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憧憬國際馬拉松盛會,今年五月,如果您願意親身了解平埔族「走標」民俗競技,歡迎報名體驗不同的人生。過去,在漢人為主的台灣,平埔族阿立祖公廨必須隱居後殿;在文人當道的社會,視善走能跑為番,飛簷走壁為盜。現在雖然民智大開,可是佳里北頭洋山麓的兩座平埔族勇士飛番古墓碑,還得繼續委屆沒入甘蔗田中呢!
平埔族走標
1999年開始,為了展現北頭洋「飛番」的善跑能奔,及紀念阿立祖生日(農曆三月廿九日),「走標」活動全程十七公里。從佳里慶長宮出發經潭番子塭公廨、後港西社區(台江內海舊航道)、番子厝到角帶圍興安宮為中站折返點。再由後港東天后宮(後港舊碼頭)、後港腳、回返慶長宮。這項民俗文化活動日漸打響名號,每年來參與走標競技的朋友愈來愈多。去年適逢母親節有幸首度參賽,包括遠自台中來的大腳ㄚ,高雄中油、中鋼、鳳慢,雲林飛虎,台南鳳凰城,嘉義北回,甚至台北女將載秀妤等都熱烈參與。今年,5月3日為週末,結束之後再赴台中港跑馬,豈不大快人心!
民俗尋根
建議您比賽之後,不要急著回家,配合社區導覽尋根。先參訪阿立祖、再訪飛番墓、民俗文化村、荷蘭井,最後登上望高寮、瀏覽粿葉樹,對先民的苦心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飛砂崙」甘蔗田中飛番墓,但見雜草(不種甘蔗了)田中露出地面30、40公分的古墓碑。曾經頭髮綁108個銅錢與馬競技得勝,榮獲父子面君三次的殊榮,如今景象卻令人感傷。再訪文化村瞻仰飛番將軍塑像,英勇外貌對照古墓碑更令人不捨。續往超過三百年的荷蘭井、百年粿樹、直達望高寮(番子寮山)。這是全台第二矮的三等三角點,標高18公尺,卻是中央研究院地殼研究所地殼變動基準點、一等衛星控制點。回阿立祖公廨,檢查自已雙手腕是否有一條明顯的橫紋,據導覽人員說這是平埔西拉雅阿立祖後代的明証,別忘了趕緊祭拜祖先。
結論與建議
天際的彩虹看得見,卻一閃即逝且摸不著;身邊的玫瑰雖美,但必須日日辛勤耕耘,否則難免凋零。彩虹展現希望與理想,玫瑰提醒我們現實的人生責任。今年(2008),北頭洋發展協會許總幹事接受建議,由17公里、延長為21公里走標,邀我們協辦深感敬佩,也體會責任:欣賞彩虹之餘,也不忘勤於耕耘,這樣才會落實人生。期待跑友除了跑百馬累計成績,同時也能以認同這一塊土地的心情,主動報名參與,實際體驗。
點閱: http://tw.myblog.yahoo.com/pig-chen/gallery?cfid=59&act=&fid=59&nfid=&yuid=pig-chen&page=1&.crumb=rwwwVlRrFZS - - - 北頭洋走標剪輯
------------- http://www.tgchen.net/search/label/運動" rel="nofollow - http://www.tgchen.net/search/label/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