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徫大的體育故事>(回憶式)預備讀後心得分享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malonlo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05-28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66 |
![]() ![]() ![]() ![]() 發表於: 2011-04-30 at 6:55pm |
第四屆奧運會原訂在羅馬舉行,但由於大地震的關係,義大利放棄籌備,改由英國接辦。 一八0九年倫敦奧運的馬拉松賽,也是一項令在場觀眾永雋難忘的比賽。代表義大利的選手杜侖多.派特利和美國的約翰.希斯爭奪金牌。 按照大會的規定,選手到達西佛.布希廣場後,還要在場內跑完最後的三百八十五呎,才能奪得冠軍。派特利最先到達廣場,可能是因為體力透支太多和受倫敦悶熱夏天氣候的影響,他到達廣場時已經神志不清,進場之後跑錯了方向並倒在地上。大會的醫療人員趕到他面前把他扶起,然後指出正確方向,讓他完成最後的一程。 派特利用蹣跚的步伐,五朴五起,在一些醫護人員的保護下,終於到達終點。他所花費的時間是二小時五十四分四十六秒,比美國選手希斯快了卅二秒。在場的觀眾都被派特利的精神所感動,全體自動站起來為他歡呼,還有人流下了眼淚。 可是,派特利對這種熱情感人的畫面卻沒有留下絲毫印象。因為他到達終點之後就不省人事,立刻被送到醫院急救。 大會的工作人員把義大利的國旗升了起來,可是美國代表團立刻提出抗議。理由是∼如果派特利沒有接受醫護人員協助的話,他永遠到達不了終點。經過幾個鐘頭的辯論後,大會終於改判,讓希斯拿到一面金牌。雖然派特利沒有得到金牌,但是他那種堅毅不拔的精神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使得事後,英國亞歷山大皇后還特別送給他一個金杯,以作為紀念。 (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看馬拉松賽,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台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場上看台英王愛德華七世的正前方(於是增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奥運會男子馬拉松比赛最慢的官方紀錄為54年8個月6天5小時32分20秒,是日本運動員金栗四三創造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第六屆奧運會:因第一次大戰而取銷。
到了1924年,第一任奧會主席柯伯丁已屆齡退休.為了感謝他一生對奧會的貢獻,各國委員一致決議第八屆奧運在法國巴黎舉行.
一次大戰後的法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但法國人克服了一切困難如期舉行.但賽會末期天氣卻變得燠熱難耐.馬拉松比賽是在華氏113度的高溫下舉行的.主辦當局為了要減輕選手的體力消粍,沿途設有噴水站,讓選手們能夠清涼一下.40歳的芬蘭選手艾爾賓.史丹羅斯奪魁.他是奧運會大史以來第一位以”高齡”奪取馬拉松金牌的選手. 1948年,英國接辦了奧運會.和第四屆英國的奧運不同,戰後的倫敦因二次大戰所留下的創傷一點都沒有恢後過來.儘管如此,開幕那天仍有八萬二千名觀眾,五十九國四千九十九位選手參加盛會,觀看英皇喬治六世主持的開幕禮. 以往各屆奧運中,長距離賽跑都是芬蘭選手的天下,倫敦奧運卻易主了.來自捷克的27歳年輕軍官柴托匹克,贏得 公元前三百九十三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斯頒佈詔書,正式廢上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大約十六個世紀之後,第十七屆奧運會終於在羅馬帝國的古都~羅馬城舉行. 廿八歳的阿比比.拜拉基原是依索比亞國王賽拉西的宮廷禁衛軍.他是奧運史上第一個赤腳跑完全程的馬拉松英雄.他以2小時15分16.2秒的成績,為依索比亞奪得一面金牌. 第十八屆東京奧運,”赤腳大仙”拜基拉,再度蒞臨奧運會場,這一次他是穿弓鞋在跑,也輕而易舉奪得馬拉松金牌.1969年,他因為車禍失去雙腿.不過他曾坐在輪椅上練習射箭,並參加<世界輪椅奧運會>精神令人佩服. 第廿屆慕尼黑奧運是一個哀傷的聚會.種族的仇恨造成了死亡流血的悲劇.阿拉伯”黑色九月”恐怖份子血染以色列選手村,以色列選手被迫退出比賽.國際奧會立刻召開緊急會議.大會主席布倫達治堅持大會要舉行下去,不應在暴力之下屈服. 美國的馬拉松選手舒特,贏得馬拉松賽冠軍.他是奧運六十三年以來,第一個奪得馬拉松冠軍的美國好手. 編輯者 malonlon - 2011-09-27 at 4:06pm |
|
![]() |
|
malonlon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05-28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466 |
![]() ![]() ![]() ![]() |
書名:如主題. 作者:楊本禮 出版社:黎明(民國69年12月初版) 以下是一些回想起來,有關書裡面一些簡要的,章節的片斷. 希望日後有機會為這些內容寫一些讀後心得….. 第一屆奧運會最富戲劇性的比賽項目,要算是馬拉松賽跑了。這是希臘人引以為榮的「國技」之一。代表希臘參加馬拉松賽跑的健將是史派李頓.路易斯。他是希臘<馬拉松王>。 從馬拉松賽一開始,路易斯就一直處於劣勢。等到廿三哩跑完之後,他才急起直追。最後,以 馬拉松是一項刺激的比賽項目。根據當時的估計,大約有十萬人沿著馬拉松的長跑路線的兩旁,為選手們喝采加油。當年雅典的人口,也只不過是十三萬五千人。引人入勝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路易斯跑進體育場之後,希臘兩位皇太子∼喬治&康斯坦丁,也參加了路易斯的行列,和他一齊跑完了最後一圈。在場的觀眾都瘋狂了。加油喊叫聲響徹雲霄,幾哩之外的人,都可以聽到這種慶祝勝利的歡呼聲。 一八九六年的奧運會,只頒獎給第一和第二名。榮獲第一名的人,可以得到一張證書和一面銀牌(大會認為金牌的商業氣息過濃),還有一頂用橄欖葉編成的皇冠。第二名的選手也有一張證書、一面銅牌和一頂桂冠。由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為每一位獲勝選手頒獎。 第二屆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行。這是奧會主席柯伯丁的一項錯誤選擇。因為,他沒有想到法國政府和人民正在瘋狂於巴黎世界博覽會,因此奧運成了一種"娛樂陪襯"沒有全力支持。 而主辦國法國,卻在出人意料的情況下,奪得了馬拉松比賽的金牌。原先,大會公布了馬拉松的路程,等到各國選手熟悉路徑之後,法國卻臨時變更了路線。於是,很多國家的選手在不明路線情況下,跑了很多寃枉路。法國的選手邁可.雪圖因"地利"而取勝,為法國奪得一面金牌。不過,事後有若干國家的選手提出抗議,他們認為雪圖曾有跑捷徑的嫌疑。當然,這種抗議是絶對無效的。 第三屆奧會(在美國中西部大城聖路易斯舉行)的馬拉松賽,也是一件引起爭議的懸案。美國選手湯瑪斯.布克斯跑到一半時,因為體力不支而想中途退出比賽,可是在他身邊也坐車"陪跑"的教練們卻不讓他退出,於是,敎練預先把準備好的興奮劑給他吃。布克斯藉著興奮劑的刺激立刻健步如飛,以驚人的速度到達終點。當然,其他國家的選手都提出抗議,不過,由於大會沒有選手不可服用興奮劑的規定,抗議也就無效了。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