,如蔡同榮.能不能進入名人堂當然不是我可以決定的,但是標準也要一致,不因他是總統,市長,就有優待,如果標準因人而異,這個名人堂也沒有進入的意義了.
什麼人可以進入名人堂,應該是一個審查委員會的工作,而且在審查之前就要逹到一定的門檻,才能由他人或自己推廌進入審查程序,一切作為都要透明公開,才能有公信力.像這種活動是要得許多社團的支持才能成立,我只是認為我們有需要向這個目標進行.
我們在永和馬拉松賽看到了許多旗幟,這些大部份都是會長長年收集的成果,(當然我也有幫忙收集,記得台東馬拉松那張旗布是我在雙腳抽筋的情況下收下來的,到今天我還記得當日的情景),以後不管是文物館,博物館,一定要請會長把這些旗幟貢獻出來的.

-------------


發表人: RunningYam
發表日期: 2004-03-11 at 1:41pm
名人堂的作業, 不小心可能就往 "名" 的方向偏頗了, 流於熱鬧. 可做, 但屬於未來較長遠的規劃.

反而資料蒐集, 文獻保存, 跑友 (如黃顧問) 訪談等訊息維護的工作, 是吃力不討好, 但具有長期性, 對跑步界與跑友有永續的貢獻.

不妨開會時可集思, 定有明確的藍圖.

-------------
我只是出去散步,最後得出結論,以避開到日落,為走出去,我發現,是怎麼回事英寸

-約翰繆爾(1838年至1914年)

只是出去走走,結果待到天黑,我發現,出走竟真是返我。


發表人: RunningYam
發表日期: 2004-04-21 at 10:12pm
在 <<一些關於單車的資訊>> (http://140.112.30.213/runner/GuestBook/topic.asp?topic_id=1336&forum_id=32&cat_id=8) 中, 提到了 "藍天登山隊的大台北登山地圖" 一書,
此人人稱頌的好書, 便應列為館藏.

-------------
我只是出去散步,最後得出結論,以避開到日落,為走出去,我發現,是怎麼回事英寸

-約翰繆爾(1838年至1914年)

只是出去走走,結果待到天黑,我發現,出走竟真是返我。


發表人: cesar
發表日期: 2004-04-22 at 9:19pm
我同意施會長的意見,不要因某人是名人,就跳過審查資格,直接進入名人殿堂,破壞了先前貴會辛辛苦苦建立的審查制度。馬英九先生愛好慢跑大家有目共睹,但不能因為他是台北市長,就比蔡同榮先生高貴,事實上提倡慢跑不餘遺力的是蔡同榮先生,2002年台北國際無車日也是蔡同榮先生發起的,各位如不相信,可上圖書館去查2002年9月22日的報紙。
不久之前報載有位老先生跑過九次馬拉松,最後一次欲以十次十公里的成績,抵消一次馬拉松,以湊足十次,以便獲得永和慢跑協會的頒完成十次馬拉松記念牌。因黃政德的把關,以致未能通過審查而抱憾去逝。個人為黃先生能嚴守規定而為他喝釆,雖然老先生沒機會列入名人,但比起尊重制度,黃先生可為大家樹立權威的典範。

-------------


發表人: RunningYam
發表日期: 2004-04-22 at 10:42pm
是的, 只有嚴格把關, 不趨名利, 才能樹立權威公信的典範. 至今未能參加普查, 主要因為參加的國外比賽都未發與證書, 只有把成績放在心裡, 慢慢遺忘了, 但不以為懷, 祇有跑步而已.

-------------
我只是出去散步,最後得出結論,以避開到日落,為走出去,我發現,是怎麼回事英寸

-約翰繆爾(1838年至1914年)

只是出去走走,結果待到天黑,我發現,出走竟真是返我。


發表人: 阿德
發表日期: 2005-06-21 at 6:35pm
台北縣立體育場二樓,就有專門展覽歷代台北縣傑出運動員的文物, 穿過的服裝, 跑鞋 ,比賽照片的時光走廊 ,宛如田徑博物館.



列印本頁 | Close Window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 http://www.webwizforums.com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 http://www.webwiz.co.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