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總名次的成績證明
列印論壇: 跑者廣場
分類: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討論區名稱: 比賽感想
討論區簡介: 抒發與交流比賽的感想與心情
URL: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forum/forum_posts.asp?TID=9008
列印日期: 2025-08-16 at 6:47pm 軟體版本: Web Wiz Forums 9.73 - http://www.webwizforums.com
主題: 沒有總名次的成績證明
發表人: 桔子
文章主題: 沒有總名次的成績證明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8:23pm
繼高雄馬拉松後萬金石馬拉松又一張沒有總名次的成績證明,要如何登錄馬拉松普查? 這個晶片真的很爁上次高雄馬拉松說高溫當機感應不到晶片,但是萬金石馬拉松低溫下還是有跑友的晶片感應不到 ,看這次要如何說明
|
回應數:
發表人: shinji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8:30pm
我也是這次晶片沒有感應到的其中一員...orz 也許主辦單位就是怕這樣才以大會時間為準的吧
不過... 我一共也才參加過三次有晶片計時的比賽 就有兩次晶片給我出包沒成績......還是連續兩次 有沒有這麼幸運阿...那為什麼我買樂透連最小獎都沒中過......冏rz
|
發表人: 曾明達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8:31pm
高雄沒成績
這次總算有成績
成績證明發得很快
跑完步到基隆看敦睦艦隊
1103 1208二艘軍艦排隊的民眾非常多
看完AOE530就離開了
|
發表人: Yego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9:39pm
我的成績證明也是沒有晶片成績(高雄那場也一樣)
這家晶片真不是普通的爛 
|
發表人: 台北小林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9:45pm
總排名及分組排名沒有列印出來在成績證明上,其實是可以去成績證明處詢問的,
因為現場公布的全馬排名只有到時間3小時55分左右,(半馬我沒注意確認)
我是直接請成績證明工作人員幫忙查詢排名成績的,
現在可能只能等這兩天看本次賽事網站是否會公布了.
|
發表人: 阿龍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10:19pm
2011萬金石馬拉松競賽規程是主辦單位訂定的,所謂競賽就是要有名次,哪有競賽沒有名次的?
|
發表人: angeline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10:37pm
有件事情我覺得很奇怪,
本次的全馬, 我記得時限應該是6小時吧?
為什麼在大會計時版才顯示5小時55分的時候,
工作人員就在拆終點的感應地墊?
而且從隧道口那端還有跑者正跑回來,
工作人員就這樣當著他們的面把地墊給拆了 @@
想當然爾辛苦跑回來的成績也沒了...
|
發表人: 桔子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10:58pm
發表人: 野馬
發表日期: 2011-03-06 at 11:07pm
啊!習慣了限時6小時跑完,就不會特別去注意完跑的時間,
有一次在台中舉辦的舒杯就曾限時5:30完賽。
我的朋友沒注意,以為是6小時完賽,
後來有人提醒他,才知限時是5小時半,非6小時。
謝謝桔子的提醒,我也看到了簡章上寫的限時是全馬5:50分完成。
人家多延5分鐘是考量先後出發的誤差時間。
------------- 拔絲
|
發表人: topos
發表日期: 2011-03-07 at 12:19am
文章發表人 angeline
有件事情我覺得很奇怪,
本次的全馬, 我記得時限應該是6小時吧?
為什麼在大會計時版才顯示5小時55分的時候,
工作人員就在拆終點的感應地墊?
而且從隧道口那端還有跑者正跑回來,
工作人員就這樣當著他們的面把地墊給拆了 @@
想當然爾辛苦跑回來的成績也沒了... |
活動規定全馬要5:50關門 我5:49:15完成,差點被關門,還以為關門時間是以感應時間為主,沒想到是計時器的時間,快進終點時的隧道內還跟幾各跑有說如果晚出發時間應該來得及回來,如果因為這樣沒領到證書,小弟先跟你說聲抱歉了(我穿水藍色愛跑部背心)~ 今天這場受到拉肚子影響,含出賽總共拉了三次...,剛好落點分別在萬金石,沿途找廁所有點不方便,跟民家借了兩次,回程才發現有些北海岸公共廁所被補給站或水站的帳棚擋住,如果有標示會更好些,要不然發現補給站周邊的流動廁所真是少的可憐,我是習慣性跑馬都會緊張拉肚子..
|
發表人: sengtui
發表日期: 2011-03-07 at 7:57am
同是天涯淪落人....
大哥講的時候我也有聽到(還是說還有別的前輩講的?),不過最後兩公里鼓起餘力拼了,抵達成績 5:46,初馬總算沒落馬
現在不良於行,第一次體會到中風癱瘓的感覺。
另外還有一位穿粉紅色跑裝的前輩,一路鼓勵我,還拿他的 Bengay 給我用,後面五公里就沒看到他了,不知道他有沒有時限內跑回來。真的很感謝他!!
|
發表人: 50歲才開始跑步
發表日期: 2011-03-07 at 8:38am
記得終點衝線後有發名次卡,這一點總算從2011高雄馬學到寶貴的經驗。我有特別記下名次來,我想就拿名次卡上的名次來做馬拉松登錄,應該不會又有異動吧!很幸運遇到萬金石北海岸難得的跑馬好天氣。
|
發表人: summer
發表日期: 2011-03-07 at 9:07am
大會的晶片不知道是不是能在賽前做個掃描測試? 我的意思是讓跑者確認一下晶片上的資料以及晶片的感應是否良好 要不然 真的只能靠運氣∼ (成本太高? 那如果100元不退還呢? 是不是就夠了?)
不知道這是不是外行人講的外行話?
------------- ~out is in~
|
發表人: Jay18
發表日期: 2011-03-07 at 12:13pm
文章發表人 summer
大會的晶片不知道是不是能在賽前做個掃描測試?我的意思是讓跑者確認一下晶片上的資料以及晶片的感應是否良好 要不然 真的只能靠運氣∼ (成本太高? 那如果100元不退還呢? 是不是就夠了?)
不知道這是不是外行人講的外行話? |
個人淺見,不論是被動式或主動式晶片~賽前的SCAN TEST可確認晶片功能正常與資料正確,但與最後成績並無絕對關聯
測試端機器與終點端機器的使用時機與地點可能不同,或許是兩套獨立運作,而會發生問題也影響最大的通常是在終點端的感應器(Reader or Receiver),與操作人員之熟悉程度及應變能力
另一方面,被動式RFID系統,其天線設計、訊號強度、感應距離、主機穩定度以及硬體規格之頻寬(可同時通過之上限值),須特別注意就是,這也是為何國外專為運動競賽設計的整合式系統(主機、天線、晶片)價高主因,也是與部分國內廠商自行組裝或拼裝之RFID最大的差異,前者才有資格稱為Sport Timing System,或許國內有天可以做到,雖然不知這兩次出問題的硬體組成為何,但目前從各方網路照片所看到的片段,看起來是還未有足夠專業技術能力就是
|
發表人: chrysler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9:15am
這一次萬金石的成績證明沒有名次,那麼要填馬拉松普查時,就不方便了。 不過,現場發成績證明書卻是心裡比較踏實,不會等郵差等了老半天。
現場發成績證明的做法,而且採用晶片計時,而且到達終點後,立刻可以列印成績證明,都不必等,如果還要能夠有名次,這個程式不太好寫,因為要做 window search(不過也不算非常難). 目前連路跑協會都是事後再統一寄成績證明,理由差不多就是這樣。
1. 簡單解釋: 起跑時,大家有快有慢,都在塞人(不能說塞車 ),例如劣者經過起跑線時已經超過兩分多鐘。而當您跑回終點時,馬上就可以列印成績,那麼怎麼可以知道兩分鐘內有沒有人超越您的成績呢?因此馬上就可以列印成績的系統是不可能有名次的。
2. 如果要有名次,那麼成績證明就至少要等10分鐘才能列印出來。(假設最後一個經過起跑線的跑者經過時,已經是鳴槍後10分鐘)
3. 然而,就算您願意等這10分鐘,這個程式也不好寫。如果您有寫程式的經驗,就會相信每一位跑者要列印成績時,都要做區間排序或window search,才能找出名次,而最快的排序演算法的最差情況是 n log n,如果萬金石參加人數有2000人,那麼電腦「可能(假設最差情況)」總共要做 2000(n log n),電腦可能會操到死。(當然您也可以投機,忽略最差情況,但程式就是有出錯的風險,難免有時候會有怪胎跑者,前面都慢吞吞,跑到最後路段要挑戰世界紀錄,衝得比什麼都快。想要寫不出錯的程式,就不能忽略有奇怪人的存在)。 有一些事情,用人工做比用電腦做還要有效率。
4. (有比較快速的方法可以做區間排序,只不過,一般少用)
5. 其實,如果要立刻列印名次,有個簡單的做法可以稍微縮短這10分鐘。就是在終點前約10到5km置放一個check point (RFID reader)。如此一來,當您要列印成績時,電腦就能判斷終點前5到10km您有沒有「其他的競爭對手」,就算他已經通過這個check point,也可以知道從這個check point 開始,假設他就算以世界紀錄的速度前進,有沒有可能突破您的名次。如果他不可能突破您的名次,就能夠「事先決定名次」,並且列印成績。
結論: 要能夠馬上列印出名次的程式真的不太好寫,廠商只願意開發堪用的系統,反正它就能賣錢了。如果成績證明上要有名次,那就等大家都跑完,做一次排序就好了,程式也好寫,電腦也不必跑幾千次的排序運算。
各行各業都一樣,廠商比較關心的是產品能夠賣錢這一回事,廠商一般而言比較不關心他的產品是不是「專注完美、近乎苛求」。
-------------
|
發表人: 獅子頭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9:37am
不知有誰看到大會公布的總成績,不會不公布吧!!
|
發表人: 阿龍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11:17am
這次大會應該用兩個系統,條碼系統是預備用,大家看到名次卡就是這系統
,晶片系統可直接在電腦裡按前後順序自動排名次,選手看不到的,目前國內有兩系統。
萬金石這系統只抓選手回終點減掉出發時間,就是晶片時間(選手實際跑的成績),但
大會不以這成績做基準的,系統是用選手回終點的時間排名次序位基準點,成績可以馬上
列印,名次可自動排序,為何這次名次沒有列在上面,不得而知?
路協的系統是晶片計時,為避免1人失誤造成名次序位重排,證書都會賽後隔數日才發,
因為快的選手晚10分鐘出發,比同時間出發的後段選手快2小時以上回終點,落差太大了,
這程式還要將全部選手晶片成績排序位,這是大會要的名次序位基準點。
馬拉松晶片系統取決判讀設備的速度、準確度、距離、瞬間容量;電腦的運算速度、瞬
間處理量。
這是個人經驗判斷,大家參考。
|
發表人: 台北小林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11:50am
謝謝龍哥詳細解說,真是受用不盡
此次我因為有一初馬日本同事同行,出發前因故耽誤起跑時間,實際出發時間當時手錶記錄大約已經超過06:40了,
當時陪他慢跑前2KM時,心裡為上月高雄馬一事就感覺怪怪的,心想是否晶片果真會反映實際跑步時間?
陪跑2KM以後就分開各自單飛努力了,最終我進入終點大會成績為406,晶片成績為357,
還好兩個時間記錄都據實反映出來,也稍稍化解心中不安疑慮.
我那日本同事可就猛了,出發後就一直趕我,要我別理他,他要自己跑....
心想他從沒跑過馬拉松,也從未從事跑步運動,除擔心安危以外,更擔心他沒這值得的記錄成績,
最終他在關門前一分多鐘的548返回終點,晶片記錄為538,總算幫他留下人生首馬記錄成績. 
賽前擔心是否會出狀況的成績記錄,也在順利之中畫下完美句點!! 
|
發表人: Jay18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1:20pm
樓上兩位前輩皆有提到系統重點~一個是在軟體也就是程式~一個是在硬體也就是RFID,兩者結合為一完整競賽計時系統,國際上~有專賣計時硬體,也有單賣計時管理軟體~有些可互相支援連結,也有的是廠商從頭到尾全包~提供包含終點攝影.風速儀等完整的包套服務
在路跑項目因為速度相較於其他輪型運動要來的慢,計時精度不用太高~先求硬體的抓取頻寬要夠抓取率要高,在實際應用上,由硬體端也就是RFID設備抓取每位選手通過時的晶片ID及當下時間,利用RS232或RJ45 LAN介面傳送到軟體端,經資料庫對應填入時間數據,再作後續的應用及排序~也就是說要算GUN TIME要算NET TIME都可以~要分組排序要總成績沒有問題~是軟體端的應用,軟體端只要有支援,要接RFID.BARCODE.PHOTOFINSH拉線抓時間都可以...硬體端是要一絲不漏準確抓取數據即可,專業的計時硬體不單只有讀取器功能,還有記憶功能及備用電力,可承受短時間斷電或軟體當機之時仍能正常運作,待軟體端恢復後可重新連入抓取資料,某些賽事更會設置雙終點線(RFID*2),為的就是備援
唯目前RFID應用在競賽計時上需要一定的技術能力,所以目前硬體價格遠大於軟體價格,國際賽事成績要獲IAAF承認,也要看計時系統,如冠軍晶片就是IAAF.ITU所認可之電子計時設備,執行出來的成績具有公信力可被國際承認。對於全民馬拉松賽,RFID的應用有其無可取代的便利性,而在成績的判定,專業選手與一般民眾是有不同的~但不影響計時系統之使用,均可併行。
簡單說,所謂的 大會時間Official time就是先賦予軟體一個共同的時間GUN TIME,或各批次的出發時間,與選手進入終點時由硬體抓取的時間去計算時間差 晶片時間NET TIME是由硬體抓取通過出發線與終點線上的二個個別時間,由軟體計算時間差
|
發表人: yun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2:31pm
萬金石馬拉松成績
全馬: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6 -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6
半馬: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5 -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5
|
發表人: Yego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2:56pm
老莫這篇真是專業
要多看個幾次才能懂個大概
|
發表人: Jay18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4:24pm
真不好意思∼我不太會表達∼不是專業出身
就自己做做功課提出和大家討論多方學習囉∼
剛好看到高雄馬拉松的新聞,才又研究了一下
也發現路跑選手和自行車選手通過終點時的不同二樣情
|
發表人: ultrailrunner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10:18pm
文章發表人 Jay18
... 晶片時間NET TIME是由硬體抓取通過出發線與終點線上的二個個別時間,由軟體計算時間差
|
也叫做 chip time. 知道某比賽有晶片計時, 就可以在出發前從容不迫去排隊解放, 不必硬要擠在起點同時間一起出發.
------------- http://ultrafamilyman.blogspot.com/ - Ultrailrunning Family Man (超馬阿爸) 以前叫做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forum/member_profile.asp?PF=55 - RunningYam , 只是忘了密碼
|
發表人: 草山程
發表日期: 2011-03-08 at 11:27pm
此晶片應還在測試期,故大會採取選手出發時間一致作法,而不敢以晶片時間為依據。
|
發表人: 獅子頭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8:04am
文章發表人 yun
萬金石馬拉松成績
全馬: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6 -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6
半馬: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5 - http://blog.ccjh.tpc.edu.tw/mala2011/705 |
錫恩,謝謝!可不可以轉成EXCEL檔,麻煩你了! 
|
發表人: markjen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8:15am
櫻花馬就可以在賽後印出成績及名次, 萬金石為何不行?
|
發表人: Jay18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9:50am
文章發表人 ultrailrunner
也叫做 chip time. 知道某比賽有晶片計時, 就可以在出發前從容不迫去排隊解放, 不必硬要擠在起點同時間一起出發.
|
正確,JAY是有刻意不提這名詞,因發現版上跑友大哥們對時間成績的認識似乎有些混亂,所以單純些,JAY以為chip time比較偏向業界的技術用語,且chip time比較狹義是指使用晶片或其他無線識別傳送裝置的計時器材而言,還有其他計時器材非使用晶片,但也能計出個人時間NET TIME,只是在馬拉松項目人數多很多,目前國際上仍以使用RFID為主流
對大會或對參賽者,較正式的競賽成績用語及計時方式分GUN TIME & NET TIME二種,而通常正式國際場合也會以GUN TIME作為大會官方成績, NET TIME個人翻譯為個人淨時,屬於滿足個人自我挑戰的時間,因為競賽本質,就是齊頭式(同出發點)的平等
而馬拉松不同於其他運動競賽的特點就是人數超級多,參與門檻低,所以往往光是出發就耗時許久,所以會有兩總計時方式並行,但對職業跑者,他們的名次成績只有一種計時方式,在其他競速項目亦同.
文章發表人 草山程
此晶片應還在測試期,故大會採取選手出發時間一致作法,而不敢以晶片時間為依據。 |
這方面見仁見智,個人認為比賽之所以稱為比賽,就是因為有成績,有相對比較,所以成績的正確與完整是比賽的三大核心之一,可以說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常跟身邊朋友說,千萬不要拿正式比賽當你的測試場或練習場,準備工作都是要在賽前就先測試妥當的與熟悉性能的,沒完成,對主辦對參加者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至於統一出發時間,對硬體端的影響有沒有?從設備技術面,JAY認為很小~因為差別只在讀取(操作)次數一次與二次,也可以看成個別執行兩次終點計時,蒐集完的數據資料,傳到軟體端去做整理運算而已,對硬體晶片感應一次和感應兩次差別不大,頂多是軟體端的資料量會較為龐大,目前的筆電等級要處理簡單的萬筆時間資料,措措有餘,就看程式設計的功力,不然也還有國外專門的計時管理軟體可以選擇,這也是在賽前就可測試及預測的,至於其他方面就看大會訴求與行政方式有不同考量
若有困難,或許先用小型地區性比賽做測試較為適當
文章發表人 markjen
櫻花馬就可以在賽後印出成績及名次, 萬金石為何不行? |
這問題應該不難,先看看參加人數規模與起跑線寬度囉~ 參加人數愈多,選手全部通過起跑線的時間就愈長影響名次判定愈大,即進入終點後的名次判定時間就要跟著拉長,前面有前輩提過了 當然這也與主辦單位的管理能力及技術成熟有關,兩不同單位之差異變數不談個人對馬拉松環境也不夠了解...單就計時執行,個人推測,萬金馬拉松的規模應該大櫻花馬許多吧??
|
發表人: 王坤樹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0:26am
文章發表人 markjen
櫻花馬就可以在賽後印出成績及名次, 萬金石為何不行? |
不要把我們神格化了。
人數在千人左右還應付的來但超過二千人以上的比賽,要當場花證書是非常大的心理負擔及不確定性。
我們近期會檢討是否採行傳統的先公告成績事後再發證書較可行也不容易出錯。
|
發表人: 獅子頭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0:55am
發表人: 王坤樹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1:05am
這個我當然知道,問題是你們終點計時組已在哀哀叫,非檢討不可了。
|
發表人: markjen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1:29am
各位大哥, 如果真的很難, 我不知道東京馬或那霸馬是怎麼做的, 也是沒有名次嗎? 如果有, 別人可做, 為何我們不能? 都是國際馬不是嗎?
|
發表人: 王坤樹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1:39am
我們社團辦活動難在器材設備不足,簡單說我們買不起晶片系統,靠的是人工加電腦計時,所以會有一定的容量限制。
至於路協為何辦不出立即發放證書,這我就無法代答。
|
發表人: chrysler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2:05pm
文章發表人 markjen
櫻花馬就可以在賽後印出成績及名次, 萬金石為何不行? |
請您仔細理解別人在討論什麼。謝謝您。
-------------
|
發表人: markjen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2:22pm
Chrysler大哥, 大家不是在討論成績單上沒有名次嗎? 我有說錯嗎? 當然櫻花馬是沒用晶片, 但是如果萬金石有困難就必須要想到解決辦法, 就算是會後再寄, 也不會被人抱怨, 因為其他的國內比賽都是這樣做的, 如果只做一半, 反而讓人感到困惑不是嗎?
|
發表人: chrysler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2:35pm
文章發表人 markjen
各位大哥, 如果真的很難, 我不知道東京馬或那霸馬是怎麼做的, 也是沒有名次嗎? 如果有, 別人可做, 為何我們不能? 都是國際馬不是嗎? |
劣者能夠從數學上證明,採用每位選手出發的時間各別計時,如果選手一回到終點立刻就要能夠列印有名次的成績證明,根本做不到。再說一遍,不可能做到,東京馬、那霸馬都一樣。原因不想解釋,因為您不想花心思去理解之前的討論。
但是如果跑者允許等個幾分鐘,就有可能做到了,但是程式不好寫,而且萬一程式沒寫好,電腦有很高掛掉的可能性。
再容易一點的做法是,每位選手回到終點後,等一段時間(最後一位離開起點的時間假設為 A),才能算出 A 時間前選手的名次,這個程式比較好寫,「可能」只要對幾個選手排序就可以。
最簡單的情況,等到所有跑者都回到終點後,名次只要做一次排序就可以了。
-------------
|
發表人: noonrain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2:44pm
文章發表人 chrysler
文章發表人 markjen
各位大哥, 如果真的很難, 我不知道東京馬或那霸馬是怎麼做的, 也是沒有名次嗎? 如果有, 別人可做, 為何我們不能? 都是國際馬不是嗎? |
劣者能夠從數學上證明,採用每位選手出發的時間各別計時,如果選手一回到終點立刻就要能夠列印有名次的成績證明,根本做不到。再說一遍,不可能做到,東京馬、那霸馬都一樣。原因不想解釋,因為您不想花心思去理解之前的討論。
但是如果跑者允許等個幾分鐘,就有可能做到了,但是程式不好寫,而且萬一程式沒寫好,電腦有很高掛掉的可能性。
再容易一點的做法是,每位選手回到終點後,等一段時間(最後一位離開起點的時間假設為 A),才能算出 A 時間前選手的名次,這個程式比較好寫,「可能」只要對幾個選手排序就可以。
最簡單的情況,等到所有跑者都回到終點後,名次只要做一次排序就可以了。
|
理解, 同意Chrysler兄的看法!
因為採晶片時間排名, 很可能晚出發的選手還沒回終點, 但排名卻是比早出早回的選手前面,
這種情況就不是什麼高科技可以解決, 勢必等兩造都回來才可以排序.
事實上那霸和東京馬的排名是大會時間排名, 晶片時間只有小小的一行字.
這對菁英選手沒差, 因為優先出發, 兩個時間幾乎是一樣的.
那霸和東京馬小弟都參加過, 那霸馬是馬上印成績證明, 東京馬在2009年還是採賽後一個月才寄出.
其實重點是計時的正確性, 什麼時候拿到證書, 可能每位跑者的重視程度不盡相同.
-------------
|
發表人: Jay18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2:48pm
文章發表人 markjen
Chrysler大哥, 大家不是在討論成績單上沒有名次嗎? 我有說錯嗎? 當然櫻花馬是沒用晶片, 但是如果萬金石有困難就必須要想到解決辦法, 就算是會後再寄, 也不會被人抱怨, 因為其他的國內比賽都是這樣做的, 如果只做一半, 反而讓人感到困惑不是嗎? |
應該是您還分不清馬拉松運動中的個人完成時間與競賽名次間之關係
個人完成時間NET TIME不一定等於大會成績時間的GUN TIME,而在國內作法,因屬於全民運動,所以大會排名上有不同於國際賽事之選擇及彈性,可能這樣解釋您會混亂,簡單說~真正的官方名次是經由GUN TIME時間排序得來,也就是先進終點的名次一定在前,後續作業相對快很多,但對一般市民跑者,這樣的時間意義不大相同,這在其他競速項目中就單純多了
另外東京馬,您可以先查證確定後,再提出討論比較OK,不然您跳不出既有思維,提供東京馬GUIDE文件供參考(第六頁) http://www.tokyo42195.org/2011/sanka_en.html - http://www.tokyo42195.org/2011/sanka_en.html 若推測無誤,東京馬是不會提供個人晶片時間的排名,但或許會有統計數據讓參加者知道自己的完成時間會分布在哪個區段或比例...
文章發表人 chrysler
最簡單的情況,等到所有跑者都回到終點後,名次只要做一次排序就可以了。
|
YES!
|
發表人: noonrain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02pm
文章發表人 Jay18
若推測無誤,東京馬是不會提供個人晶片時間的排名,但或許會有統計數據讓參加者知道自己的完成時間會分布在哪個區段或比例... |
正確! 小弟上面已經提供經驗及解答!我參加過2009, 看了guide2011, 我想2010與2011也是同樣的rule
-------------
|
發表人: markjen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1:16pm
感謝各位大哥的指教, 小弟還真的是初入馬界, 老實說名次對我來說不重要, 我只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跑到自己努力後的成績而已. 我有一個疑問, 有的馬拉松有參賽資格, 請問是以GUN TIME做標準嗎?
|
發表人: yun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2:23pm
萬金石是用傳統人工計時,理當能印製總名次,因為我們都有拿名次卡
那個晶片是戴來參考用的,簡單的說是廠商用二套系統在並行測試
高雄馬也是並行,但是以晶片系統為主,結果我想大家都清楚(沒有發傳統的名次卡)
所以萬金石就改採傳統計時為主,晶片為測試
結果仍舊是有些人感應不到晶片的,顯然系統還是有問題
前面扯到什麼排序就把事情複雜化了吧?
萬金石這張成績證明是應該要印製總名次上去的(因為採gun time,有發名次卡)
|
發表人: Jay18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3:02pm
文章發表人 markjen
感謝各位大哥的指教, 小弟還真的是初入馬界, 老實說名次對我來說不重要, 我只想要知道自己是否跑到自己努力後的成績而已. 我有一個疑問, 有的馬拉松有參賽資格, 請問是以GUN TIME做標準嗎? |
就看主辦單位訴求是甚麼囉~一般來說,若我是主辦單位,在國內市民跑者這部分,會取其可提供證明之NETTIME做資格篩選,對PRO跑者,則以其代表性賽事之GUNTIME成績做實力預測,因為背景條件不一樣
文章發表人 yun
萬金石是用傳統人工計時,理當能印製總名次,因為我們都有拿名次卡
那個晶片是戴來參考用的,簡單的說是廠商用二套系統在並行測試
高雄馬也是並行,但是以晶片系統為主,結果我想大家都清楚(沒有發傳統的名次卡)
所以萬金石就改採傳統計時為主,晶片為測試
結果仍舊是有些人感應不到晶片的,顯然系統還是有問題
前面扯到什麼排序就把事情複雜化了吧?
萬金石這張成績證明是應該要印製總名次上去的(因為採gun time,有發名次卡)
|
因JAY也有提到相關排序問題,是看到先前幾場賽事的跑友討論.就放在一起講,也有所關連,是複雜化了沒錯~真不好意思^^"
另外,不知是否為個人理解有誤? JAY以為名次卡是基於GUNTIME的延伸,也就是出發時間大家都一樣,成績名次取決於進終點的先後順序時,名次卡才有功能,個人所知也只有馬拉松.三鐵,等跑步進終點之速度慢的運動才有機會用到名次卡,且依名次卡的發放方式應不算是非常正式的成績判定依據,但對於全民馬拉松是夠用了,與使用何種計時器材或傳統計時方式VS晶片無絕對關係
|
發表人: 阿龍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4:36pm
我不用專業的術語談晶片問題,因為多數人無法理解晶片、判讀器、電腦、
運算程式、傳輸等等,相關的複雜結構性,只要大會不用晶片計時就是選手回
終點看到計時鐘的時間,也就是大會時間,例如大會0600起跑,不管你是0605
或0610起跑每位選手的起跑時間都設定0600,選手如0605經過起跑點,晶片
感應時間0605,回終點1105,大會成績1105減0600等於0505,晶片時間1105
減0605等於0500,大會依照選手進場順序成績排名次,成績證明馬上就可印出
,那霸馬就是用大會時間當基點馬上就可印出成績,晶片成績不用再處理
抓出一同列印,大會成績跟人工計時一樣,第100位進場的就是第100名,
晶片計時第100位進場就不一定是第100名了,因為晶片成績需重排名次。
萬金石馬有多人誤以為晶片計時晚出發,結果被長長人龍所困,浪費不少時間
,大家已使用路協的晶片計時多年,提醒眾快腿不要看到晶片就是晶片計時,應
注意大會簡章說明才不會吃虧。
|
發表人: 黃榮俊
發表日期: 2011-03-09 at 6:07pm
謝謝阿龍 說的很清楚 一看就懂 收獲很多 尤其「不要看到晶片就是晶片計時,應注意大會簡章說明才不會吃虧」這句話最有參考價值
|
發表人: 50歲才開始跑步
發表日期: 2011-03-10 at 8:50am
2011高雄馬就是沒看清楚大會章程,看到晶片以為就是晶片計時,在後面等人潮過後才起跑,萬金石馬總算學到寶貴經驗,盡量不讓兩種計時成績差太大。
|
發表人: 芳村
發表日期: 2011-03-10 at 9:00am
跑步是享受,人多人少人擠人鬆,若認為今日狀況不錯何妨擠到前面一些,沒人擋路可以恣意快跑,也可以站在人群中共享群聚的磁場,不急不徐跟著移動、跑的愜意、輕鬆,那計較晶片時間就很無趣了 
|
發表人: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發表日期: 2011-03-10 at 9:26am
一小撮人會刻意站在最後方,跟在大隊人馬後方離開起跑線,慢慢依自己的慣性節奏向前行,比方說萬金石馬拉松剛開始2000名,回終點拿900名或1200名或1500名的名次卡,有業績入袋為已足,不在乎名次成績。
一小撮人明明速度不夠快,鳴槍前硬是要擠到最前區塊,鳴槍後很快就被無數人超越,套句流行語:有些白目。
跑的過程看到什麼聽到什麼聞到什麼,比究竟跑幾時幾分幾秒,更為重要,個人意見。
|
發表人: Jay18
發表日期: 2011-03-10 at 9:50am
嗯~或許仍有跑友對所謂的晶片計時與晶片時間~有混淆之處~希望這不會成為晶片的原罪^^"
此篇討論,.JAY試想解釋晶片計時在馬拉松的應用,部分網友關注成績部分網友關注系統又部份關注如何計時,要一起討論確實有困難
如前面阿龍所說,一般市民跑者參賽前最要注意的是,詳閱大會手冊中關於成績計算或頒獎之規定,不論是否使用晶片系統作計時工具,這會讓大家就算出國跑馬拉松也能對規定適應如常。
國際上對於運動計時都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各項設有起終點的運動都差不多,因為都源自人類最早的運動競賽項目-跑步。
若板上前輩對RFID TIMING SYSTEM有興趣,我們可另開主題討論教學相長,JAY對這方面有花些時間做作功課也有些文字分享,但非本科,就不轉貼在此,若瞴剛賢JAY可以訊息分享,還請板上前輩指點,JAY也想多了解學習一些
另外~前面幾位路跑前輩所言甚是,跑步是在享受過程,而時間作為檢視自己努力進步的參考~跑的身體健康心情愉悅才是家人最大的期盼
|
發表人: summer
發表日期: 2011-03-10 at 10:08am
我所認知的跟阿龍一樣, 大會的名次排序是依照大會的時間... 無論有無晶片, 我因為速度慢, 所以一般都是排在後面出發, 倒不覺得是吃虧... 因為本來就比別人慢! 但是成績還是會在意的, 因為是自己跑出來的... 自己要負責... 哈哈哈 所以這時就要看晶片成績了∼
精英選手就不一樣了... 一定要站最前面才行! 如果將來台灣的馬拉松也上萬人次時... 就真的需要以速度分區出發囉∼
------------- ~out is 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