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鐵馬道上慢慢跑 |
發表回應 ![]() |
作者 | |
湯明輝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7-08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32 |
![]() ![]() ![]() ![]() 發表於: 2013-10-29 at 4:24pm |
鐵馬道上慢慢跑─記2013年石岡馬拉賽 清晨5時20分踏出三義老家大門,驅車趕往石岡參加以愛護水資源為名的2013年石岡馬拉松。國道一號與四號路況良好,我們只花了15分鐘便到達豐原國道4號之出口,接著就是大塞車,因為北下、南上甚至由西而來的參賽者,都必須經過石岡唯一的聯外道路台3線,而台3線北上道路也成了長型停車場。我們就這樣走走停停,直至接近水壩區約1公里處,內人放我下車,她則掉頭回三義,享受短暫的農家樂。 6時左右,狹窄的壩底公園擠進了幾千名參賽者與眷屬,起跑點後方的斜坡路上更是擠得水洩不通,沒人敢彎腰伸腿拉筋做暖身操,大家只是你看我、我看他,就等起跑的槍聲響起。好不容易起跑了,大夥就像洄游故鄉的台灣白魚那樣,一個挨一個地通過魚道進入水庫,力爭上游奔向故鄉大甲溪。等我踩出起跑點,時間已過4分鐘,豐勢路上已是萬頭騷動,進入台3線之後,人潮才逐漸疏散。主辦單位真是能幹,居然能夠讓交通主管機關讓出一半的台3線,讓跑者無拘無束地跑在原本是車水馬龍的南北交通要道上,更難得的是那些視台3線為快意飆車場的重機騎士,此時居然也銷聲匿跡。我們就在涼風徐徐中,迎著溫和的晨光,快樂地跑了6公里的通衢大道,也通過橫跨在大甲溪上的東勢大橋,並在交管義工的指示下,跑進又寬又直的防汛道路。 顧名思義,防汛道路主要作用在疏導水流,讓洪汛時期能有更寬闊空間供洪水宣洩,降低水流對水壩的衝擊力道。這條道上除了柏油路面,沒有其他多餘的建築物,倒是道路旁的高灘地上多了一些釣魚場,再看指標,道路內側圍牆外也有許多釣魚池。看到這些釣魚場,想到約20年前尚未加入慢跑活動的我,也曾迷上釣烏鰡與蝦,只要假日都會到釣魚場、釣蝦場消磨上大半天,還臭美地自比為姜太公垂釣於渭水邊,只等識馬的伯樂。還好後來因加入慢跑活動,不但戒絕曾讓自己蹉跎歲月與花費金錢的釣魚釣蝦,也戒掉抽菸的環習慣。有了新的生活方式之後,為人處事的態度跟著有了很大的轉變,也才有後來在仕途上的一些轉變,更因自己的改變,把曾因求學挫折而失去自信心兒子拉回,重新建立他的自尊與自信。想到這些,不自覺地冒出冷汗,若沒有當初的大轉變,或許…,我實不敢想像現在會是如何! 跑過了讓自己感慨萬千的防汛道路,右轉爬上長長的斜坡,進入東蘭道路,從道路名稱來看,此地應屬東勢,而東蘭路就是連接東勢與卓蘭的道路。同屬大埔腔的客家先民,來到今日之東勢卓蘭墾荒,為了灌溉上的方便,多數居住在大安溪南北兩側,原本風俗習慣相同、生活方式乃至於農產品亦無分軒輊,卻因後人之命名而分隔為台中苗栗兩縣市,此種情形似乎與北港新港兩地雷同無足怪也!前些時候看了一本書,討論天然資源的問題,作者曾說「地質不會決定我們的命運,而是人類的智謀決定它!」真是一針見血的說法!跑過了東蘭路,接著轉向西門巷、文新街,並在10K處補給站為隨身攜帶的小水瓶裝滿水,也吃了幾瓣此地名產金碧橘,再繼續往前跑,跑進通往東勢林場的勢林路。這是一段爬坡路面,道路兩旁楓香樹林立,只是樹齡尚輕,軀幹未臻粗壯,感覺上就像喜歡強出頭的愣頭青,挺著猶屬稚嫩的纖瘦身軀,硬要往上衝。據說楓香是楓樹的一種,在溫差極大的秋季會為山頭染上猩紅,為詩人墨客平添幾許愁思,今日雖已是秋末,但因氣候暖化而未出現較大之溫差,所見之楓葉仍在黃綠之間。跑過了楓香大道,爬上了山頭,景色為之一變,從山腰到山頂,一排排鐵絲架上,支撐著一棵棵修剪得平平整整的梨樹,這是本地名產高接梨的產地。所為高接梨者,即把原產於高海拔地帶的梨花,於受粉後截枝再移下山來,嫁接至低海拔的橫山梨上,將原本果肉粗澀略帶酸味的橫山梨,變成肉質細緻、甜美汁多的高接梨。農技專家的精心研究實驗,不但節省了農業運輸成本,更讓我們不必花外匯亦可享受口感味覺均能媲美進口梨的高接梨。
經過一陣子之下坡路面,終於來到此行之第一個折返點,從道路轉彎處的隘口往前望去,那是亂石累累的大安溪河床,看到河床上躺滿大小石頭,這才想到今晨的主角石岡。石岡位於大甲溪南岸狹長之河谷平原與新社河階群交會之處,舊名石岡仔,因為當地滿佈著從大甲溪上游沖下來的大小石塊,客家人將這些石塊所處之地為「石岡仔」。昨天下午藉探查路線之名,與內人首度踏上石岡壩,望著洩洪池前方碩大之累累巨石,我對著內人說那就是石岡的由來,所為「水落石出」,進入秋季枯水期之後,台灣大小溪谷之上游皆是如此,往大漢溪鶯歌河濱公園走走即可證實。著說起來真慚愧,家鄉三義與石岡相隔不到半小時車程,可我昨天下午才算首次踏進石岡地界,第一次參觀石岡壩,要不是參加石岡馬拉松,還真不知何年何月始履斯土,這也是我在這兩三年勤往各鄉鎮參加慢跑的主要原因! 跑下了勢林路,來到東環街口,前方陸橋上出現許多跑友邁開大步往前奔馳,那是跑者之最愛也是今晨的天堂路東豐自行車道。還以為轉個彎立馬即到,沒想到還有1.5公里,於是隨著前方跑友的腳步,迎著鄉親的加油打氣聲,跑過了客家園區、東勢火車站,再從街角公園處進入舊日之鐵軌道,正式踏入東豐自行車道,我也通過21k之路標,時間為2小時40分,情況還好。東豐自行車道原是由豐原通往東勢之台鐵東勢支線,於民國47年通車,主要功用為運輸大雪山林場的木材,後因林業式微而於80年停駛,921地震之後,為吸引觀光客而改建為綠廊自行車道,近年來國內運動風氣日盛,自行車愛好者日多,假日期間遊人如織,帶動許多周邊產業如出租自行車、餐飲、咖啡店等等之發展。跑在這條綠色走廊真是一大享受,溫和的陽光從綠廊枝葉間射下,在宛如紅地毯般的柏油路面上映成圓形的、三角形的、五角形的斑點,也印在跑者身上,隨著跑者的移動而忽上忽下地亂竄一氣;耳邊聽著不知名之雀鳥在枝頭上跳動歡唱聲,時而應和著溝渠之潺潺流水聲,時而傳送風吹枝葉的婆娑聲,我從心裡發出讚嘆,讚美大自然的巧奪天工,雖然偶而受到跑者音樂碟的重金屬或鄉土歌唱聲干擾,但又何妨,因為我們都是過客,誰都有權享受他喜歡的律動!下了東豐自行車道,往右轉入后豐自行車道,經過約一公里的路程,來到一座大鐵橋,這才想到這是台鐵舊山線的鐵路,跑過這座橫跨大甲溪上的鐵橋立刻進入隧道,而一過隧道就是后里火車站,我這樣回想,還真要感謝主辦單位之巧安排,讓我們這些長於物資貧乏年代的一群,能在兩鬢斑白之年來此回味往日情懷。 本次活動的主題之一為珍貴水資源、保護我們的地球,個人覺得十分有意義。過去期間,跑者有見於路跑活動浪費太多紙杯而發起「自帶環保杯、少用紙杯」之活動,個人很早即如此做,一方面減少紙杯之浪費,最主要則是避免因紙杯或供水不足時遭遇困擾。試想,跑者連紙杯都不想浪費,怎麼會去參加那些潑粉撒漆的所謂創意慢跑呢?最近一期的時代雜誌報導一篇有關能源的問題,由於能源價格之節節攀升,美國在開採石油與天然氣方面有了創新做法,即以水加上稍許的化學物品再用高壓方式打入地底,將頁岩打碎溶出石油與天然氣,這種作法叫做Fracking。這種作法讓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躍升為石油輸出國,讓美國的經濟競爭力大幅提高,也改變了石油美元之國際走向。可有許多有識之士憂心忡忡,因為石油價格下降將使人類降低對揮發性能源依賴之誘因減低,地球仍然要持續忍受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激增,「我們太聰明了,居然上窮碧落下黃泉,找出更多碳氫化合物,把我們自己燒掉」,這是作者的結語!不是嗎?生意人太聰明了,趕在慢跑活動興頭上,推出那些無益於個人健康之活動,真擔心哪天還會把慢跑活動毀掉!跑著、想著,我居然通過了最艱難的一段,也就是寺山路,在驕陽之曝曬下攀爬那時而陡時而緩的長長山路,再有2公里即可抵達終點。 跑了多次馬拉松,最怕的就是最後兩公里還有大爬坡,石岡馬就是如此,進入最後的中44號道路,從竹林縫裡望去,閃爍著耀眼金光的石岡壩就在右前方,可我們仍要攀爬上埤頭山,再緩緩進入水壩區。進入水壩管制哨,就在轉角處的921地震紀念公園,我看到苦候多時的內人,雖然很興奮,但也因又累又渴而說不出話來,在她的陪伴下,提起一輕一重的腳步,爬過架設在劫餘殘壩上的階梯,登上石岡壩,再緩緩向終點邁進,終於在12點14分許抵達終點,以5時44分許完成第80個馬拉松。 |
|
![]() |
|
jiunn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4-17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7 |
![]() ![]() ![]() ![]() |
等完成百馬,湯哥就可以將跑馬文章集結出書,這可成為台灣的馬拉松珍貴的文獻。
|
|
![]() |
發表回應 ![]()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