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溯歷史- 跑馬東海岸追尋先民足跡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23 |
作者 | |
tgche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2-08-06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940 |
![]() ![]() ![]() ![]() 發表於: 2014-04-14 at 6:58pm |
重提140多年前引發的土地抗爭,至今仍舊未解。例如苗栗大埔農地徵收、台南移鐵路徵地等。
早期原住民所承受的苦果,千百倍於今日。對照古今,原住民弱勢令人不捨。
編輯者 tgchen - 2014-04-14 at 11:10pm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松山土豆伯爆料: 簽約後,從台南率領500名士兵欲前往恆春進行平亂的總兵劉明燈,也想有樣學樣,一樣畫葫蘆,想要和原住民簽訂和平條約,結果被卓杞飛拒絕了,理由是:漢人不可信。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說到原住民,我來插個花。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灣第一個跟歪國人簽訂條約的,既不是河洛人,也不是客家人,更不是在台灣的清朝官員,而是----原住民! 話說西元1867年的某月某日,一艘美國三桅輪船羅發號(Rover),也有人說成巡邏者號,在恆春近海觸礁擱淺,船上13人划著救生艇上岸,結果被原住民殺害,只剩下一人逃生。 事情傳到打狗的英國領事耳裡,他從外交及軍事兩方面雙管齊下進行交涉。在外交方面,他向北京清廷施壓,要朝廷給個交代。清廷迫於壓力之下,不得已調派台灣南部總兵劉明燈率兵前往剿亂。在軍事方面,則立刻派了兩艘停迫在高雄港的武裝船隻前往恆春欲進行血腥報復,支援的還有兩艘從日本來的戰船以及一艘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Le Gendre)所帶領的戰船,一共動員了5艘戰船要給原住民好看,但先到的英國戰艦打了敗戰,被原住民擊退,還犧牲了一位副船長。 李仙得聞訊後,大吃一驚,對於原住民的戰鬥能力不敢掉以輕心,於是決定改變策略,既然硬的不行,就來軟的。在英國商人必麒麟(William Pickering)及漢人潘文杰等人居中協調下,李仙得跟原住民頭目卓杞飛在他的部落(即今之墾丁社頂公園)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雙方約定,爾後若有美國船隻在恆春一帶拋錨,原住民不得殺害,並且要提供必要的救助;此外原住民也同意興建燈塔,以利船隻夜間航行。 哈哈,這就是台灣的第一個外交條約! |
|
![]() |
|
tgche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2-08-06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940 |
![]() ![]() ![]() ![]() |
3月26日濛濛細雨中,為8月17日「都蘭夏日馬拉松」試跑。偕同許武勝、及林坤池會長在東海岸台11線上向北奔馳。美麗的太平洋往東無限延伸、壯闊的東海岸山脈在西側連綿不斷;往前直通蘇花太魯閣、南抵卑南及大武。面對山海美景,引發探索原住民開拓後山的足跡、緬懷先民的豐功偉業。 1874年「牡丹事件」觸動清廷「開山撫番」,因為日軍藉口「番地」非屬清朝版圖而大舉入侵。「後山理番」是為了進一步打通東部道路方便治理。過程中因土地丈量、租稅不公引發原住民大遷徙,衍生更多可歌可泣的抗爭事件。包括大港口、加禮宛、大庄及1895甲午戰爭後的玉里觀音山事件………
全文點閱-> http://www.tgchen.net/2014/03/blog-post_266.html
編輯者 tgchen - 2016-09-09 at 9:20pm |
|
![]()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23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