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是食補──2014陽明山馬拉松
風真透
昨天下班回到家,將今天要用的裝備整理一下已10點多,上床要就寢,只聽淅淅瀝瀝的雨聲不絕於耳,好久才入睡,早上4時30分鬧鐘響起,外面仍是滴滴答答的落雨聲,內心有點掙扎、很想偷懶,要出門時雨勢雖小一點,但仍冷得讓人直打哆嗦。騎機車走中山北路、北安路經自強隧道,到至善國中已6點多,國中校門口腹地不大,這時已是擠滿人,熱鬧滾滾,跑友的熱情似乎不受天氣影響,趕快找個地面乾的避雨處,要換衣服;這裡竟是大會工作區,很多跑友也要擠進來,工作人員一再請大家離開,只好坐在地上,一面拜託工作人員通融一下,一面迅速的換裝匆匆離開。要寄物時,排隊的人龍彎來彎去好長的一條,跟要上廁所的隊伍糾纏在一起,還好旁邊的跑友提醒才排對位置。熱身熱了一半就開跑了,匆匆穿上輕便雨衣、跟著隊伍後面跑出校門,一路上坡,大會約5公里才設一個補給站,到第二個補給站風櫃嘴時,用了約80多分鐘,這裡冷颼颼、風真透、霧又很濃,真是名符其實的”風櫃嘴”!很多跑友急著穿上風衣禦寒,接著下坡省力很多,到第三個補給站,設在一個媽祖廟前,剛好志工拿出原自己要吃的鳳梨酥喜餅,分享給有緣的跑友;等第二次再回到這裡時,又喝到志工剛燒好的薑母茶,真是感恩!感恩!
蛋蛋的幸福
再回到風櫃嘴後就一路下坡,這是隊友小沈的長項,不久就被他超越揚長而去,到至善路約剩2、3公里,遠遠的看到阿水哥在前面努力追,兩人難得一起回到終點,一跨過感應墊就看到吳美眉跑完半馬蹲在前面幫我們拍照,小鉦也過來照應,這時看到早上換衣服的地方,大會有提供熟食和熱薑茶,天氣又濕又冷,跑了一個早上,熱薑茶下肚感覺好很多,熱食是熱騰騰的雞絲麵加個滷蛋,這個時候吃起來特別的香,特別的好吃,一碗不夠癮要吃第2碗時,一位小姐也過來,她卻不要吃蛋,志工還忙著找筷子把蛋挑出來,這時另一邊一位較有經驗的跑著聽到,說跑完馬拉松吃蛋最好,可以補充蛋白質。記得看過一篇報導,說馬拉松是一種長時間、高張度的運動,跑完除了要大量的喝水,將流失的水分補回來,還要補充碳水化合物跟蛋白質,比例約三比一,今天大會準備的麵,大約符合這個比例,是很好的賽後補品,這小姐不吃蛋的情節,不禁令人想起電影“總舖師”,片中澎風嫂的拿手菜“蛋蛋的幸福”,卻被鬼頭師說成“蛋是又何奈”,想來好笑。
跑馬是食補
12/21富邦馬拉松跑完,就只有星期二跑回家、練了一個多小時,接著連下幾天雨休息,星期六補上班,中午要到在信義路跟建國南路交叉口的合作金庫,因下雨跟辦公室的鴻珠小姐借傘,快去快回,等要還傘時,才發現拿錯別人的傘,又再跑去跑回,兩趟下來竟流了一身汗,筋骨好像活動開了,跟練跑一般很是舒暢。今(12/28)天從全馬折返點往回跑時,發現路旁立著”富士古道”登山口大石碑,再不久,道旁山坡上有一不太像廟的小廟,竟用大紅字寫著:
山神是良藥
走山百病除
很是特別醒目;及跑過了風櫃嘴補給站,見有不少山友,手持登山杖、揹著背包,沿路而下。沒想到這次跑馬竟能舊地重遊,想起多年前登山社租了一輛車,跟江大爺一群人登富士古道,從石碑走到風櫃嘴、再到故宮博物院,古道途中有遼闊的大草原,水牛優游其間,還有房屋殘牆與石板等,很早以前有人住過的遺跡,土坡上有像穿山甲挖掘的洞穴。辦公室登山社每月登一次郊山,每年辦一次百岳活動,整年活動雖有十多次,除爬百岳前會加緊鍛鍊體力,運動頻率較多外,大部分均是”有時有陣”才活動一下,活動量有點不夠;後來改成參加馬拉松賽,這運動三日沒餾就爬上樹,很現實,一日有練就有一日功,沒練是跑不動的。想”山神是良藥、走山百病除”,那麼馬拉松大概就是:
跑馬是食補
有練才有功
------------- 勇腳馬 阿福
為大家祈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