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慢之光
列印論壇: 跑者廣場
分類: 慢跑俱樂部
討論區名稱: 北馬會務留言版
討論區簡介: 新北市馬拉松協會會務留言板
URL: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forum/forum_posts.asp?TID=16497
列印日期: 2025-05-24 at 2:28pm 軟體版本: Web Wiz Forums 9.73 - http://www.webwizforums.com
主題: 永慢之光
發表人: 黃榮俊
文章主題: 永慢之光
發表日期: 2014-09-30 at 11:58am
上週四早上大約7點左右, 我在雙連捷運站那邊等候公車, 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在馬路對面出現, 他從馬偕醫院跑向捷運站, 身穿永和慢跑的汗衫, 可能是跑程結束了, 他以緩慢的步伐慢慢前進, 然後在捷運站入口之處停下來休息, 這位跑者不是別人, 正是咱永和慢跑的順達兄, 他身穿印有「永和慢跑」4個紅色斗大的字的汗衫 , 穿梭在台北市大街小巷跑步, 是永慢最佳的跑步代言人, 永慢名聲之所以能夠出名透京城, 下港有名聲 , 順達兄功不可沒呀, 順達兄是「永慢之光」呀,
|
回應數: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4-09-30 at 1:30pm
我想起999年前的9月9日那一天, 大約也是早上7點左右, 我跑完步正準備去餐廳吃早餐, 忽然間有一位老兄從背後走過來說, 看到我的汗衫印有「永和慢跑」四個紅色大字, 永慢高手如雲, 個個是勇腳馬, 這位老兄講話的語氣與表情, 充分顯露尊敬與崇拜之意, 而且更誇張地, 也以為我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頻頻問我得過什麼獎, 如何跑進4小時云云, 害我羞愧到無地自容, 巴不得能夠像穿山甲那樣的本領, 可以鑽到地下去,
從此以後我再也不穿永慢汗衫個練了, 因為我不是永慢之光, 我是永慢之....., 之......
|
發表人: 永慢陳永星
發表日期: 2014-09-30 at 4:45pm
24小時能跑出220公里者,台灣能有幾人?開刀前的順達兄曾經達陣,這個紀錄,也許只有幾年後少年組組長(早已經成年)可以突破。 傷後復出,成績漸進,年輕就是本錢,佳績還能突破。 若要稱永慢之光,古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卻有三寶: 1932年出生的江伯伯兩年前半馬145,比我快很多很多,有可能是台灣目前80歲以上跑最快的人。幾回團練同跑,極為吃力,勉強跟上。 兩力大哥,曾經金石馬5連霸,如今衝刺速度,讓很多年輕人也敢不上。 游冠軍,又冠軍,9月14日南投馬拉松勇奪男甲組冠軍,很久以來對他總是望塵莫及,慚愧慚愧。
|
發表人: 張麗華
發表日期: 2014-10-01 at 12:59pm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4-10-01 at 6:48pm
永慢有三寶 江伯兩粒又冠軍 不是啦 是江伯兩力又冠軍啦
萬歲 萬歲 萬萬歲 
|
發表人: 陳順達
發表日期: 2014-10-01 at 8:38pm
發表人: TangST
發表日期: 2014-10-01 at 11:05pm
你這聲明不好,我是想到煙斗桑跑進MOTEL,才遇到你的場景.煙斗桑可要聲明:我跑進去,是要尿尿啦.大家不要亂想.
------------- 雲遊四海奔行八方
|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4-10-02 at 1:14pm
,我是想到煙斗桑跑進MOTEL,才遇到你的場景.
知我者 莫若湘東也 
|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4-10-08 at 1:12pm
被考古學家(煙斗桑)的天眼掃瞄到....
作文題目:台灣考古
命題老師:陳順達 級任老師:劉胖胖 學生:黃瘦瘦 班級:永慢10班 班長:阿里山姑娘
台灣史學大師連橫,學貫古今,著作等身,《台灣通史》家喻戶曉,列入各級學校歷史課本教材。其實他的《台灣雅言》也是不可多得的著作,作者采風問俗,舉凡語言、風土、習俗、戲曲、美食、音樂、繪畫等,皆在蒐羅記錄範圍之內,為台灣近代史留下了極為寶貴的資料。若說《台灣通史》是台灣人的歷史,那麼《台灣雅言》就是台灣人的文化了。
自從陳順達老師出了這道作文題目之後,我就連想起連橫這位歷史學家,想要學習雅堂先生的考古精神,來個台灣考古,而且考古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雅堂先生他人。
雅堂先生的《台灣雅言》是用文言文寫的,其中有一段文字經過邱德修教授翻譯之後,是這麼寫的:
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林爽文革命之役,清政府命大學士福康安率軍蕩平林亂,所到之處,繪圖進呈皇上,清高宗御判詩文,題在上面。戰事結束後,總共有12幅,利用銅版印刷,頒賜朝廷內外臣工,以資紀念。
我所收藏的戰事圖,是進攻大里杙的寫真圖。大里杙(今之台中大里)是林爽文的家鄉…..【〈林爽文傳〉兼採官書野乘】
另有一篇短文則說:
荷蘭佔據台灣的時代,浙江普陀山釋華佑和尚和他的朋友蕭客同遊台灣,從蛤仔難(宜蘭)進入山區,親自經歷台灣中央山脈,綜貫南北。所到之處,把山川形勢,用圖畫起來,用筆把它們記錄下來….過了好幾代,被某人所購得,帶回彰化鹿港…..
我購得該書的下卷,繪有圖13幅,敘述都很奇特的故事…..【適華佑曾撰〈台灣圖記〉】
以上連橫所收藏的兩件文物都很珍貴,尤其是林爽文事變的戰事圖,因為它是台灣歷史上三大民變之一,影響深遠,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我覺得連家的後代應該把它捐獻給政府,交給博物館妥為保管並公開陳列,供民眾觀賞,以增進國人的歷史意識,讓雅堂先生一生研究台灣、奉獻台灣的精神永垂不朽。
|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4-10-08 at 2:11pm
石牌土豆伯爆料
林爽文事變發生在1786年的台中及雲嘉南一帶,起因於清兵為捉拿以林爽文為首的天地會份子,在大里庄一帶放火燒房子並濫殺無辜村民,藉以逼迫躲在山上的天地會幫眾下山繳械投降。看到清兵如此殘暴無人性,眾人皆興「孰可忍,孰不可忍也」之嘆,乃在爽文領導之下,起義造反。
這是一個典型的官逼民反的例子,乾隆在事平之後反省時,也承認這是朝廷有錯在先,才會釀成巨變,最後乾隆為這次事件評斷為:「官激民變」,史有明載,可供參鑑。
|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4-10-09 at 1:07pm
連橫,雅人有雅量,其實他心裡膽量也很大,敢寫文章批評乾隆,說他只會看到別人的過錯,對於自己的過失卻裝做沒事,「有嘴說別人,無嘴講自己」。以下舉出一個例子,也是出自邱教授翻譯的《台灣雅言》:
林爽文事變既由福康安平定以後,清高宗親自撰寫碑文……當中有句話說:
「斗六之門….大里之杙….」
當時侍從之臣,多數屬於弘儒博雅之士,竟然沒有人敢點出他的錯誤。
談到台灣的「斗六門」、「大里杙」,都是用番話翻譯成為華語的…..清高宗經常好興文字獄,鎮壓文人,一字的偽謬,就會下獄定罪,結果自己卻寫出如此荒謬的作品,這真正是「對別人明察秋毫而對自己不見輿薪」的著例了。【清高宗《闇於觀己》】
|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4-10-09 at 1:07pm
石牌土豆伯爆料
清高宗乾隆所興起的文字獄,在歷史上很有名,不要說寫錯一句話,就算只有一個錯字,也要入獄定罪,斬首示眾。
我認識一位讀書人,有一天坐在家裡案前,打開書本正要讀書的時候,窗外忽然吹來一陣風,把書給掀翻了,讀書人大怒,脫口開罵:「清風不識字,焉敢亂翻書」。後來這句話傳到乾隆耳裡,以為讀書人在罵他,就把他抓起來問罪,最後叫人拖出去斬首了。
其實在乾隆問罪之前,我師父帥偉道人曾經去監獄裡看過他,勸他改一個字,把「清風不識字」改成「春風不識字」就沒事了。誰知這位老兄死腦筋,硬是不改,說什麼當時又不是春天,哪來春風。就這樣,被拖出去午門砍頭了,在乾隆999年9月9日上午9時9分9秒那一刻,刀落下。書生於焉頭落地,一命歸西,嗚呼哀哉!
|
發表人: 張麗華
發表日期: 2014-10-09 at 1:13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