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通霄追風馬 這是12月份在故鄉苗栗參加4場馬拉松的第二場,也是第二次參加通霄追風馬。夫妻倆摸黑走出三義老家,在漆黑的夜色中經過崎嶇蜿蜒的130道路與苗37鄉道,於6時10許來到通霄海水浴場的大門口,並在紅色指揮燈的引道下通過昏暗的榕樹林,等待起跑聲響起。 6時30分起跑了,大夥踩出拱門,踏著鬆軟的沙土往漁港方向跑去,很快地在海陸交界的堤防道上拉出了一條五顏六色的長龍。今年的路線稍有不同,主辦單位讓我們先在魚塭旁的道路繞行一段,再穿過西濱快速道路的涵洞往北走。待我進入再度穿過西濱道路的涵洞往北走時,身旁跑友已寥寥無幾,不管如何,我還是照著自己的節奏一步一步往前走,直到秋茂園的後門,運動軟體報出我已走了7公里,時間為58分35秒,身旁跑友說「大哥今天走得好快!」我也覺得有點快,難怪上身濕透了,趁著脫下這件不透氣輕便夾克,我放緩腳步也拿出水瓶喝一口水。 這條堤防道路筆直平坦,陰陰的天空與適中的氣溫,走起來十分舒適,不知不覺中我加快了腳步。走過通宵鹽場後,半馬回程的跑友逐漸增,我知道快要到白沙屯的拱天宮媽祖廟,依照去年的路線我們將從廟的後方穿過廟旁的小巷,再從廟前大馬路走出拱天宮,待我走至大殿前門時,早到的跑友早已站好位置拍大合照,道路兩旁也站滿歡迎我們的信眾與攤販朋友。我興奮地對路旁不認識的信眾們揮揮手,快速地走出拱天宮往左轉進入鐵路旁的小路。 拱天宮位於通霄鎮白東里,長年的海風把這裡的白色沙灘層層堆疊而有白沙屯之名,據說乾隆年間陳氏鄉紳來此開墾,其後陸續有駱姓、林姓、王姓、鄭姓等多人相繼入墾,民眾為了有個精神之寄託與祈求保佑出入平安之神祇,乃迎奉一尊軟身媽祖供奉於民宅讓民眾膜拜而成為鄉民的信仰中心。咸豐年間白沙屯居民集資建廟,將長年流浪於輪值爐主家中之軟身媽祖迎入,這座廟就是今天的拱天宮,這尊軟山媽祖就是名聞遐邇的白沙屯媽祖。白沙屯媽每年春季都到北港朝天宮會香,每年走的路徑都不相同,啟程時間與路徑也都是臨時擲筊決定,來年春季真想去參加這種特殊的遶境方式,即使跟著走一兩天都好。 走過拱天宮,身旁的跑友更少了,因為我們與半馬跑者分道揚鑣。接下來走在沒有堤防遮蔽的濱海自行車道,左邊是波瀾壯闊的台灣海峽,右邊則是林投、木麻黃等防風林以及一些從海上漂流上岸的漂流木,去年走在這裡因為北風輕狂而讓我吃足了苦頭,今年少了狂飆之風,卻多了從後面傳來緊促的警笛與飛馳而來的救護車以及隨後騎著摩托車追趕的救護士,我們趕緊讓出一條路並祈禱前面的跑友千萬不要出事! 轉彎了,我右轉往林投林中走去,再左轉沿著鐵路往北走,走過貝塚,右方山頂上人影重重的亭台處就是今晨的重點之一好望角,但還要一段時間的掙扎。繼續往前走,前面涵洞處就是大夥念念不忘的章魚燒補給站,我對這種補給品不感興趣,只給小水瓶裝滿水並拿了一個半切好的柳丁,邊走邊吃,穿過涵洞往山上走去,這段苗33鄉道的上坡路段讓我趕上許多變成步兵的跑友,他們看到我的來到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我則繼續發威一路追趕走上好望角。 後龍的好望角位處濱海山丘的制高點,居高臨下可以望見數十公里的海灣之美與潮起潮落白浪滔天的壯闊之美以及落日餘暉,成為苗栗縣府大力推廣的風景區,也因為遊客湧入而讓這裡多了販賣農土產品與咖啡的小市集。走上好望角,我小心地走在大型遊覽車旁,穿過人群與攤販群來到設於崖岸邊的感應墊,通過後往回走,回到苗33鄉道,走下半天寮走進赤土崎。赤土崎顧名思義,這裡都是帶點酸性的紅土,很適合栽種甘藷,因而這裡都是甘藷園,而甘藷成為好望角販賣的重點農產品。 來到苗33鄉道的大轉彎處,我們往右切入苗32鄉道,這條赤土崎通往後龍市區的道路,沿著山丘稜線修築,視野遼闊,61快速道路從左邊山腳下通過而鐵路則從右邊山腳穿過,整座丘陵地鋪滿白的芒花與黃綠的芒草。這裡有座奉祀大眾媽的媽靈宮,傳說大眾媽是清乾隆皇帝的第9個愛妃,閨名王寶英又稱金娘,隨軍來台征討叛亂集團,於赤土崎遇伏全軍陣亡,當地人士基於慈悲心將金娘與陣亡將士合葬於赤土崎萬善塚。這座亂葬崗在過去期間是鄉民畏懼之處,但又是先民從赤土崎到後龍的必須之路,先民每經此地總是覺得心裡毛毛的,更有傳說夜晚走過此地之商旅常遇到一男一女在前面引路,不管行人腳程快慢,那一男一女的背影總是與行人保持一段距離,直到山下,那身影才驟然消失。大眾媽守護行人過山的傳說不脛而走,有心人士乃集資於此蓋廟是為媽靈宮。媽靈宮後方還有座中正廟供奉先總統蔣公,曾有業主請求國民黨補助,但未獲同意補助,也還好沒有接受國民黨補助,否則今日恐遭「不當黨產會」沒收之命運。 「跑界怪老子」阿禧哥從後面衝下來,他說最近因腳傷未癒而不敢快跑,可在我們聊了不一會兒之後即不見他的蹤影,我則繼續照著我的步調走下山。走在海線鐵路的東側,眼光穿過鐵道圍欄往西望去,一陣陣人影快速通過,「一牆之隔」卻讓我與他們至少差了8公里。繼續往前走,相繼走過三座海線過港隧道,來到28公里處的補給站,帳篷前擠滿了跑友,人手一碗熱騰騰香氣四溢的羊肉湯,感謝一些善心人士之捐助,讓我們正當飢腸轆轆之時及時獲得足以溫飽的熱食。我吃了一碗,灌滿水瓶也順手拿了幾片柳丁繼續往前走。 繞過鐵道走在西邊道路,筆直的道路走起來雖然舒適,但卻也覺得路程好長,短短兩公里花了20分鐘,不知是我的速度變慢還是距離特別長。越往前走,人也越來越多,除了跑友還有穿著正式的當地民眾,原來是這裡的山邊媽祖遶境回鑾,各地信眾趕來上香拜拜。這裡是後龍南港裡南端的小漁村,討海人為求風平浪靜漁獲豐收而奉祀媽祖稱為「山邊媽」。早期由信徒擲筊選定值年爐主把媽祖神像迎奉自己家中,他們有個多年流傳下來的傳統,過爐之次日即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回鑾後12日經開爐儀式由前任爐主全家虔誠跪拜辭駕,讓新爐主以四人大轎迎回新家。在往北港朝天宮進香時,依例均與白沙屯媽同行,啟程時由信徒以四人大轎恭請山邊媽移駕拱天宮再與白沙屯媽同乘一輦八人大轎,回程時先送白沙屯媽回拱天宮再轉乘四人大轎回山邊入駐新爐主家。 繼續往前走,來到拱天宮後方,接下來還有10公里的堤防道路,距離關門時間還有2小時,看來今天可以在6小時半內回到終點。走過新埔國小,還有7公里,距離6個半小時的目標還有75分鐘,我對自己更有信心了。穿過西邊快速道路的第二個涵洞,出現最後4公里的指示牌,有點累,走起來有點辛苦,尤其是往北走魚塭旁那段,北風吹得斗笠臘臘作響,我抓緊笠緣低著頭抗拒強風。辛苦的時光過去了,陸續通過最後2公里,也覺得這兩公里特長。回到通霄漁港,前面鑼鼓聲大作,那幾位從黎明敲打到現在的美女們一點倦容都沒有,我精神大振,擺起雙臂提起雙腳,快步走上紅地毯,踩進終點線,而以6小時18分29秒完賽,較去年快了5分鐘。感謝主辦單位通霄慢跑協會與全體服務朋友以及一路上陪著我幫我打氣加油的跑友,這是我的第107場頑走馬,也是第210場玩賽馬,我會繼續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