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跑步教室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心臟學家:不宜常跑馬拉松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心臟學家:不宜常跑馬拉松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3>
作者
訊息 反向排序
百壽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10-12-20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03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百壽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心臟學家:不宜常跑馬拉松
    發表於: 2012-12-14 at 10:54pm
Smile以自己的訓練程度量力而為,順著自己的節奏就對了.^^
回到最上面
順元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12-02-23
位置: 高雄市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21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順元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14 at 10:40pm
 
        任何距離速度的比賽;【終點】是搶快的目標。但是有個【終點】能越慢到達越好,那就是(生命)的終點;也是(健康)馬拉松的終點。您能跑出生命健康的馬拉松,那才是真正的馬拉松。
陳順元
回到最上面
apple0301 由上至下檢視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註冊日期: 2012-12-14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apple0301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14 at 3:20pm
其實是適不適當的問題吧~
適當的話我覺得對身體應該是好的~~Wink
回到最上面
竹北福田魚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12-09-04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75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竹北福田魚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06 at 12:49am
肉莉貼的原文連結:
讓我發現這些人幾乎都是胖子
這些人的確先不要常常跑馬拉松
先跑半馬就好,減肥之後再跑全馬
免得心臟不好,影響調查統計的結果
回到最上面
肉莉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07-11-12
位置: 水星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3661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肉莉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05 at 7:39pm

Too many marathons can kill, warn doctors

Doing too many marathons could kill you, doctors have said in a stark warning about the dangers of taking too much vigorous exercise.

Fitness fanatics should do “just one or a few” marathons or full-distance triathlons, say the cardiologists, because over-exerting the heart for years can lead to long-term damage.

There is now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repeatedly asking the heart to pump “massive” volumes of blood, for hours at a time, can lead to an array of problems, they say.

醫生警告,跑太多的馬拉松會殺了你自己,
跑太多馬拉松會殺了你,醫生提出一個嚴重警告說太多劇烈運動會造成危險。


運動狂熱分子應該做的只是跑一個或幾個馬拉松或標準鐵人三項運動,心臟科醫師說,由於過度操勞多年的心臟,可導致長期的損害。


現在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反復要求心臟泵龐大的血量,一個小時的時間,可能會導致一系列問題。

These include overstretching of the organ’s chambers, thickening of its walls and changes to electrical signalling. These could trigger potentially dangerous heart rhythm problems.

“In addition, long-term excessive exercise may accelerate aging in the heart, as evidenced by increased coronary artery calcication, diastolic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large-artery wall stiffening,” they write in the journal Heart.

Dr James O’Keefe and Carl Lavie, from St Luke’s Mid America Heart Institute in Kansas City, and the 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re in Baton Rouge, US, say the heart is only designed for “short bursts” of intense activity.

這些措施包括負擔過重的器官的房間,加厚的牆壁和電子信號的變化。這可能會引發潛在危險的心臟節律的問題。


此外,長期過度運動可能會加速老化的心臟,增加冠狀動脈鈣化,心室舒張功能障礙,以及大的動脈壁硬化證明,他們寫在日記心臟。


詹姆斯·奧基夫博士和卡爾·LAVIE,從聖盧克美國中部心臟研究所在堪薩斯城,並在巴吞魯日,美國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說,心臟是唯一專為短脈衝的劇烈活動。

 

They cite the example of Micah True, the hero of the book Born to Run about ultra-endurance running.

He died in March, aged 58, on a 12-mile training run in New Mexico. He routinely ran a marathon a day, sometimes more.

They believe that decades of such exertion led him to develop Phidippides cardiomyopathy.

Named after the original runner, who died delivering news of the Greeks’ victory at Marathon, it is “the constellation of cardiac pathology that has been in observed in the hearts of some veteran extreme endurance athletes”.

They concluded that most people should limit vigorous exercise to 30 to 50 minutes a day.

“If one really wants to do a marathon or full-distance triathlon etc, it may be best to do just one or a few and then proceed to safer and healthier exercise patterns,” they advise.

No amount light to moderate exercise is harmful, they note.

“A routine of 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 will add life to your years, as well as years to your life.

“In contrast, running too fast, too far, and for too many years may speed one’s progress towards the nish line of life.

 
他們舉的例子真彌迦書,這本書的主角專長超耐力跑。他現年58歲,三月份過世,死在新墨西哥州的12英里訓練中。他經常一天跑一個馬拉松,有時甚至更多。
 

他們認為,過去幾十年這樣的勞累使他發展  Phidippides心肌病。這是當年希臘人(Phidippides) 傳遞馬拉松的勝利消息至雅典,氣力殆盡而命名,一直在觀察一些資深的耐力極限運動員心中的心肌病理的星座。


他們的結論是,大多數人應該限制劇烈運動3050分鐘的時間。


如果真正希望跑一個馬拉松,鐵人三項賽等,它可能是最好跑一個或幾個,然後進行更安全和更健康的運動模式

他們特別註解:“沒有輕度或中度的運動是有害的


一個常規的中度身體活動的生活增添你的年歲,以及你的生活。


相比之下,跑太快,太遠,太多年的衝向終點線的生活可能會加快自己跑至氣數放盡。

 

Ellen Mason, senior cardiac nurse at the 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said: “Whether you’re taking part in an endurance event, watching your weight or staying healthy after a heart attack, it’s important to build up your activity levels gradually, especially if you’ve not exercised in a while.”

埃倫·梅森,英國心臟基金會心臟科護,說: 無論你是參加耐力事件,注意你的體重或保持健康的心臟發作後,重要的是逐步建立你的活動水平(特別是如果你有一段時間內沒運動了)

 



編輯者 肉莉 - 2012-12-05 at 8:00pm
回到最上面
滿天星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11-05-10
位置: 獸慾村里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806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滿天星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05 at 5:05pm
可是我今年已經跑了12場了ㄟ~
我本身心臟有些問題~要跑這時醫生建議不要跑快~
 
後來我就慢慢跑慢慢增加速度.距離現在都完到50k超馬了~沒有啥大問題
應該是賽前後保養.飲食.訓練模式與天氣變化的保護所引起吧~~
然而我現在是越跑越健康加不滿足
回到最上面
bedford 由上至下檢視
Groupie
Groupie
圖像

註冊日期: 2007-10-22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4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bedford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05 at 4:17pm
我總覺得,既然是肌肉,就可強化後再進化,變得更強韌,雖然訓練會受傷,但是只要適當休息,給予修復時間,重整後再練習,自然比之前更強。長時間跑步或高強度跑步會使心臟肌肉受損,引起心律不整,但是只要練習與休息配置得當,心臟應該也會變得更有韌性與張力。破而後立,只有打破原有界限,才能進化,唯有經過不斷的練習與配合調整休息,受傷會更輕微,需要的休息復原期會越來越短,所以許多連馬高手,跑完全馬身體依然通體舒暢,只要晚上睡個覺,就可以修復身體肌肉和心臟肌肉。隔天依然可以跑馬或自主練習,因為他們的身體肌肉或是心臟肌肉都比一般人更強,恢復週期更短,相信這些身經百戰的前輩,能夠變得這麼強,都是恆心、毅力與時間所累積的成果,千里之行無非均從腳下而起。
雖然那篇文章對我小有震撼,但我相信--人有很多無法解釋的可能
bedford
回到最上面
永慢陳永星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11-12-15
位置: 台北市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87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永慢陳永星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05 at 3:10pm
有人一年跑一場,有人一個月跑一場,有人週週跑馬,有人週六跑100公里,週日再來一場全馬。有人在法國連跑18天超馬,有人在歐洲連跑60餘天超馬,明年有數十位勇士,環台14天超馬,過分?傷身?恐怕見仁見智。自己衡量,自己選擇,自己決定,自己負責。
主觀的想像:玩馬拉松,以時限完跑為己任,置名次成績於度外,或許更安全。
回到最上面
竹北福田魚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12-09-04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75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竹北福田魚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05 at 2:42pm
心臟學家:不宜常跑馬拉松
還好,我一年還跑不到十二場馬拉松,所以還不算常跑LOL
 
所以,這個心臟學家應該先調查一下,跑百馬的前輩心臟好不好?LOL
 
不然就調查一下,七十歲以上的馬拉松跑者,看他們的心臟好不好?LOL
 
這些跑馬拉松的前輩,我最佩服的是他們的心臟有夠強Thumbs Up
 
正常人心跳72下才夠,他們跳很少下就夠了Thumbs Up
回到最上面
letgo 由上至下檢視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註冊日期: 2011-04-15
位置: nowhereanywhere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2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letgo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12-12-05 at 1:27pm

靈魂是否永生,我無從知道。生命的長度,也不是我們自己可以控制。我對生命的認知乃是身、心與靈三者的融合。融合力愈強愈能展現出生命的能量,如同跑馬者。我們活著就是要好好的活著,與世上其他生物本能一樣,放輕鬆,專注每天吃喝拉撒睡的功課,遇艱困時找尋出路讓生命繼續向前行,展現力量,享受生命過程,直到莊嚴地死去。

不知您如何定義身心靈?我是以人的感知與控制系統面來講。
 
身,比較具體,包括腦,中樞神經系統的脊髓,週邊神經系統,感覺神經系統,運動神經系統的體神經系統(自主)及自律神經系統(非自主), 自律神經系統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再加內分泌系統。

心,包括無形的專注,堅持等力量與其間發生的情緒起起伏伏。不太容易搞定。

靈,很難定義出來耶。我會叫它為我們生命過程最原始的念頭。

我們都有躊躇的經驗,虛心傾聽內在的聲音,信任讓身體帶領往前行。 生命的課題相當有意思,可以好好談一陣子,要我敲鍵盤可真會累死人。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3>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2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