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二三事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23 8> |
作者 | |
安樂使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8-04-13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96 |
![]() ![]() ![]() ![]() 發表於: 2009-06-06 at 3:35pm |
不知道今年有多少的跑友子女參加基測?第一次基測是否有考好?
如果成績還不錯,但仍未能達到最理想的目標,建議千萬不要放棄考第二次基測,尤其是成績還不錯的人,不要以為實力差不多,兩次基測設定的難度大約相等,進步不了太多分數,其實這絕對是錯誤的想法,請注意一點,當初會設定二次的測驗,其基本假設是二次的考生都是一樣(或差不多)的組成,正常情況之下,二次的分數考出來也會差不多,的確,如果以歷年的基測來看,每年的兩次基測的平均分數的確差不多,但是請注意「平均」這兩個字,平均分數雖然差不多,但考生的組成卻大大的不同(尤其是近年來,學生報考第二次基測的比例愈來愈低),怎麼說呢?舉個例子來說,PR值99的同學一定可以上各考區的第一志願(如建中、北一女),他們絕不會再考第二次基測(除非想考滿分),這些程度最好的人都不考第二次基測,那麼第二次基測成為PR99的人是不是可能就是本來第一次PR98以下的那些人?那這些人的PR值不僅會往上升,分數也會往上增加(量尺分數的設計是把所有母群體的人分成100等分,這就是所謂的PR值,如果我們假設原來PR98的人兩次測驗都錯同樣題數的話,這第二次分數一定會比第一次分數高,因為錯一題扣的分數勢必會減少,高手都沒來考嘛!老二就提升成老大),這對程度好的考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事,很可能兩次測驗都錯了同樣的題數,第二次卻可以比第一次增加不少分數,那為什麼不考慮考第二次呢?反過來說,程度很差的人也因為第一次測驗完那些程度極差的人不再考第二次而可能使第二次的成績降低(原因同上),所以程度很差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再考第二次基測,因為有很高的比例會考的比第一次還差,不僅PR值下降,所得分數也會下降(假設錯同樣題數的話),中間程度的人考第二次則比較不會有影響,很可能分數會差不多,這就是「量尺分數」的作用,當初的設計是希望同一批人考兩次,兩次的分數差不多,避免有人因病、因其他意外考不好,還有第二次的機會,卻沒想到這兩次的考生組成的差異愈來愈大,很多人都懶得考第二次了,只想早一點放暑假的心態真的很不好,但現在的學生很多都是這樣的心態。
寫了一大堆,結論就是,如果程度不錯,未能考上最好的學校的考生,家長應該多鼓勵他考第二次,因為有很大的機會可以進步非常多,最後登記分發的時候是以兩次成績的較高成績來做分發,所以千萬不要輕言放棄考第二次,這是非常重要的,身為家長的人不得不知道。 編輯者 安樂使 - 2009-06-06 at 3:38pm |
|
![]() |
|
安樂使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8-04-13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96 |
![]() ![]() ![]() ![]() |
另外,還有考試時很重要的猜題技巧,有人因此多猜對十幾題(例如有某生本來某科有六、七題不會寫,最後卻只錯了一題而得到78分,猜對率極高,這可不是僅靠運氣的),下次有空再分享。
編輯者 安樂使 - 2009-06-06 at 3:37pm |
|
![]() |
|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2-11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946 |
![]() ![]() ![]() ![]() |
1.最希望大家考二測的,當然是............................補習班。有些補習班會宣傳甲進步100分,乙進步95分,丙進步90分,以廣招徠,自可荷包滿滿。付給補習班的錢,或許有十分之一是廣告支出了。
2.真的不考二測會吃虧嗎?去年就曾經有過討論,印象中依統計數字,二測的進步,平均約在二分左右。有些人會有大幅進步,是因為一測時失常,比方說在學校復習考(模擬考)時均達PR80的水平,一測時因為緊張或其他因素,竟然只考出PR60,那當然就非考二測不可。相對的,若他考出PR85,可以預期考運已經不錯,進步空間相對縮小。
3.在國中基測工作委員會的網站內,可以查到歷史資料。姑以2008年為例:一測後由PR99至94的分數為294、288、283、279、276及273。考完二測後,不會有二測的PR分數表,但會有兩次擇優的PR表,其PR99至94分別為297、292、288、284、281。也就是如果一測考288,不考二測,其PR值就由98降至97,會有影響嗎?
3.許多學校的申請入學分數高於登記分發的總分,例如台中女中2008年申請入學要293分,登記分發只要288分。2007年則分別為285分及277分。假設2008年某中投區女考生的一測分數為290分,申請入學時會名落孫山,但登記分發時就可順利進入台中女中。
4.若要依傳統觀念,分數夠高當然要讀明星高中,或所謂第一志願高中,若高分去讀社區高中就『浪費』了。但也有新觀念,要考慮交通時間,入學後的壓力等等因素,慢慢有人不選擇進入名校。今天放榜的直生入學在明德高中有一測393分及390分者,若依傳統觀念,要進入建中一女中中山女中師大附中是沒機會,但若和平高中、成淵高中、景美女中,應該分數是夠的,但學生及家長仍然選擇進入明德高中,因為這兩位為安溪國中的畢業生,就近入學可以省去許多通勤時間。
5.聽教育廣播電台提及,一位士林國中412分的學生,將選擇進入大安高工,將來很有機會讀台科大、北科大,也算是名校,依舊前途無量。
6.近日聽說去年一位基隆女生考上北一女中,第一次段考後成績不如意,得了憂鬱症,請假一個月後,毅然回基隆去念(沒聽說回去是讀哪一所),一天花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通勤,是不是划得來?每個人自己評估,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7.再考二測,仍然有人成績退步,是不是徒勞無功?二測有不少人進步,也是因為多讀一個多月的成果,應屬合理可期待。
8.以基測作為入學依據是錯誤的政策,但行之有年,且符合形式公平,也就不易被撼動。不過今年入學小一的學生,依目前教育政策,九年後就不考基測了,或不以基測為入學之依據了。
9.我是主張完全用申請,完全不看成績,完全用抽籤,如果報名者眾的話。明星國中的校長、老師、家長、學生及校友,最無法接受明星高中的社區化。
10.在單一選擇不扣分的制度下,運氣是重要的,猜題技巧在一些書中也有提到。
11.家中兩人考過基測,分別為2007年及2005年,因此略有所悉,聊抒己見如上,就教大方。
|
|
![]() |
|
民間公證人陳永星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3-02-11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4946 |
![]() ![]() ![]() ![]() |
30年前,成績不夠好就名落孫山,完全沒學校念。如今不但高中職供過於求(特別在都會地區),大學都有很多缺額(假設教育部核准招生1000名,放榜只有500名,註冊入學只有200名),因此不是考不上學校的問題,而是進哪個學校的問題。通常似乎家長、老師比學生本尊更在意學測成績及入學的學校。而家長中,往往媽媽十分在意,爸爸想得開。
進入高中職後,一切歸零,重新開始起跑。經過三年後,有些國中基測頂尖的學生,高中學測時考不到50級分。有些社區高中學生,卻在高中學測考出70級分以上。
某考生兩年前一測考289分,導師強烈要求報二測,後來沒考二測還退費,是因為意外申請到導師期待的某校。今年某考生一測395分,考生本尊完全沒意願考二測,已感到滿足了。父母卻期待能夠考二測,試試看能否拿更高分。拜託,滿分312時的289和滿分412時的395都很高了,不考二測不能說學生懶,或學生不求長進。去年有考生考150,再考二測退步,這個分數在312滿分的時代,在都會區算是低分了,選擇海山高中進修部讀模具科,如魚得水,十分愉快。
平安健康快樂沒學壞,足矣!管他基測幾分,學測幾級分!
|
|
![]() |
|
安樂使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8-04-13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796 |
![]() ![]() ![]() ![]() |
2.真的不考二測會吃虧嗎?去年就曾經有過討論,印象中依統計數字,二測的進步,平均約在二分左右。
回應:對程度在前半段的學生會吃虧,對後半段的學生來說則不會,因為他們考第二次分數大部分會減低。前述已提到二測分數的進步二分,是「平均」成績進步二分,這個平均就是前半段的學生進步,後半段的學生退步所造成的。
3.在國中基測工作委員會的網站內,可以查到歷史資料。姑以2008年為例:一測後由PR99至94的分數為294、288、283、279、276及273。考完二測後,不會有二測的PR分數表,但會有兩次擇優的PR表,其PR99至94分別為297、292、288、284、281。也就是如果一測考288,不考二測,其PR值就由98降至97,會有影響嗎?
回應:PR值下降不會有影響,重點在分數。一測考288分的人二測如果正常應該會考到292,甚至更高,理由前面也已述及,因為PR99、98的人很多都不再考二測,那二測的PR99還會有誰?當然是PR97、96的人啊!對不對,而且他們的分數一定會比一測的時候多許多分,這是肯定的,因為量尺分數的設計就是如此的,一測考PR97的人,因為PR99、98的許多人不再考,他們就成為二測的PR99,分數也非提高不可(就算他們的實力沒有任何長進也是如此,如錯同樣的題數,分數會扣的較少)。
3.許多學校的申請入學分數高於登記分發的總分,例如台中女中2008年申請入學要293分,登記分發只要288分。2007年則分別為285分及277分。
回應:由此就知道永星兄的訊息落伍了,今年的申請入學名額已不同於往年,去年以前各校是30%以下的名額讓學生申請,今年則是規定40%以上的名額讓學生申請。申請入學的名額增加很多,相對的申請入學的分數也會降低,大部分的學校申請入學的分數應該都會比之後的登記分發低,所以今年學生申請入學特別謹慎的原因就在於此。
4.若要依傳統觀念,分數夠高當然要讀明星高中,或所謂第一志願高中,若高分去讀社區高中就『浪費』了。但也有新觀念,要考慮交通時間,入學後的壓力等等因素,慢慢有人不選擇進入名校。
回應:這可能要看學生的個性適不適合,因為有同事的小孩進入某公立高中唸書,高一時數學期中考可考到九十分以上,到了高二有一次考了52分,媽媽問他為什麼考那麼差,兒子頂她,班上只有六個人及格,考這樣算不錯了,讓這個媽媽氣的半死。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形?因為同儕的影響讓這個小孩「變壞」了,也不一定是所謂的變壞,但他變得愛玩,變得不愛讀書,媽媽講他,他就頂「大家都這樣,反正以後一定有大學可唸」,讀書風氣不佳,競爭氣氛更不必說了。在所謂的「社區高中」,如果環境不佳,就可能出現上述的情況。上面提到的這個同事說,早知道會這樣就寧可送他去唸私立高職的普通科了,說不定管的還比較嚴,還有獎金可領(啟英高中滿分送200萬,記得這個新聞吧!這種原來所謂「爛」的私立學校也開始成立所謂的菁英班,以基測分數來分級送獎金,絕不手軟)。
5.聽教育廣播電台提及,一位士林國中412分的學生,將選擇進入大安高工,將來很有機會讀台科大、北科大,也算是名校,依舊前途無量。
回應:這種例子大概是少數吧!
6.近日聽說去年一位基隆女生考上北一女中,第一次段考後成績不如意,得了憂鬱症,請假一個月後,毅然回基隆去念(沒聽說回去是讀哪一所),一天花兩個小時、三個小時通勤,是不是划得來?每個人自己評估,並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回應:進明星學校同儕之間的競爭激烈,每個人的適應力不同,可能有副作用,也可能會激發個人的潛力。個人在高中時也每天通勤三小時(一趟約一個半小時),也還滿習慣的,年輕就是本錢,體力上負荷的了。坐火車也可以休息及看書,端視個人的想法。
7.再考二測,仍然有人成績退步,是不是徒勞無功?二測有不少人進步,也是因為多讀一個多月的成果,應屬合理可期待。
回應:那是當然的,但如同前述,後半段的學生進步的機會有限,很可能是徒勞無功反而退步。
8.以基測作為入學依據是錯誤的政策,但行之有年,且符合形式公平,也就不易被撼動。不過今年入學小一的學生,依目前教育政策,九年後就不考基測了,或不以基測為入學之依據了。
回應:台灣的環境目前大概也只能以這種形式入學,九年後的事誰能確定?
9.我是主張完全用申請,完全不看成績,完全用抽籤,如果報名者眾的話。明星國中的校長、老師、家長、學生及校友,最無法接受明星高中的社區化。
回應:我也認同您的意見。但不以分數決定學校,公平性就會受質疑。明星高中為何不能社區化?他們憑什麼享受特別的待遇?我也無法接受明星高中不肯社區化,建中及北一女的學生學業程度為什麼不能跟泰山高中一樣? 編輯者 安樂使 - 2009-06-08 at 1:18am |
|
![]() |
|
獅子頭 ![]() 系統管理 ![]()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94 |
![]() ![]() ![]() ![]() |
我也來回應一下,因為這幾天都在修國中基測學,對基測的學校申請已有一點概念.(說真的,這門學課還真難,除了基本原理以外,還要自己延伸出戰術,戰略,就像上面星爺及安樂君一樣)
我比較覺得國中基測有一點像是馬拉松賽,一測及二測就像只跑馬拉松還是跑50K的超馬.考前偶就告訴女兒:你爸只練到馬拉松的程度,後面的八公里很難跑,一定會爆掉,所以要跑就跑42K就好了.
![]() ![]() 女兒可能有聽進去,融合了獅子頭的馬拉松跑法,成績比自己的想像好,所以安樂君的建議,連想都不想了.
![]() ![]() ![]() 現在的聯考比以前好的地方是一年有兩次機會(而且可以申請許多學校),尤是升高中的部份,我記得以前要考好幾次不同的考試,如高中聯考,五專,高職,還有師專(但是分別來講都只有一次機會),考下來是越考越爛.
現在是有兩次的機會,而且用量尺及PR來許算,第一次申請的時候還只能申請一間學校,所以就有許多的戰術及戰略.但是不管進什麼學校,也不是能決定人的一生.大家都知道郭台銘是中國海專畢業的,以前那個學校是專門練拳擊的,結果人家現在是全台首富,所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努力才能生活下去的. ![]() ![]() ![]() 編輯者 獅子頭 - 2009-06-08 at 9:19am |
|
![]() |
|
獅子頭 ![]() 系統管理 ![]()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94 |
![]() ![]() ![]() ![]() |
我是主張完全用申請,完全不看成績,完全用抽籤,如果報名者眾的話。明星國中的校長、老師、家長、學生及校友,最無法接受明星高中的社區化。
回應:我也認同您的意見。但不以分數決定學校,公平性就會受質疑。明星高中為何不能社區化?他們憑什麼享受特別的待遇?我也無法接受明星高中不肯社區化,建中及北一女的學生學業程度為什麼不能跟泰山高中一樣?
這個問題,我跟兩位的看法不同,我的看法是雞免不能同籠,否則會天下大亂,大家知道現在國中不能分班,每一班都是平均分佈,結果是有的學生跟本就不想念書了,還是每天做做樣子,假裝有在念,結果到三下,反而影響到其他的人,如果大家能認清事實,不要再裝了,找一個出口給這群學生學習,不是大家都好嗎?
如果12年國教實施一樣的政策,那只有把事件延長三年,把問題擴大,結果還是一樣.
這是我自己的看法,偶不是教育專家,所以有所不敬,尚請見諒. ![]() ![]() ![]() 編輯者 獅子頭 - 2009-06-08 at 9:18am |
|
![]() |
|
獅子頭 ![]() 系統管理 ![]()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94 |
![]() ![]() ![]() ![]() |
偶也很怕學校的導師有業績壓力,還好沒有,偶的基本想法也是跑馬拉松就好了,不用再跑後面那八公里,結果是大家歡喜!!
![]() ![]() ![]() |
|
![]() |
|
獅子頭 ![]() 系統管理 ![]() ![]() 註冊日期: 2002-05-07 位置: 中華民國 台灣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3194 |
![]() ![]() ![]() ![]() |
最後登記分發的時候是以兩次成績的較高成績來做分發
請問安樂使:分發是用分數嗎?不是用PR值嗎?那兩次的難易度不同要如何調整?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現在申請的的名額有增加了,所以相對的會擠壓到登記分發的機會,這樣參加二測發比較有利嗎?
另外,有一種戰術,在申請時向上挑戰前一名的學校,因為分發就可以上的學校何必要申請呢?如果申請不上,反正還有原來的學校可以分發?
不知安樂使你的見解是如何,以上的部份與我的理解有一點誤差.
![]() ![]() ![]() |
|
![]() |
|
碧湖杜 ![]() Senior Member ![]() 註冊日期: 2007-10-17 線上狀態: 離線 文章數: 1260 |
![]() ![]() ![]() ![]() |
我來說一下自己的瞭解.
(1) 分發是以分數高低為準, 因為同一PR值有許多人.
(2) 一般來說, 台北前二志願的學校, 申請的分數要高過分發的分數, 因為還有國中三年社團表現以及比賽得獎加分的因素. 第3, 4志願開始, 申請的分數往往低於分發的分數.
(3) 能夠申請的上, 當然儘早確定. 分發還是有風險存在.
編輯者 碧湖杜 - 2009-06-08 at 10:40am |
|
享受起點到終點的過程.
|
|
![]() |
發表回應 ![]() |
頁面 123 8> |
討論區選單 | 討論區權限 ![]()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發表新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回應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刪除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編輯您的文章 您 不能 在此討論區舉行投票 您 不能 參加此討論區舉行的投票 |