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米怎麼樂?第4屆丫南友誼盃後壁菁寮拜年馬拉松即將登場!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 1516171819 25> |
作者 | |
王坤樹 ![]() manager ![]() 註冊日期: 2003-07-0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0094 |
![]() ![]() ![]() ![]() 發表於: 2011-01-06 at 5:26pm |
![]() |
|
![]() |
|
noonrain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9-11-15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641 |
![]() ![]() ![]() ![]() |
喔!...茄芷...很就沒聽到這名稱了...
據說是"Large"譯音, 英=>日=>台...![]() 背茄芷網, 玩 K仔邦 , 乎老師拱嘎腳瘡紅紅紅...
|
|
![]() |
|
limit.lee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10-11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585 |
![]() ![]() ![]() ![]() |
偶某~說 喔! 讚!!!.....ˋ這有經驗ㄝ哦~
![]() ![]() |
|
![]() |
|
limit.lee ![]() Senior Member ![]() ![]() 註冊日期: 2005-10-11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585 |
![]() ![]() ![]() ![]() |
這個「茄芷袋仔」 在前年小孩學游泳時,老婆各買一個給他們裝游泳衣物
因為小孩回到家難免會忘記把濕透的泳(衣)褲拿出來洗
它的好處是因通風關係,會自然乾,而不會把衣物悶出異味
現在若有這麼好的潮袋
嗯~玩三鐵時,可以拿來當轉換袋![]() ![]() ![]() |
|
![]() |
|
ahdar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2-05-2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345 |
![]() ![]() ![]() ![]() |
耐龍袋仔,哇擱笨色袋仔咧~~~
![]() 可能的話,有請老樹的阿姆初一來菁寮坐坐,順請地方耆老幫大家上上課如何?
|
|
![]() |
|
ahdar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2-05-2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345 |
![]() ![]() ![]() ![]() |
粉有趣的古早打油詩,我喜歡
![]() |
|
![]() |
|
ahdar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2-05-2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345 |
![]() ![]() ![]() ![]() |
沒錯,這麼俗擱有力的潮袋非常通風,用來裝路跑優勝獎盃也很棒,耐塞擱有擋頭!
![]() 咱們這屆拜年馬一共訂作了三百個茄芷袋仔,上頭還會縫一張大會logo(如下圖),選手志工通通都有喔
![]() ![]() |
|
![]() |
|
ahdar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2-05-2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345 |
![]() ![]() ![]() ![]() |
再接下去宣傳無米樂拜年馬之前,先po上最新設計完成的「號碼布」及「完成証書」,這可是咱丫南的秋儀小美女設計的喔,想得到嗎?ok,跑完543就有! ![]() ![]() |
|
![]() |
|
ahdar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2-05-24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345 |
![]() ![]() ![]() ![]() |
以下文章取自中華日報醫療網 http://reading.cdnnews.com.tw/20090614/read/zhfk/SB0010002009060317400299.htm
藺草袋再生 ■陳文榮 《2009/06/03 17:02》
今年三月南返祭祖時,順便造訪後壁鄉墨林村,參觀「墨林農村文物館」。該館成立之前,館舍是私人的住宅。 日治時期在地執業的梁耀明醫師開設「重仁診所」,村民敬稱他為「菁寮醫生」。公元 2000年,墨林村長殷獻政先生為了保存農村的文化資產,經協調梁醫師子嗣,並在其協助下,將當年四合院居所、診所成立「墨林農村文物館」,展出梁醫師使用過的醫療器材,以及早年藍染、藺草編織的農具。 藍染即以山藍當染料之意,山藍又名馬藍,大菁,清朝時期北部山區:草山(陽明山)、三峽地區大量種植。南部後壁菁寮地區也栽種面積很大,聚落就以「菁寮」命名。當時台灣全島製成藍靛做為染料外銷,增加農民收入。 台灣光復後,墨林村由菁寮村分出,另外成立一村。 後來化學染料取代人工種植的山藍,全台山藍逐漸消失。近年來北,中,南地區又造成以山藍染布,裁製人工藍染衣物,崇尚自然風潮。 菁寮、墨林村民也開始種植山藍,以藍染為原料,染製布料,裁製衣物,從事藝術創作,恢復菁寮往昔大菁的風華。 村長夫人為我們解說時,特別指著一個橢圓形大石輪,問我作何用途?我回答是壓榨甘庶用的。 答案是壓扁三角藺草用的,晒乾後編織各種置物袋,展覽室中,展出好多個設計精巧成品。 殷夫人說台灣光復初期,菁寮,墨林村的婦女,以三角藺草編織袋子做為副業,增加收入。塑膠袋的使用普遍後,藺草袋遭到淘汰,在市場上消失了。 地球暖化致氣溫逐漸升高,環保問題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具有環保概念的藺草袋大受歡迎。 殷夫人尋求村裡頭志工們復育三角藺草,採收後晒乾,拿到文物館以石輪壓扁,請早年曾經編織草袋,現在當了阿嬤的長輩來教導年輕的婦女們,做得有聲有色。 藺草袋在我們童年留有深刻的印象,統稱為「茭(上竹下折)」,用途廣泛:上市場買魚肉、蔬果,拿「茭(上竹下折)」裝盛,不怕水份浸潤,晒乾可以重覆使用。光復初期農村國小學童,以「茭(上竹下折)」當書包,堅固耐用。直到輕便的塑膠成品出來,「茭(上竹下折)」逐漸消失。 目前墨林村民以藺草編纖的成品,除實用的提袋之外,也製作工藝品,如充當吊飾的金魚、扇子、盤子等,手工精巧,作品樸實無華。 農村面臨農民老化、農地減少、收益減少等衝擊,菁寮、墨林村民從傳統手工藝尋找農村經濟的重生,再創契機,精神令人感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菁寮的藺草編織非常有名,是當地極具特色的本土工藝,曾為菁寮重點經濟來源產業之一。這種俗稱「鹹草」的草編材料,我在當地荷蘭井民宿有拍到照片喔,斷面呈三角形狀,摸起來硬硬的很有韌性,用來編織之前必須先用一種圓鼓鼓的大石頭(石碖仔)滾平,人站在石碖仔上頭、手拿竹竿保持平衡,一面揀草一面來回滾動石碖,一捆草通常要耗費一個多鐘頭才能輾好。藺草編織由盛轉衰後,目前全庄剩下的石碖仔似已不多,在菁寮國小對面的公園有一個,國小附近的墨林文物館有一個,菁寮老街的荷蘭井民宿也有一個,若跑完之後還有點力氣,可到當地親自滾一滾石碖仔體驗一下先民的藺編文化。
為尋找失落的藺草編織技藝,墨林社區目前設有草編研習班,材質及產品外觀多所創新,成為外地遊客購買紀念品的最愛,跑友們若有興趣,可到附近的無米樂遊客中心(距菁寮國小約300m,在菁寮派出所旁)參觀,各式各樣頗具巧思及創意的藺草編織精品,應該會讓您愛不釋手,甚將拜年馬紅包袋裡的摳摳掏出來貢獻地方產業也蠻不錯(不夠付就再貼一點
![]() ![]() ![]() ![]() ![]() |
|
![]() |
|
吳怡毅 ![]() Groupie ![]() 註冊日期: 2010-05-17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88 |
![]() ![]() ![]() ![]() |
跑完要考試嗎 有謎有獎品
![]() |
|
![]()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 1516171819 25>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