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廣場 首頁
論壇首頁 論壇首頁 > 長跑相關討論與資訊 > 比賽感想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RSS Feed: 側評拉德克裡夫
  常見問題集 常見問題集  搜尋論壇   行事曆   註冊 註冊  登入 登入

側評拉德克裡夫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
作者
訊息
sean2222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03-07-25
位置: 馬來西亞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631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sean2222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主題: 側評拉德克裡夫
    發表於: 2004-08-23 at 2:44pm

雅典奧運會女子馬拉松賽落幕了,沒想像中的精彩。

世界女子馬拉松最佳成績保持者,拉德克夫半途落馬,我有話說。

拉德克裡夫跑到36公里時,竟然停了下腳步,然後哭了起來。

請注意,她並不是像之前兩位選手一度停步那般,一人作悶嘔吐,一人肚子不適。她是哭了起來。

選手嘔吐,是身理問題;那哭泣呢?該是心理問題吧!

拉德克裡夫,這一哭,很曖昧。她為甚麼哭?她為甚麼要放棄?

當時氣溫35度,所以電視台旁述員重複喊著:“it's too hot for paula,it's too hot for paula.”

氣溫35度熱嗎?

當然熱。就算長期生活在炎熱的馬來西亞的我,想到35度就要頭腦發脹。

可是35度高溫的茅頭,只指向拉德克裡夫一人嗎?

不。其他選手的頭上都頂著毒熱的太陽,一步一步向前跑。

我認為,真正的專業選手,應該是隨遇而“安”。

這個“安”字,在這我解說成:根據不同的環境氣候,將自己安排在最佳狀況。當如水性,遇圓則圓,遇方則方。

有人說,35度害了她,這不是理由。是笑話一個。

那麼,是她把速度開得太快嗎?

不會啊,拉德克裡夫並不像上次她跑2小時15分25秒時,中途就把對手拋得遠遠的。這次她很安份,都處於領先集團中,沒獨自開跑 。

奇怪奇怪真奇怪!拉德克裡夫到底怎麼了?

拉德克裡夫,英國著名長跑女將,專攻5千米及萬米。第一次跑馬拉松賽,一鳴驚人,跑出2小時17分18秒,創世界最好成績。第二 次,驚天動地,2小時15分25分,這是連男子選手聽了都嚇死的成績。誰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她超越。

這回,她背負著全英國人的希望,還有輝煌的紀錄上路,沉重之極,可想而知。

有人說,這就對了,沉重的心理包袱,難以負荷,這是她的理由。

我認為,這只能構成藉口,不是理由。

大家想看的,是選手今天的表現。該攜帶上路的,是過去修練的成果,而不是昔日心理負擔。

拉德克裡夫,實在令人失望。

她在36公里處停下哭了起來,但頓了一頓,她又開始跑,一路哭哭啼啼,才沒幾步又停下。放棄了,乾脆坐在路旁,像孩子般無助 哭泣......

她為甚麼不繼續?

雖然當時處落後,但還有6公里路,變數很大,還有機會的。

她為甚麼要放棄?

當年跑到力竭而亡的那位兵士,若見了這一幕,也要搖頭嘆息,不解。

我為甚麼如此激動?

因為我愛跑步,看不過去。

甚麼是馬拉松精神?

請看看花了3小時48分42秒的最後一名蒙古選手奧鞏巴雅花,她比拉德克裡夫偉大。

最大的敵人,果然是自己。這話沒錯。

 

跑步並非真的只是跑步而已;

跑步並非真的只是金牌而己。

謹此,與拉德克裡夫,共勉之。

sean

 


 



編輯者 sean2222
跑步,並非真的只是跑步而已∼∼
回到最上面
鄭永忠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6-16
位置: 馬來西亞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4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鄭永忠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3 at 3:57pm

sean:

她會在今日才發表談話,昨日只有一句話:“我的背包呢?”

小弟從英國太陽報的報導得悉,她並沒有小腿傷,謠傳她受傷影響不確實,而英國田徑隊發言人也作出否認。

我也有看,稍後才發表。

 

 

回到最上面
鄭永忠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6-16
位置: 馬來西亞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4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鄭永忠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3 at 6:02pm

 

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女子馬拉松成績

1. Mizuki Noguchi (JPN)       2h26:20
2. Catherine Ndereba (KEN)    2h26:32
3. Deena Kastor (USA)         2h27:20
4. Elfenesh Alemu (ETH)       2h28:15
5. Reiko Tosa (JPN)         & nbsp; 2h28:44
6. Olivera Jevtic (SEM)       2h31:15
7. Naoko Sakamoto (JPN)       2h31:43
8. Liudmila Petrova (RUS)     2h31:56
9. Svetlana Zakharova (RUS)   2h32:04
10. Bruna Genovese (ITA)       2h32:50       
11. Alice Chelagat (KEN) 2h33:52,

12. Zhang Shujing (CHN) 2h34:34,

13. Nuta Olaru (ROM) 2h34:45,

 14. Zivile Balciunaite (LIT) 2h35:01,

15. Corinne Raux (FRA) 2h35:54,

16. Rosaria Console (ITA) 2h35:56,

17. Malgorzata Sobanska (POL) 2h36:43,

 18. Luminita Zaituc (GER) 2h36:45,

19. Lee Eun Jung (KOR) 2h37:23,

 20. Constantina Tomescu Dita (ROM) 2h37:31,

21. Jong Yong Ok (PRK) 2h37:52,

 22. Li Helan (CHN) 2h37:53,

23. Chung Yun Hee (KOR) 2h38:57,

 24. Stine Elisabeth Larsen (NOR) 2h39:55,

25. Liz Yelling (GBR) 2h40:13,

26. Maria Abel (SPA) 2h40:13,

27. Hafida Izem (MAR) 2h40:46,

28. Anna Pichrtova (CZE) 2h40:58,

29. Tracey Morris (GBR) 2h41:00,

30. Kenza Wahbi (MAR) 2h41:36,

31. Kerryn McCann (AUS) 2h41:41,

32. Beatriz Ros (SPA) 2h41:51,

33. Zhou Chunxiu (CHN) 2h42:54,

34. Jennifer Rhines (USA) 2h43:52,

35. Choi Kyung Hee (KOR) 2h44:05,

36. Sandra Ruales (ECU) 2h44:28,

37. Maria Dolores Pulido (SPA) 2h44:33,

38. Margarita Tapia Garcia (MEX) 2h46:14,

39. Colleen de Reuck (USA) 2h46:30,

40. Albina Ivanova (RUS) 2h47:23,

41. Grazyna Syrek (POL) 2h47:26,

42. Nili Abramski (ISR) 2h48:08,

43. Clarisse Rasoarizay (MAD) 2h48:14,

44. Jane Salumae (EST) 2h48:47,

45. Simona Staicu (HUN) 2h48:57,

46. Angelica Sanchez Ibarra (MEX) 2h49:04,

47. Helena Sampaio (POR) 2h49:18,

48. Beata Rakoncai (HUN) 2h49:41,

49. Annemette Jensen (DEN) 2h50:01,

50. Georgia Abatzidou (GRE) 2h50:01,

 51. Liza Hunter-Galvan (NZL) 2h50:23,

52. Hafida Gadi (FRA) 2h50:29,

53. Gulsara Dadabaeva (TAD) 2h50:45,

54. Epiphanie Nyirabarame (RWA) 2h52:50,

55. Sandra Edith Torrez Alvarez (ARG) 2h54:48,

56. Jo Pun Hui (PRK) 2h55:54,

57. Yu Fang Hsu (TPE) 2h55:58,

58. Erika Alejandra Olivera (CHI) 2h57:14,

59. Mariela Gonzalez Torres (CUB) 3h02:20,

 60. Ida Kovacs (HUN) 3h03:21,

 61. Svetlana Sepeleva (MDA) 3h03:29,

62. Ana Dias (POR) 3h08:11,

63. Inga Juodeskiene (LIT) 3h09:18,

64. Mamokete Lechela (LES) 3h11:56,

 65. Aguida Amaral (TMP) 3h18:25,

 66. Otgonbayar Luvsanlkhundeg (MGL) 3h48:42,

 . Paula Radcliffe (GBR) DNF,

. Margaret Okayo (KEN) DNF,

. Ulrike Maisch (GER) DNF,

. Monika Drybulska (POL) DNF,

. Ham Pong Sil (PRK) DNF,

. Rakiya Maraoui-Quet (FRA) DNF,

 . Nasria Azaidj (ALG) DNF,

. Marcia Narloch (BRA) DNF,

. Marlene Fortunato (BRA) DNF,

. Asha Gigi (ETH) DNF,

. Lidia Elena Simon (ROM) DNF,

 . Nadia Aljjafini (BRN) DNF,

. Banuelia Brighton Mrashani (TZA) DNF,

 . Worknesh Tola (ETH) DNF,

. Lale Ozturk (TUR) DNF,

 . Irina Bogacheva (KIR) DNF

回到最上面
鄭永忠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6-16
位置: 馬來西亞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4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鄭永忠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3 at 6:25pm

26歲的野口瑞希的賽後談話值得深思,讓大家讀一讀,哈哈,報紙沒版位登這麼多,所以只好到這裡寫出來讓大家從中明白這位矮小的 女馬拉松 巨人。

而且,今次雅典奧運馬拉松只是她個人第四個馬拉松,确實不平凡的長氣袋。

野口瑞希只有1.50公尺(或4呎11吋),據外電介紹她是日本半馬拉松天后,其實她是世錦賽亞軍,已是一名很有實力的女子馬 拉松選手,只是名氣不夠高橋尚子。

她表示,她知道雅典的氣候很熱,作好充份的準備,感謝所有前來支持她的日本人,對奪得金牌感到非常高興。

雖然奪金成績是奧運歷來第二慢的成績,但是野口瑞希並不在乎這看法,她表示,她最關心的是自己能否奪得其中一枚獎牌而己。

她認為,英國的世界紀錄保持者Paula Radcliffe 在第三十六公里退出,主要是不能夠適應雅典炎熱的氣候,所幸她已作好準備。

據法新社報導,Paula Radcliffe由於腿傷而被迫在第三十六公里處退出。

我要說的是野口瑞希已作好迎接炎熱天氣的嚴峻挑戰,難道Paula Radcliffe沒有嗎?

以下是野口瑞希的一些簡歷:

Profile
Name: Mizuki NOGUCHI
Gender: Female
Date of Birth: 3 JUL 1978
Height: 1.50 m / 4'11"
Profession:
Hobbies: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Olympic Event: Athletics
Olympic Qualification:
NOC Code: JPN
Place of Birth:
Weight: 40 kg / 88 lbs
Marital Status:
Started Competing:
National Coach:
Personal Best:
Season Best:
Olympic Solidarity:
General Interests
Occupation: Company employee with Globary
LangSpoken: Japanese
Coach: Nobuyuki Fujita (UK Athletics 11/11/03)
AddInformation: Awards and honours
She won her marathon debut in Nagoya in 2002 [2:25.35] and then won the 2003 Osaka Marathon. (JAAF Media Guide 2003)

Highlights
The Competition Highlights section contains the following results:
Last Olympic Cycle; Top 8 results at Olympic Games, World Championships and World Athletics Final. Top 3 results at Golden League, Super Grand Prix and Grand Prix I competitions, 2003-2004 World Combined Events and World Race Walking Challenge.
Historical; Medals at Olympic Games and World Championships.

Rnk Event Year Venue Result
World Championships
2 Marathon 2003 Saint-Denis, FRA 2:24:14
World Half Marathon Championships
2 Half Marathon 1999 Palermo, ITA 1:09:12

 

 

 



編輯者 鄭永忠
回到最上面
鄭永忠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6-16
位置: 馬來西亞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4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鄭永忠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4 at 1:01am
Paula Radcliffe今日有發表新聞會,但是有講等於沒有講,她本身否認天氣的影響,需要等身體檢查報告,不過她今日依然在被擠滿 記者的新聞發佈會上,難忍心中的悲傷,哭成淚人,而且她尚未決定是否參加女子一萬公尺。
回到最上面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2-11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946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4 at 3:45pm

要取得奧運門票,得有相當水準,可算是世界一流選手,還是有人未能完成,至於完跑者,大概和自己的PR也有相當差距,高溫當然是 一個重大因素。有人會很在乎自己的成績,跑不好就放棄。

若為業餘跑者,不求成績但跑業績,跑不動就走,走不動就爬,爬不動就滾,就算超過時限也要掙扎到終點,也是很令人敬佩。不在乎成 績,只因為跑而跑,為完成而得滿足。

回到最上面
鄭永忠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註冊日期: 2003-06-16
位置: 馬來西亞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47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鄭永忠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4 at 6:23pm

每一個冠軍選手背後都有不少辛酸的故事,日本的奧運女子馬拉松冠軍野口瑞希更是一度失業,仍不堅持對馬拉松(跑步)的執著,不利 的天生條件,並沒有令野口喪失鬥志,依然堅持對自己的理想,值得我們一般人深思。

有意閱讀她的故事和背景,可到

http://2004.sina.com.cn/fenghuo/at/2004-08-24/172894390.html

回到最上面
浩浩 由上至下檢視
Groupie
Groupie
圖像

註冊日期: 2003-06-02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6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浩浩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6 at 9:24am

小弟想要發表一些從別的角度來看的想法,

假如當曹錦輝在比賽時不慎拉傷肩膀,你會苛責他用滾的也要完成比賽嗎? Paula是一個職業的運動員,因此我們一般東方人所謂用滾的完成比賽來壯烈犧牲自殺的想法並不能適用在她身上,她要考慮的事情 有下一場的萬米比賽,以及年底即將來臨的眾多高額獎金的馬拉松比賽,職業選手的生命短暫有限,如何讓身體能在這顛峰時期避免無謂 的受傷是所有職業選手共同的想法。

藉口也罷,軟弱也罷,小弟只希望Paula不要像Bekelee一般,因受傷消失一年後才又在世界體壇上發光發熱。

回到最上面
日子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02-11-26
位置: 笢鏍&#6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18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日子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6 at 10:15am

業餘選手與職業選手看待比賽的角度是不同的,職業選手的出賽除了個人成績外,其實背後也是一堆商業利益的考量,畢竟那是他們賴以 維生的來源啊,職業選手按其當時的狀態決定是否繼續拼戰的案例不少,去年參加過百公里超馬的人應該都知某奪標呼聲甚高的國手,不 是跑了不到1/3就納涼去了,人家今年不就又幫台灣抱回國際大獎。參加奧運是運動員視為為國爭光的榮譽,但是許銘傑不是拒絕出賽 嘛!還不是自認個人狀況不好寧可為保自己飯碗而努力。就職業選手而言,為自己保留下一次的出賽機會,其實是在許多因素之考量下所 做成的決定,也許可以為自己保留機會,但卻可能遭到觀眾的質疑,例如:兄弟隊某投手就因為手傷復發影響其加入職業隊的時程,於代 表台灣出賽時刻意保留實力,最後是順利加入職業隊但這事的陰影卻不時遭人議論。

相較於職業選手,其實業餘的較能感受及享受運動的健身及教化意義,因為無壓力只求個人健康及舒暢,當思索及此時,反倒是應該以另 一種角度來理解運動員,不必過度苛求他們。

人間五十年,下天?內??????、夢??????????、一度、生???、滅??者??????
回到最上面
sean2222 由上至下檢視
Senior Member
Senior Member
圖像

註冊日期: 2003-07-25
位置: 馬來西亞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631
文章選項 文章選項   引述 sean2222 引述  發表回應回覆 直接連接到這篇文章 發表於: 2004-08-26 at 12:13pm

“如何讓身體能在這顛峰時期避免無謂 的受傷是所有職業選手共同的想法。”

原來在奧運跑馬拉松,

須承擔無謂的受傷的風險。

我又上了一堂課。

sean

 

跑步,並非真的只是跑步而已∼∼
回到最上面
 發表回應 發表回應 頁面  12>

討論區選單 討論區權限 由上至下檢視

Forum Software by Web Wiz Forums® version 9.73
Copyright ©2001-2011 Web Wiz

頁面執行時間為 0.09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