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志工
櫻花馬是北馬會內每年最重要「節慶」,個人有幸被「指派」擔任攝影組志工,負責第三水站附近攝影,本組成員個個來頭頗大,如飛小魚、老貓陳、范記者及會內吳大哥等專業攝影高手,個人僅是初學小咖,與大師級沾邊,頗感榮幸!
個人選擇一處髮夾彎道,以利來回選手拍照,此次參賽選手高達7000位,所以第一輪選手通過,相機早已滿卡,選手返航,只能望眼興嘆,顯示新手上路經驗不足 ;為了不閒置人力,就近趕赴第3水站支援,剛好站長為惠群兄,組員有本會熟悉的金石、國泉、德義兄...等10位,尚有4位個人志工、雙溪高中師生14位、雙溪區公所職員19位,工作人員多達49位(帳面統計)。由於此水站為上坡首站,亦為終點前最後水站,全馬半馬來回選手高達14000人次,為兵家重鎮,一但棄守,後果難料;因天氣炎熱,太陽高照,氣溫直逼30度,這對老馬而言,已是嚴峻的考驗,何況近2500位初生之犢,面對陡峭的山坡及炙熱的陽光,可以預見,將是一場艱難的挑戰。
第1次補水:
面對高溫及坡度,選手大量流失汗水,急需補充水分,然水站在眾多選手圍攻下,飲水大量消耗;本站雖設有水桶(及海棉)供選手降溫,惜未能適時補充,海棉也供應不足,見少數選手雙手各持水杯,以飲水澆頭降溫,之後水杯隨手一丟,再拿運動飲料飲用...唉!真無言...水站雖備有大量香蕉、橘子、蕃茄及餐包、巧克力...但選手仍獨鍾礦泉水及運動飲料。13時許,檢視水站尚有數箱飲水,但評估山上選手仍有2、3千位以上,且多是初馬選手,研判其對飲水需求,較速度型選手為多,現存量顯不足供應,於是組長惠群兄緊急呼叫支援,不久,返航全馬選手密集抵達,地上空瓶迅速堆疊,眼看水站僅存零星幾瓶飲水,幸水車及時抵達,呼!真是及時雨,但為顧及第4、5、6水站補給,僅卸下約7、8箱(礦泉水及運動飲料),就目送水車駛離。
14時許,正值全馬中後段班選手高峰,飲水大量消耗,不久本會騎機車巡迴裁判告之,山上水站告竭,急需臨近水站調水,在考量本站用水情況下,先行支援3箱飲水,同時組長惠群兄也再次呼叫支援,此時大批初馬及後段選手密集抵達,稍後,本站飲水存量也岌岌可危,個人趕緊四處翻箱倒篋,將工作人員使用之幾瓶飲水,全部上陣,但仍杯水車薪,眼看水桌一桌一桌告罄,除一再緊急呼叫支援外,只能心急如焚,無計可施,當看到許多選手擠在僅剩的一桌前搶水,並頻頻抱怨前水站已無水可喝,身為跑者的我,將心比心,愧疚與無奈的感覺,不斷湧現,不該發生的,即將發生...「斷水」!這是主辦單位無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有可能危及選手安全。
第2次補水:
當看到工作人員將最後一瓶飲水打開、倒水,旁邊圍繞近十位跑者,盛水水杯未曾觸桌,選手立即接飲,他們都已耗盡體力,乾渴已久,隨著瓶中水位下降,心也跟著涼了「完了」!
此時突然聽到熟悉爬坡的汽車引擎聲,在轉彎不遠處,我興奮的大喊「水車來了!」,隨著引擎聲接近...萬一不是呢...那下場將會粉...哇!果真水車來了!那種心躍的感覺,許久未曾有過,由於考量山上水站早已乾涸,急需補水,且車上水又不多(約7、8箱),已是趕緊卸下2箱,水車也加快油門,駛往山上水站補給。
為擴大供給面,(這2箱飲水不是瓶裝水,而是旋轉開關「箱水」)2箱飲水分放2桌,個人負責盛水,從打開飲水之後,水流未曾間斷,水杯不停盛水,一位負責將水杯遞給選手,一位負責回收未使用水杯及補充新水杯,彼此合作無間,然,隨著人潮一波一波湧現,水量也迅速遞減,不久水流停止,完了沒水了!
金石兄見狀立即割開紙箱,見箱內塑膠袋內仍有近2000cc飲水,用手擠水,好險,再撐吧!但「斷水」似無可避免,心理只能默默禱告,水車能像上次一樣及時現身...
第3次補水:
有禱告有保佑!就在「擠水」耗竭前,熟悉的引擎聲,再度傳來,哇靠!還真靈!這次水車上滿滿的礦泉水及運動飲料,趕緊卸貨,從現在起「飲水」不再是問題,第3水站幾近淪陷,卻又敗部復活,大伙們士氣一振,主動出擊,站在跑道高舉水杯,大喊「水!舒跑!運動飲料」,並將水杯遞給需要選手,同時信心喊話「加油!剩2公里下坡,最後10分鐘!」,鼓舞未段班選手前行 ,此時已接近關門尾聲,「關門兔」悄悄的跳過,多數選手已步步蹣跚,能撐回終點已不容易,「追兔」談何容易!
會場人潮
攝影組預定15時前返大會服務處集合,李組長見已逾時候,仍不見我的蹤影,電詢狀況,於是個人趕緊慢跑下山,半途幸遇阿德兄以機車順路載我返回會場,見終點及雙溪高中內人山人海,心中感到納悶?這在其他場次,未曾見過,時限「關門」前,多數會場早已寥寥無幾,滿腦疑問??喔!原來是近2500位初馬,多趕在關門前抵達,加上台鐵雙溪站14時59分自強號停靠之後,要等到16時21分區間車,其間空檔無車可搭,被迫停留等待,難怪會場擠滿人潮。
大陸春運
因個人私務必須趕回台北,無法等待工作人員交通車,於交付攝影晶片後,即趕赴雙溪車站,搭乘16時21分區間車,一到車站真叫人傻眼!滿滿候車人潮,月台上早已擠滿疲憊選手,多半癱坐地上,約等候半小時後,區間車終於準時進站,惜只有4節車箱,車內已有7成乘客,所以月台上僅有少數,能幸運「擠」上車,個人相當幸運,車門剛好停在旁邊,所以我被人群硬「架」上車,同時看到無法上車乘客和站務人員發生爭執,抗議台鐵明知賽事人多,卻未加掛車箱。「擠不上車罵,擠上車也罵」車內擁擠程度,難以想像,幾乎人貼人站立,而且跑者多攜帶路協「背包」,行李架上滿滿背包,無處可放的,只好背在身上或放在腳邊;我雙手緊抓上面手把,似無垂手地方,擁擠程度,唯有「大陸春運」方可比擬,車內空調有限,流通不良,負氧情形嚴重,有跑者機警打開車窗上小通氣孔,讓車外新鮮空氣流入,並大喊「請打開車窗,讓空氣流通!」,否則密閉空間,難保不生意外,尤其這群剛歷經全馬洗禮跑者,多已身心俱疲,免疫抗體正處人體最低下限,對病毒細菌毫無招架之力。
由於適逢假日,區間車每站必停,「下車難,上車更難」,各站候車旅客只能目送列車,放眼車內跑者「疲憊」深刻臉上,雙手高掛手把,身體隨車箱晃動而搖擺,這是繼跑馬後的另一場煎熬,90分後車抵台北,站立身旁跑者,年紀與我相仿,下車後,即癱坐在月台椅上,無力再走!選手返家之路卻如此辛苦...
明年會更好
我未參與會務,僅單純任一日志工,接觸層面有限,僅能就個人所見敘述,如交通問題,本會曾與台鐵聯繫,在「去程」3班次,加掛20節車廂,但「返程」台鐵似乎毫無反應 ,無視「選手」及「假日旅客」眾多,未能加掛車箱,疏運人潮,導致上述情節發生 ;另水站缺水問題,個人係聽聞後段選手反映,幸第3水站有驚無險,守住最後一關;由於前一週萬金石氣溫僅11度陰天,相隔一週卻天壤之別,也應驗到「春天後母面」,加上初馬人數過多,飲水調度不及,造成缺水遺憾,歷此經驗,相信本會必能痛定思痛,廣納建言,勇於檢討改進,也誠望跑者不吝指正,期盼雙溪馬明年會更好!
健康跑者要聆聽身體聲音 優質賽事要傾聽跑者聲音
------------- 林春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