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啦啦隊在那裡?
列印論壇: 跑者廣場
分類: 慢跑俱樂部
討論區名稱: 台北跑者留言版
討論區簡介: 台北跑者
URL: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forum/forum_posts.asp?TID=6926
列印日期: 2025-05-09 at 5:16am 軟體版本: Web Wiz Forums 9.73 - http://www.webwizforums.com
主題: 台灣的啦啦隊在那裡?
發表人: 韋海浪
文章主題: 台灣的啦啦隊在那裡?
發表日期: 2009-12-13 at 4:59pm
台灣的啦啦隊在那裡?
話說近幾年追隨台北跑者在海外趴趴走,有一點令我們感動的是;在海外跑馬,延途的加油群眾特別多,反觀我們國內馬拉松幾乎冷冷清清,好像跑步只是我們的事,也因為如此,常被一般民眾揶揄嘲諷說我們是一群吃飽閒閒沒事找事的無聊人。而我們也常抱怨,國內的民眾太冷淡/冷默了,有時不但沒有人潮的加油聲,甚至換來的是汽機車的抗議喇叭聲,令我們跑友們生氣不已。與其生氣不如爭氣,想想!我們出來跑馬,何不將自己的親朋好友給號召出來,為自己的親友加油。
最好是像國外跑場上,舉起大海報(寫上親友/跑者之名字)加油。事實上,當事人經過親友加油團的時間最多10秒左右,但他們在路上至少站了一個小時以上,實質上是為大家加油了。試想想!如果所有參賽跑友們,每人發動一「定點」親友加油團,整條跑道上就不冷清了,諸位看倌,您認為如何?
去年的台北馬拉松,小弟特別請我女兒發動其同學們,寫了海報在中山北路,大同大學前為我加油。他/她們為我加油,也為大家加油,感覺效果很好。所以,今年(下週)的台北馬拉松,小弟依舊號召親友在延途加油。在此!小弟呼籲,台北跑者的跑友們,每人號召一定點,為個人,也為大家加油!
------------- 韋海浪
|
回應數:
發表人: dalehuang
發表日期: 2009-12-14 at 7:47am
完全贊同海浪醫師的看法,更欽佩海浪醫師身體力行的做法•
今年我會效法,鼓勵或是邀請親友前往賽場為我們一起加油•
對於邀請親友組成啦啦隊一事,我的看法:拯救他們健康•
邀請親友前來加油,鼓勵他人『作對的事』,除了可以使跑友跑起來更起勁之外,也讓他們參與健康活動的同時,感受健康活力的氣氛•或許有人因此感動而燃起開始運動興致的火種呢!
上週和韋醫師前往那霸參加馬拉松賽,旅遊途中,韋醫師利用心得報告時間提到自己新年給親人發紅包的趣事•
他說:要領紅包的人,全員到運動場集合,紅包大小端看跑步的公里數長短而定•跑的愈多,紅包錢就愈多•
聽罷,幾乎全車的人都鼓掌叫好,都說:Good idea!
如果其他不運動或是習慣負面思考的人,聽了這個趣事後,他們的立即反應又會是怎樣?
Run happy!
|
發表人: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發表日期: 2009-12-14 at 8:27am
好主意,值得推廣。啦啦隊主要來源有三:動員而來者如金石馬拉松曾經辦啦啦隊比賽,要評分,優勝隊伍有獎金。其次為親友團,若遠征外地,家人隨行,往往就成為啦啦隊。再者馬拉松現役或退役跑者,於不參與的活動也可以到場加油,甚至有人全程照相,賽後網路公告相片影片提供跑友留存者。
當然在賽道中,跑者往往也會為跑者加油。
台北馬拉松號稱十萬人參與,雖然有誇大之處,但全馬報名已經突破2500員,若其中有半數在台北縣市,若平均一人能動員一親友加油,就多了1250名加油。
才剛落幕的東吳馬拉松,年年有許多學生熱情加油,在計圈區特別能感受到熱烈的加油氣氛,真的很讓人感動。
今年開創的艋舺馬,跑者應該都記得楊郁民前輩一個人站在太陽下,持續為跑者加油,好像不吃不喝不如廁?體力精神毅力均超乎常人。
|
發表人: 湯明輝
發表日期: 2009-12-14 at 8:38am
連快跑者都不肯留下來為慢跑者加油,又怎能要求不跑者為跑者加油呢,各位先進太奢求了吧!
|
發表人: 給我全馬
發表日期: 2009-12-14 at 9:20pm
反正 在這怪異畸形的台灣社會 每個人連等路跑人的行進堵時間 的雅量也闕如 咱們又能奈何?不如 在己之內心組一隊來打氣加油 更實在 本來跑步就是要與內心對抗孤寂的對應工具......不是嗎?就把那些沒風度的用路人的折磨 當成是修行吧!
------------- 馬拉松俱樂部的高腳是一個比一個的勇猛。完成一場算什麼?這兒有的一兩百場紀錄的人才,跑步簡直好似吸空氣飲開水那般容易。你羡慕嗎?我很目孔赤。
除了要經過足肌的鍛鍊期的苦痛,更要挹注時間及金錢的累積,最要緊的是要保持健康的好身體。不過,請放心,這些投資未來肯定會回收得利:常跑步會使人的老貌減緩,心肺功能增強,延年益壽。不然電台名嘴怎會強調:二腳強就三腳勇,道就在於此!
|
發表人: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發表日期: 2009-12-14 at 9:55pm
1.我非快腿,但完跑後若時間允許,也會在終點為後方跑者加油,如今年太魯閣馬拉松,因回程車票為1508,不急著上路。有時在鳴槍時,會先在前方當啦啦隊,等大隊人馬均出發後,再跑回起跑線後方起跑,如今年苗栗馬拉松。
2.喜歡居高臨下高吼加油,特別是在泰雅馬拉松的最高點,景觀一級棒。
3.若遠征他地,有不少人完跑後就匆匆趕路回家,以免越晚越易塞車,未留下加油,情有可原。
4.近三年來台北馬拉松僅跑一回,今年也是啦啦隊喔!
5.東吳超馬長達24小時,陸續會有跑者前往加油,今年於起跑前去,約1230許不得不離開,晚上想再去,顧慮身心狀況不堪熬夜捨棄,星期天約0710許到場,於24小時結束後,約15分鐘許又不得不離開,未能在畢幕頒獎時在場鼓掌,不免有憾。
6.頒獎典禮時,往往冷冷清清,或亦有大家改進之處,同社團之人應多在場為自己人加油,這樣頒獎時掌聲會熱烈些。
|
發表人: ultrailrunner
發表日期: 2009-12-15 at 6:16am
步調緊湊, 生活緊張, 大家多互相包容, 尤其有幸 (時間, 金錢, 與健康) 出來跑, 就值得高興, 有啦啦隊好, 沒有也不錯, 就算是留些自我奮鬥的機會.
當感受到他人迸發出的壓力時, 可以包容地退一步想想, 他也許內心正在掙扎一些難以言敘的事.
------------- http://ultrafamilyman.blogspot.com/ - Ultrailrunning Family Man (超馬阿爸) 以前叫做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forum/member_profile.asp?PF=55 - RunningYam , 只是忘了密碼
|
發表人: Maraman
發表日期: 2009-12-15 at 10:39pm
這是韋醫師參加那霸馬拉松時,所提的構想,而且他也身體力行,帶頭示範,令人敬佩。
這是一個很正面的想法,是看到日本跑者,大都是一家人或是全公司,來參加比賽,並將參加比賽當作是一場嘉年華會或是一場郊遊踏青,大家來運動,賽後並一起野餐聚會,享受比賽的氣份,並且聯誼。
反觀國內,比較將比賽視為一場競技,跑者跑完後,若沒得獎,就打包走人,以致後段的跑者回來時,冷冷清清。因此韋醫師才建議,由親朋好友影響起,慢慢將加油團的人數聚集起來,除了比賽更熱鬧外,也希望這些加油團慢慢轉變為選手團,這也是黃會長所謂的"拯救他們的健康"的意思!
當然一開始並不容易,有些家人甚至還不贊成跑步,但是如果能讓他們來感受比賽的氣份,一定可以改變他們的觀念不少才對!
------------- If you don't hurry ! life is full of fun and joy !
|
發表人: 安樂使
發表日期: 2009-12-15 at 11:38pm
文章發表人 Maraman
這是韋醫師參加那霸馬拉松時,所提的構想,而且他也身體力行,帶頭示範,令人敬佩。
這是一個很正面的想法,是看到日本跑者,大都是一家人或是全公司,來參加比賽,並將參加比賽當作是一場嘉年華會或是一場郊遊踏青,大家來運動,賽後並一起野餐聚會,享受比賽的氣份,並且聯誼。
反觀國內,比較將比賽視為一場競技,跑者跑完後,若沒得獎,就打包走人,以致後段的跑者回來時,冷冷清清。因此韋醫師才建議,由親朋好友影響起,慢慢將加油團的人數聚集起來,除了比賽更熱鬧外,也希望這些加油團慢慢轉變為選手團,這也是黃會長所謂的"拯救他們的健康"的意思!
當然一開始並不容易,有些家人甚至還不贊成跑步,但是如果能讓他們來感受比賽的氣份,一定可以改變他們的觀念不少才對! |
「氛」才對!
|
發表人: 飛龍
發表日期: 2009-12-16 at 8:36pm
非常贊同大家的想法,這兩年在單位推動跑馬風氣,也常鼓勵同仁攜家帶眷一起參加,不僅可充當啦啦隊,也可為跑者留下身影,只不過啦啦隊多留在終點附近加油,但近來也有同事眷屬報名參加三公里、五公里短程路跑,無疑也是一種參與,相信不久的將來,跑馬人口及啦啦隊會越來越多。
|
發表人: 韋海浪
發表日期: 2009-12-16 at 11:39pm
感謝大家給予正面的回應, 誠如幾位前輩所言, 今天我們號召出來的加油團, 明天也許就是參賽團了, 就如政德兄所說的"拯救他們健康", 這也是"做對的事", 就從我們做起, 能號召幾位就幾位, (佛家常說渡一人是一人),
飛龍所說的有道理, 加油團都在終點, 而延途都冷冷清清. 我建議請他們都在仁愛路, 中山南/北路上 (這是精華路段), 其次可以在大直附近的明水路, (接下來, 我們上了巿民大道, 對加油團就不太方便了).
加油團最好準備大字報, 書寫要加油的跑者姓名或俱樂部名, (如此, 他/她們也有功課可做), 在國外的馬拉松報到時, 大會都會準備許多大字海報看版供親友們書寫, 我看到他們大多是寫跑者的名字. 我們似乎太保守了/太害羞了. 政德兄曾說過, 這是件光榮之事(能跑完那麼長的距離), 不丟人. 事實上, 當事人跑過加油團不過10幾秒, 但是他們在現場至少站了一二個小時, 實質上也幫大家加油了.
如此! 跑道上, 看版林立, 旗海飄揚, 相信其他路人甲, 路人乙看到了也會感染到一點熱鬧氣氛. 全民運動指日可待.
感謝主! 截至目前為止, 小弟大概號召了四、五個點(不同的親友), (大多在中山南/北路上), 他們最近正在趕製大字報(我也不知寫什麼, 他們要給我一個Surprise). 這是小弟的抛磚引玉, 期待大家也能號召親友們一起為我們的馬拉松盡一份力. 
------------- 韋海浪
|
發表人: 王坤樹
發表日期: 2009-12-17 at 12:01am
贊同韋醫師論點,要積小成大總得有一個起點。若有一天能見到萬人空巷的加油場面那都是你們建立的功勞。
只是個人有點慚愧,無法渡家人就更別提去渡他人。但萬分感謝那些願在街頭為跑者打氣加油的啦啦隊。
|
發表人: ahdar
發表日期: 2009-12-17 at 6:23am
啦啦隊及志工團就是馬拉松的預備隊,為別人加油打氣的同時,也不禁會想「他們能,那我為什麼不能?」所以啦啦隊愈多,志工團愈龐大,願意投入馬拉松的人口就有可能愈多,我們不但要開發更多跑者,還要開發更多啦啦隊及志工,台灣的馬拉松(尤其是城市馬拉松)要堂堂躋身一流水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癥結點。
|
發表人: dalehuang
發表日期: 2009-12-17 at 8:23am
除了跑者自備啦啦隊外,主辦單位的用心與否,至關重要•
如何號召馬拉松賽沿線居民或是公司行號和商家的人參與該活動,應該是重點•
只要做得成功,可以化阻力而成為助力•
沿線居民或是公司行號和商家,因為他們的親朋好友和鄰居之參與該賽會而可能願意出來為自己人加油,順便為他人加油吧!應該是一舉數得•
這種現象在台灣,似乎不可能,或是天方夜譚或是遙不可及•難道就束手無策了嗎?
學習跑馬拉松的精神和模式吧!
只要願意,不嫌累,不嫌慢,跨出去的每一步,就讓你更接近終點一步•
有權利的人啊!用點腦筋吧!
|
發表人: mike
發表日期: 2009-12-17 at 10:18am
很贊同海浪兄呼籲,如何讓慢跑成為全民運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己之力雖小,但如長期積累,也能推動高山.
幾次看到永慢陳永星兄,拿著寶特瓶站在路肩為跑友大聲嘶喊,加油!以及青年公園林國基大哥,自己花費購買飲料,在路旁為大家補助,就覺得很感動,同樣是熱愛馬拉松的跑友,如果當天因事未參加,能否一起來呢?
每回在起終點處,見到很多慢跑社團到處掛布條,如"高雄超馬俱樂部","中鋼慢跑社"...............................等等,建議既然要掛,可否延伸到賽道起終點五公里處,並加註如"高雄超馬為您加油!加油!",或"終點快到了!高雄超馬為您加油"..........同時派出隨行親友,站立布旗下看顧行李,為跑友補給加油呢?
如此可以將部份親友分散部署到終點前,給予已近筋疲力竭的跑友們,最及時,最溫馨的鼓勵,讓大家有力完成最後衝刺,經由親友熱忱的鼓舞,必然讓跑友衷心感動.
全台灣有那麼多慢跑社團,如果有心,每個社團負擔二百公尺,必然可以將終線前五公里填滿,讓大家分散在終點前,比起擁擠在終點,會有意義多了.
|
發表人: 劉小禎2
發表日期: 2009-12-17 at 5:02pm
我要說 :如果覺的要改運的 想沾沖點喜 的 最好就是來幫選手加油
如果你拿出來ㄉ補給品 可能是一杯水 一顆糖 或其它的 如果讓選手拿走
那意味著 帶走不好的運'事 '
而 帶來的是 公德 帶來的是 喜悅
那是 一定合算的啦
問題是 日本的百姓 相信這ㄍ 也真的是如此
這就和 眾神出巡 擺在外面的 功奉是一樣的
只是 台灣還沒有人 推廣這事而已
我小禎 2003年真的很 背 有多背 我有空再說
這幾年下來 我只要有可能 那怕是一點鹽 一包gel 我都願意和大家分享
幾年下來 我發現 我快樂多ㄌ 那不是用co co 買的到的
我覺的 最大的福氣 是 我看到每次比賽時 義工们的 神情
真美
只是 這些所謂的 啦啦隊 加油隊 的公德是 真的存在的 只是沒有被說被報導 被分享而已
只要被 宣傳 我相信 很多人都會加入的啦
------------- 燥鬱症 只是內分泌的化學成份改變而已 吃點藥 .出來跑馬流點汗 .看點陽光的書 .當個義工.貢獻一下社會 .會好多了
這世界 有太多美好的事 我還沒去發現哩
再難的路 只要去走它 一定可以度過的
從2000起 我開始吃 紅藍包的藥 ......現在 好多了
|
發表人: 踏浪
發表日期: 2009-12-18 at 2:34am
黃顧問及小禎大哥所言甚是,這一次去那霸跑感受到的震撼,不言而喻,也希望台北加加油,高雄更要加油
土慢踏浪
|
發表人: 王坤樹
發表日期: 2009-12-21 at 6:15pm
昨天在仁愛路中山北路除了大會的啦啦隊外,我見到了不少「海浪啦啦隊」,連到最後光復南路轉入仁愛路時還有「海浪啦啦隊」的存在。
感謝韋醫師的用心,在經過時我都不忘向他們揮揮手表示感謝。
|
發表人: 老貓陳
發表日期: 2009-12-21 at 6:29pm
昨天我在中山南路上看到來自澎湖的百馬王子高明安大哥,也是高聲的與周邊的啦啦隊一起加油互動,看起來好感動!
而我呢?我是不敢亂動,因為我已氣喘吁吁... 
------------- 健康快樂跑,少病少煩惱!
|
發表人: juilin
發表日期: 2009-12-21 at 7:30pm
感謝海浪大哥"邀約派來"的啦啦隊
好像不只兩三團而已(可能更多)
有了他(她)們高分貝的加油聲
昨天跑動起來感覺特別的有力
可是非常的擔心他(她)們是否受寒
真的有點兒不捨
非常的感動
~~~感謝囉~~~
------------- ~~~風馬~~~
|
發表人: 韋海浪
發表日期: 2009-12-21 at 11:31pm
說真格的, 當初小弟號召親友們來加油, 也只是期待而已, 不抱太大的希望, 尤其是昨天還是寒流來襲. 但是出乎我的預期, 他/她們不但依約而來, 事前還費心的製作加油海報, 有的甚至還花了錢製作大型加油布條. 在現場又喊又叫的, 熱情的吶喊, 不但為我加油, 也為大家加油. 他/她們向小弟表示, 許多跑友都給予正向的感謝與回應, 所以即便在寒冷的天氣中也不覺得受到風寒. 尤其是他/她們大多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那麼多跑者, 感受到台灣的活力, 有不少的朋友向我表示, 也要加入跑步行列, 明年也要參加馬拉松賽....有人看到連狗都參加了(可能是看到陳天養會長的小黑), 人怎麼能不如狗呢?
如同前面有人說, 今天的加油團可能就是明天的選手團, 起初, 我只是抱著嚐試的心態, 昨天的效果很好, 如政德兄所言:" 拯救他們健康", 也希望能藉此抛磗引玉,期待台灣每年馬拉松的重頭戱-台北馬拉松, 每位跑友發動自己的親友, 只要每人出一點加油團, 相信延途必定是人氣沸騰. 全民跑馬, 全民健康陽光, 指日可待.
------------- 韋海浪
|
發表人: 賁俊蓮
發表日期: 2009-12-22 at 7:24am
我們都有遇到韋醫師的加油團,也有薛慶光的加油標誌,還有每年都遇到的永星大哥,還有大會動員不少加油團,像國父及辣妹團等等,真的不錯,是寒冬裡的暖流,是我們再前進的鼓勵.
|
發表人: bee
發表日期: 2009-12-23 at 8:02am
文章發表人 賁俊蓮
我們都有遇到韋醫師的加油團,也有薛慶光的加油標誌,還有每年都遇到的永星大哥,還有大會動員不少加油團,像國父及辣妹團等等,真的不錯,是寒冬裡的暖流,是我們再前進的鼓勵. |
好可惜我沒遇到國父....
不過我一直在想韋醫師是什麼科的...應援團很龐大啊...感謝海浪班的鼓舞!!
------------- 彭弼聲。跑跑跑向前跑 觀山形聽海音 別稱honeycat(蜂蜜貓) 貓家老闆說"一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一日不運動身材可憎" 真善言啊
還有,引財哥所勉勵過的話大集成,再努力,自由隨性但認真
記憶深底的聲符地圖,路跑地圖,迷路。
|
發表人: juilin
發表日期: 2009-12-23 at 8:12am
報告 bee 大人:
應該是~~~人緣大眾科~~~
完畢
~~~來酸~~~
------------- ~~~風馬~~~
|
發表人: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發表日期: 2009-12-23 at 11:32am
連續參與台北馬拉松九年:跑六年,看三年。應該要有些創意,變裝一下,以後年年繼續參與,在外移之前。跑者可能很認真跑,對加油團視若無睹;可能熱情回應,高聲致謝;可能想要表達謝意,但力不從心。
國道馬拉松參與者眾,路線不寬,似乎不太容許加油團。櫻花馬拉松理應歡迎親友團來為跑者加油,雖路途有些遙遠,不過當成一趟旅遊,雖不是知名、熱門的風景區,美景自有可觀之處,只要熱心體會。若韋醫師的親友們有興趣,二二八再見!三重馬拉松也是台北地區舉行的馬拉松,亦可到淡水河邊來加油。
至於太魯閣馬拉松,就算無號碼布,沒報名比賽,也可隨時健走進入中橫公路,為跑者加油,大會起跑是0700,印象中有跑者家眷沒報名,天剛亮就往西走,還走到天祥呢!
|
發表人: cesar
發表日期: 2009-12-23 at 11:47am
其實各跑步團體也可派一、兩支人馬出來,一方面為社團宣傳,一方面為跑者加油,不一定非集中在市政府。
那天在中山南路看到開南工商學生在旁加油!就是沒看到大同大學加油。(因是靠近左側跑道,是否遺漏未見到?)北安路10公里處也有加油的學生,很窩心!
但是市民高架橋上看不到加油者,不知是否因沒開放觀眾上高架道?以致長長的路面很單調。期望下次能看到市民上高架道為跑者加油!尤期是中段最需要精神上的鼓舞。
|
發表人: 韋海浪
發表日期: 2009-12-25 at 10:51pm
古詩今作話2009台北馬拉松
韋海浪 2009.12.20
海浪的古詩今作 |
古人之作 |
海浪:一跑解千愁
朝九晚五幾時了,煩惱知多少。
病患昨夜又煩我,
夜眠不堪急診繁星中。
腦袋四肢應猶在,只是身心疲。
問君如何解苦悶?
穿起一雙跑鞋向外跑。 |
李後主(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幾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海浪:2009台北馬拉松
年度跑馬盛事,又一年!
歡樂興來晨跑台北巿
馳雙腳,奔大地,騁萬里。
真是人生暢快腿常跑。
|
李後主(李煜):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
海浪:途中親友加油團
人潮如山,跑者如雲,道路清空
寒風微冷,熱情奔放,歡樂跑馬天
槍聲響起,奔瀉如流
足輕步健雲飛
路迢迢,尋尋覓覓,加油親友何在
仁愛路口,中山北路
望斷跑道神馳
褭褭婷婷,加油聲起?填慰孤獨心
朱口皓齒,此起彼落
但有遠近親疏
掌聲起,祝賀不斷,實在很爽 |
蘇軾:永遇樂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
黯黯夢雲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
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
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歎 |
------------- 韋海浪
|
發表人: 阿德
發表日期: 2009-12-26 at 10:16am
"掌聲起,祝賀不斷,實在很爽" 爽爽爽 , 實在爽 ,今年最爽 , 幸好有報名!
|
發表人: peterlo
發表日期: 2010-01-08 at 1:09pm
以下文章僅供跑友參考:
鼓勵更多跑友能完初馬 & 挑戰百馬?!(不能受傷& 永跑!)
能完馬兄弟: 10000人?(facebook 會員數: n億!)
1. 跑步初學者以健康跑為目的,慢慢把目標放大到全馬?
2. 跑步等於馬拉松?!
3. 完馬並不講求名次速度,而是『跑完解脫的感覺』就很爽~
(為健康而跑!)
跑步十大秘訣(上)
http://tw.myblog.yahoo.com/jw!9WBTP0yIAxEReZcLrWYVlMkaIQ--/article?mid=788 - 跑步十大秘訣(下)
http://blog.xuite.net/orioltai/blog/10211857 -
Sorry to give me my comments again!
------------- petee lo
|
發表人: 鄭永忠
發表日期: 2010-08-26 at 3:12pm
我時常向大馬跑友推介台灣跑步風氣很盛,一年有至少二十全馬可跑,非常羡慕。發動親友團或跑友,互相為參賽者打氣,那會更加溫馨、感動。
其實我在數年前的參賽就有幸率先體會台灣跑友的熱情,還有永和溫馨的補給,期待會再回去。
以今年渣打吉隆坡全馬為例,就多了這一份氣氛和溫馨,除了主辦當局力邀各學校、團體和公司參與啦啦隊競賽外,不少跑友和社團也各自組成補給站、啦啦隊等,而且各水站都有一名豐富經驗跑友帶領服務,看到水站有熟朋友的感覺很好,令今年的渣打吉隆坡全馬讓不少跑友留下美好的回憶。
以渣打香港全馬為例,水站的志工也扮演啦啦隊的角色,充氣棒和寫著打氣加油的標語,令人感動。當然最後1公里多左右,兩旁都是人的感覺很棒!
新加坡全馬也有不少跑步社團都有補給站和啦啦隊打氣,而且有些成員會打扮各種可愛裝扮,令不少跑友競相合照,倍感溫暖。
今年台北全馬,大馬會有不少跑友前往參賽,其中有一跑步團聽說有三十多人,期待他們能在台北全馬留下美好的回憶。當然太魯閣全馬也有不少人前往。
|
發表人: 王坤樹
發表日期: 2010-08-26 at 6:00pm
文章發表人 鄭永忠
我時常向大馬跑友推介台灣跑步風氣很盛,一年有至少二十全馬可跑,非常羡慕。...... |
現已不止至少20場全馬可跑,台灣今年到年底可能超過40場馬拉松可跑,有興趣的海外跑友們可到「全國賽會」查看,那裡葷的、素的、環肥燕瘦都有任君挑選。
全國賽會: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contest.aspx -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contest.aspx
|
發表人: 鄭永忠
發表日期: 2010-08-26 at 6:03pm
嘩,嚇人。
大馬跑友目前也頻頻跑向澳洲,只是人數沒有台港二地這麼多,大馬跑友依然對台港二地全馬有好感。
有者跑向歐洲,但人數不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