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溯歷史- 跑馬東海岸追尋先民足跡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23> |
作者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發表於: 2014-04-18 at 1:07pm |
松山土豆伯爆料 根據必麒麟在他的「福爾摩沙探險記」一書中的描述,車城地區百姓風聞清兵要來攻打土著時,奔相走告,驚恐萬分,深怕家中財物被洗劫一空。雖然劉總兵嚴格要求紀律,還是有士兵打家劫舍的事情發生。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羅發號事件」人事物介紹(五) 尋找遺骸 「羅發號事件」發生後,船上唯一的女人—船長韓特(Hunter)夫人,她的後頭厝不忍心女兒屍骨流落異鄉蠻荒之地無人聞問,乃託友人霍恩(James Horn)前往台灣代為尋找女兒遺骸並運回美國埋葬。 霍恩抵達打狗後,立刻前往肇事地點恆春,並顧請通譯協助,然而交涉月餘無所獲,最後找必麒麟幫忙並獲首肯。數日後,終於找到遺骸,欲取回,但番人獅子大開口開出天價,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霍恩還是忍耐下來,同意全額照付,但身上現金不夠,就協議先付訂金,霍恩留在原地當人質,必麒麟回打狗籌錢。再過數日,必麒麟依約返回並付清餘款,霍恩順利取回遺骸並運送美國,完成任務。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延伸閱讀(一) 事情處理完畢之後,霍恩感於台灣原住民的質樸純真與善良古意,決定留在台灣。在獲得淡水德國美利士洋行(James Milisch)的資金贊助下,前往喝瑪蘭大南澳開墾,同行的還有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墨西哥人及葡萄牙人,霍恩並在那裡娶了一位喝瑪蘭平埔族頭目女兒為妻。正當建立新天地的夢想逐漸實現之際,有一天霍恩在一次海上航行中,遭遇颱風不幸罹難,時為1870初秋。 這個大南澳在現今宜蘭的什麼地方呢?不知有誰知道?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羅發號事件」人事物介紹(六) 燈塔 「南岬之盟」所協議興建之燈塔,遲至十幾年之後才動工,建成以其所在地名取名為「鵝鑾鼻燈塔」,建物至今猶存,為墾丁知名旅遊景點。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羅發號事件」延伸閱讀(二) 「鵝鑾鼻燈塔」為早期恆春八景之一,以其獨特地理位置與景觀而成為作家寫作最佳題材。 有一天,詩人鍾天佑來到這個位處中央山脈盡頭台地的鵝鑾鼻,放眼望去,首先震懾於心弦的就是巍峨的山勢延伸海外,廣闊無垠的草原,隨風掀起飛蓬,景物盡收眼底。詩人白天抵達,眼看海水清波蕩漾,消人暑氣。等到晚上,則見明月當空,滾動於寒冷的海水中。 然而,鵝鑾鼻最吸引詩人注意的,是具有歷史性的燈塔,它永遠屹立在台灣的南端,放射著巨大的光芒,遠處海面上的巨石七星岩半沉半浮。碧海汪洋,遼闊無際,眺望遠方,但覺一片迷茫,驚覺自己已經逃不了癡迷於它的誘惑與魅力,說不明理由,道不出原因,也許只有問那閒鷗才知道吧。 抓住了這瞬間的靈感,詩人立即提起筆和紙,寫下詩句《鵝鑾鼻燈火》: 鵝鑾山勢據濤頭 力挽飛蓬眼底收 日午青波沉暑氣 夜深明月滾寒流 危樓百尺燈常耀 巨石千尋影半浮 碧海汪洋迷遠眺 癡情偏欲問閒鷗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羅發號事件」延伸閱讀(三) 日治時期第三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曾經以漢文寫了一首七絕「鵝鑾鼻途上作」,描寫鵝鑾鼻冬天的景致。內容說他在一邊是太平洋,一邊是斷崖峭壁的路途上,遇到落山風,人在山下行走,落山風從千尺高的山上掃下來,狂風大作,萬林呼號,激起萬丈浪花,怒濤洶湧。 乃木希典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知名的武將,武功赫赫,戰績彪炳,來到台灣尾恆春這個地方看到這副景象,心中不免有所感慨,認為「太平」洋其實一點也不太平,海水一點也不平靜。 在明治維新不斷對外擴張下,後來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發動太平洋戰爭,實在太殘酷了。這場浩劫早在40年前就被乃木料到了,「太平」洋真的一點也不太平,他的預測真神準呀,有詩為證,寧不令人唏噓哉! 臨海斷崖千尺高 天風吹落萬林號 太平洋上不平水 重疊激來為怒濤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松山土豆伯爆料 其實乃木希典不用感慨,「太平」洋不太平,日本正是始作俑者,罪魁禍首。他對明治天皇忠心不二,是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對外擴張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執行者,他所參與的1894日清戰爭以及1904日俄戰爭,日本在黃海上掀起滔天駭浪,風雲變色,殺人無數,蹂躪生靈無以計算,他有什麼立場說「太平」洋不太平呢? 日本人表面上很禮貌客氣,骨子裡心術未必正直,想那明治的孫子昭和登基時,「昭」告天下要促進世界「和」平,所以年號叫「昭和」,結果呢?他做到了嗎?他不但沒做到,還發動太平洋戰爭破壞世界和平呢,真是一大諷刺!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天馬行空夢想家(一) 嘿,各位朋友,我們一起來拍電影好不好?「羅發號事件」精彩萬分,拍成電影一定叫好又叫座,因為這部電影有: 1.驚險畫面:羅發號在恆春近海觸礁 霍恩在宜蘭外海遇到颱風 2.武場:羅發號船上美國人上岸後被原住民殺害 英國戰船攻打原住民無功而返 3.風雲變色:5艘英美戰艦從四面八方來到南台灣會合(打狗英艦2艘/ 日本美艦2艘/廈門美艦1艘)
台灣總兵劉明燈則從台南率兵前來會師 與此同時,英國領事/美國領事先後向北京施壓交涉 4.文場:瑯嶠(恆春)十八番社總頭目卓杞篤與美國領事李仙得簽署 「南岬之盟」,地點在今之墾丁社頂公園 5.國際場景: 法國:李仙得出生地 英國:必麒麟出生地 美國:李先得參加美國南北內戰 日本:李仙得會見日本大臣,力促日本出兵台灣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6.風雲人物: 必麒麟:精通台語的英國商人,結交的台灣人上至知府總兵,下至土豪盜匪,敢獨自一人深入山區,蝦米攏嘸驚 潘文杰:番化漢人,精通土話,娶總頭目女兒 卓杞篤:漢化番人,總頭目,穿台灣衫,吃台灣菜,住台灣厝 7.正直的外國人:台灣女婿霍恩(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8.外國人的新天地:「噶瑪蘭大南澳開墾計畫」,以霍恩為首,其他的有美國人、英國人、德國人、墨西哥人及葡萄牙人 9.插曲:必麒麟學巫師作法,把李仙得眼珠子掉落地上 劉明燈幫必麒麟取漢名 尋找船長夫人遺骸(認屍/搬運遺骸) 清兵打家劫舍 詩人鍾天佑、日本總督乃木希典寫詩歌詠鵝鑾鼻 10.伏筆:1872李仙得擔任日本最高軍事顧問,1874日本出兵攻打台灣,與原住民激戰於屏東石門,是為「牡丹社事件」,為電影第2集埋下伏筆。 |
|
![]() |
|
黃榮俊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5-03-02 位置: Taiwan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2168 |
![]() ![]() ![]() ![]() |
天馬行空夢想家(二) 11.堅強卡司:煙斗桑(飾演潘文杰),阿ㄇㄟ(飾演總頭目女兒) 12.配樂(一):思想起—陳達原音重現,場景:潘文杰與總頭目女兒世紀婚禮 女:思啊想起 恆春過了啊是車城,日頭射出啊滿天紅,希望阿君啊來痛疼噯唷喂 男:思啊想起 枋寮過了啊是滿州,甘蔗好呷啊雙頭甜,娶某娶了啊娶細姨 |
|
![]()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23>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