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比賽感想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九降風中遊新關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九降風中遊新關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作者
訊息
湯明輝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湯明輝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九降風中遊新關
    發表於: 2013-10-16 at 5:06pm

           九降風中遊新關─2013年遠東馬參賽記

    遠東新世紀馬拉松改在新埔舉辦之後,連續兩次均未能參加,心中頗感遺憾,因為這是一個民風純樸且先民曾留下諸多足跡的地方,實應抽空前往一探,也給自己跑馬拼圖上補上新埔、關西與芎林等客家庄之一角。抱著這種想法,北馬獅子頭一掛出報名啟事的74日,我即搶第一個報名,避開最近盛極一時報名秒殺事件,內人也即刻上網搜尋住宿之地。

    10/13凌晨430分許,在北風呼嘯中醒來,盥洗、用餐、換裝以及備妥今晨參賽用物,於510分走出旅館大門,驅車趕往3公里外的遠東化纖總廠。抵達目的地之後,內人放我下車,她則原車回到旅館繼續她的美夢。630分,在地方士紳與主辦單位的祝福下,五千餘位全馬、半馬與13公里參賽者,依序通過起跑點跑出寬闊的廠區,跑進竹118號道路,數千名跑者的腳步聲、呼吸聲加上此起彼落的加油聲,給原本寧靜的鄉間帶來蓬勃的生氣。我也低著頭、儘量壓低帽子以防九降風變成落帽風,跟著大夥的腳步一步一步往前跑,跑過了避開鬧區的118道路又回到鬧區中的118號道路,雖然店家仍是大門緊閉,但早起的鄉親卻紛紛伸出雙手,歡迎我們的到來。此時已是7時許,我來到第一個補給站,好不容易擠進入站補給的人群中,給隨身攜帶的小水瓶裝滿水,邊喝邊跑像是要逃離現場般地繼續往前衝。今晨有5千餘位跑者同時起跑,同樣會經過第一個水站,經驗顯示,第一個水站鐵定擠翻天,往常我都會在起跑前先裝滿水,以避開第一個水站,可惜今晨起跑點並未發現供水站,加上疏忽未在旅館裝水,以後一定要特別留意,因為我已是跑場中的老鳥,怎可與新手擠在一起搶水呢!

    新埔的開發似乎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年間,來自廣東惠州府陸豐縣與潮州饒平等地的客籍移民,陸續進入當時稱為竹塹的新竹東北地區吧哩國屯墾,也就是目前的新埔鎮。嘉慶年間,新埔街已是稻米、蔗糖、茶葉與樟腦的集散地,而由陸豐引進的椪柑也開始大量栽植,成為目前的重要農產品。先民引進柑桔之同時,亦栽植柿樹,惟閩粵所產之柿子大都屬於澀柿,必須經過石灰或其他方式脫澀方可食用,聰明的先民於澀柿產收期的秋季,利用新竹地區特有的乾燥季風即俗稱的九降風,將剛採收之熟果曝曬於秋季陽光下,藉陽光與乾燥的季風除去澀柿之水分與澀性,也因而提高甜度,這就是此地名產柿餅之由來。想著甜美爽潤的柿餅,我不知不覺進入關西鎮的轄區且通過萬頭騷動的第二個補給站,並在不久之後右轉離開鬧區進入較為偏僻的竹21鄉道。

    這是一條連結關西鎮與芎林鄉的鄉村道路,前一公里沿著頭前溪的上游鳳山溪前進,邊跑邊欣賞晨間的鄉村風光,也是人生一大樂事。跨過竹16號鄉道,前方道路開始出現斜坡,還好這只是高速公路底下的斜坡而已,通過之後道路馬上回復平坦,且因為平坦而視野變為更為寬闊,這該是河谷平原,道路的一邊出現綠油油的水稻,三五水泥磚房座落於稻田邊、山腳下,幾隻小黑小黃悠閒地漫步於在潔淨的道路上,好一幅寧靜的鄉村晨景,這不就是我的家鄉麼?我很喜歡這裡的農村景象,也很喜歡這裡的人們,這裡民風純樸文風鼎盛,四十多年前就讀省北師專時,好多同學、學長學弟來自新埔關西,他們還成立新關同學會,當時即感覺這裡的人怎麼那樣會讀書,不像我孤伶伶地北上。進入社會之後,接觸更多,發現這裡的博士碩士醫師特別多,甚至還有一門五博士之美譽。這裡與我家鄉一樣,都是以農為生,耕地種田太辛苦了,父母都鼓勵孩子認真讀書以求出人頭地,孩子自幼也都要上山下田,還是用功讀書以免再過日曬雨淋的日子,我們都是這樣想與這樣熬出來的!過了這段恬靜的農村景致,開始要爬坡了,還好坡度不大,只要咬牙撐過去,往後就是輕鬆愉快的路段,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就這樣偶而曬曬太陽、偶而躲在樹蔭下,我跑過了山路、穿過了隧道,進入芎林鄉,經過大華技術學院校門,來到鄧雨賢紀念公園,時間為830分,16公里花了2小時,情況還在掌控中。

    鄧雨賢先生於1906年出生於桃園平鎮,先祖於遷台之後曾寄居於新竹縣的芎林鄉,他在1940年辭去台北的工作後,回到芎林並在芎林國小擔任教職,直到19446月日本戰敗前夕因病去世,其中有5年時間都住在芎林,地方人士以他在音樂上的成就,特以鄧雨賢紀念公園來感念他。他一生致力於音樂創作,留下無數扣人心弦的作品如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四季紅等等傳唱迄今仍縈繞耳際。正在品嘗鄧雨賢先生悠悠綿綿的作品之際,突然後方傳來帕瓦洛蒂以爽亮高亢唱腔唱出的拿坡里民謠O Sole Mio,難道三大男高音也來踢館嗎?我這樣想,也對著那位眾樂樂的跑友微微一笑,這就是跑者的可愛之處。回程的路上,秋老虎已經開始發威,雖然九降風的威力猶在,仍是曬得我昏頭轉向,就這樣撐下去,終於在930分許回到23公里處的竹16鄉道與21鄉道交叉處,在交管義工朋友的指示下,我朝著右方竹16號道路前進。望著前方寬闊的視野以及光明燦爛的未來,心中想這才是考驗的開始。所謂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自由,既來之則安之,做好準備接受挑戰,我把隨身攜帶的大毛巾浸入水中,再把它披在肩上,保持身體濕潤降低體溫,就這樣又往前推進至坪林國小,望著從前方迎面而來的跑友,豎起大拇指稱讚,也通過管制點往竹16-1道路前進。這又是一段略有坡度的路面,頭頂上的陽光讓我幾乎忘了觀賞沿途風光,只是想快些結束這段路程,10時許,終於抵達設在靚山莊前的第二個折返點,接過信物,趕緊往回跑。

    台灣社會在這幾年來起了很大變化,或許言論自由了,大家可以毫無顧忌地說話,或許經濟不好生活苦悶,大夥很喜歡批評甚至謾罵,不僅升斗小民如此,連身在高位且有權力者亦復如此。這種憤世嫉俗的態度使我想起西方哲學裡有一個學派叫做犬儒學派,它是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安提希尼﹝Antishenes﹞所創,本意是要人像犬一樣,放棄世俗的一切,過著簡樸的生活,追求至高無上的道德,Cynic本意即為犬,這個學派即被稱為犬儒主義﹝Cynicism﹞。犬儒主義到後來發展成為對社會都採取厭倦情緒的負面態度,對他人行為的動機與誠信總是抱著懷疑甚至嘲弄、嬉笑怒罵。抱持著憤世嫉俗態度的人,總是以為自己在道德上高人一等,然而這種為人處事態度只會讓人人相互不信任,只會讓社會越來越冷漠,我還是希望這種人少一點,尤其是處廟堂之上者更不該是犬儒主義者,因為你們畢竟不是評論家,而是帶動社會往前發展的革新者、建設者!想著這種嚴肅的課題,我也回到坪林國小,順著義工朋友的手勢,往右轉入竹16號道路,往南山里前進。這是一段於稻田中築出來的道路,兩旁碧綠色禾葉隨風搖曳,路邊溝渠流水潺潺,這種農村美學不就是雲門舞集為創團40周年推出「稻禾」新作之意象嗎?林懷民先生希望大家以賞花的心情來賞稻,不也是希望大家多用欣賞的態度來參與社會嗎?

    回到坪林國小,還有最後的9公里,只要咬緊牙根苦撐下去,勝利一定會到來,我一向如此自我勉勵。感謝義工朋友的辛勞,他們頂著大太陽,頂著會讓臉皮龜裂的九降風,從大清晨忙到中午過後,這種服務精神又使我想起今年923日出刊的Time,其中一篇「生活的藝術〈The art of living〉」副標題為「新的發現證實了做喜愛的事,確實能使你延年益壽」,作者再從科學的證據證明年紀大的人仍而具有創造力,創造往往帶給自己快樂,而快樂更是長壽的關鍵。我相信這些義工朋友一定相信做快樂的事能使自己長壽,因為BMC公共衛生發現勤做義工的朋友較不做義工朋友的死亡率降低了22%。這樣邊想邊跑,我一步一步往目的地接近,終於在1235分許回到化纖總廠,以63分完成第79次馬拉松,感謝主辦單位讓我在九降風中以雙腳完成一趟年輕時期想走的心路。CryCryCryTongueTongueTongue

 

 

 

回到最上面
jiunn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5-04-17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jiunn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3-10-16 at 8:42pm
每次看湯哥的文章都覺得充滿知性與人文的元素,收穫很大,謝謝分享。
回到最上面
陳彥州 由上至下檢視
版主
版主


註冊日期: 2013-09-08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86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陳彥州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3-10-17 at 11:17am
寫的真好,讃!Thumbs Up
回到最上面
張麗華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9-11-13
位置: 台北市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95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張麗華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3-10-17 at 1:09pm
感謝湯大哥文章分享!
回到最上面
張家銘 由上至下檢視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註冊日期: 2013-08-13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張家銘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3-10-18 at 10:39am
分享真是功德
回到最上面
張家銘 由上至下檢視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註冊日期: 2013-08-13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張家銘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3-10-18 at 10:39am
分享真是功德
回到最上面
湯明輝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湯明輝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3-10-18 at 1:56pm
時代週刊大那篇文章,主要是討論年紀大的人仍然具有無限的創造力,歷史上不乏名人在高齡之後才完成傳世之作,包括紐約古根漢博物館的創辦人在76歲設計該館、哥德在81歲完成浮士德,伽利略在74歲完成最後的論文,西班牙畫家哥雅﹝Goya﹞最迷人的畫作都是在他70歲之後完成。當我寫這篇問文章時,腦海浮現一張熟悉的臉孔,他就像時代週刊所敘述的人物。他於退休之後始加入長跑運動,3年內跑完百馬,之後把跑馬當成做活動的義工,邊跑邊拿著相機把跑者美美的、帥帥的、開心的、氣喘吁吁的身影帶回,再無私地掛在跑者廣場網站上,供跑者擷取,至今,跑完馬拉松之後,跑友一定會守在網站上等候自己身影再現,他就是陳來居先生,相信大家對他不陌生,我願藉此機會感謝他為跑者作出之服務,也希望跑者下次看到他時,給他熱烈的掌聲,因為他才是真正的分享做功德。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1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